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哪部经典

《天时不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和的意思是: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 , 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 , 上下团结 。
天时不如地利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 , 七里之郭 ,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 , 池非不深也 , 兵革非不坚利也 , 米粟非不多也 , 委而去之 ,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 , 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 , 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 , 攻亲戚之所畔 , 故君子有不战 , 战必胜矣 。”
天时不如地利翻译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 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周围三里的城 , 七里高的 , 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围起来攻打它 , 必定有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的条件;但是还不能取胜 , 这是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
城墙不是不高 , 护城河不是不深 , 武器不是不锐利 , 装备盔甲不是不坚固 , 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抛弃城池离开了它 , 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
所以说 , 限制百姓的流动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线 , 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川河流的险要 , 在天下建立威信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坚固锐利 。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 , 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 , 帮助他的人就少 。
帮助他的人少达到极点 , 骨肉至亲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达到极点 , 天下的人都会服从他 。凭借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 , 去攻打被骨肉至亲背叛的人 。所以得道的君子有不去打仗就罢了 , 若进行战争 , 则必定胜利 。
天时不如地利注释(1)天时:指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
(2)地利:指适宜作战的地理形势
(3)人和:得人心 , 上下团结
(4)三里之城 , 七里之郭:内城三里 , 外城七里
(5)郭:外城
(6)环:包围
(7)池:即护城河
(8)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 , 武器;革 , 甲胄 , 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9)委:放弃
(10)去:离开
(11)域:这里用作动词 , 是限制的意思
(12)封:划定的边疆界线
(13)固:巩固
(14)山溪:地势
(15)得道:实施仁政的君主
(16)失道: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17)至:极点
(18)畔:通“叛” , 背叛
(19)故:所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哪部经典】(20)有:或 , 要么
(21)然而:既然这样 , 那么
天时不如地利赏析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 , 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 , 层层推进 。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
三者之间的比较 , 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 , 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 ,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
在比较中立论 , 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 。句式相同 , 语气十分肯定 , 斩钉截铁 , 不容置疑 。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 , 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 , 区区小城 , 四面受围而不能克 , 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 , 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
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 , 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 , 但有人却弃城而逃 , 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
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 , 而是泛指 , 即除特殊情况外 , 一般如此 。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