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是谁干的

焚书坑儒是谁干的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做的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 。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 。
《汉书·地理志下》称此事件为“燔书坑儒” 。《后汉书·陈蕃传》称“焚书坑儒” 。《汉书·地理志下》的作者班固,东汉人,距大秦帝国三百年 。《后汉书·陈蕃传》的作者范晔,南朝宋人,距大秦帝国六百余年 。2008年清华大学对“清华简”历史文物研究成果表明,汉代以后流传至今《尚书》部分文章是系篡改、伪造的文本 。“焚书坑儒”这一成语的出现,带有贬低秦始皇及秦政权的强烈色彩,属于一起典型的篡改历史事实的文化造假 。
焚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 。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民间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以及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 。此即为“焚书” 。
坑儒《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闻(侯生、卢生)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 。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 。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巿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 。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 。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 。”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 。益发谪徙边 。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唯上察之 。”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 。
焚书坑儒是谁提出的,他为何要提出让秦始皇进行焚书坑儒?《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焚书 。
士兵们冲进民宅,冲进学堂,打落书架,抢过学生在读的经书,大街小巷,每家每户,一片惶恐 。一时间,火光四起,哭喊声响彻秦王朝的上空 。李斯,作为提出焚书建议的人,就这样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

出生儒门的李斯
许多人了解李斯,都是将他作为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其实李斯师从荀子,师出儒门,是个不折不扣的儒生 。
李斯原本是楚国人,本来在楚国做着掌管文书的小官,每日按部就班,似乎余生就要这样过着不紧不慢的日子 。立志做大事的李斯,怎么可能甘心在这里过寻常百姓的生活 。
不久后李斯就辞去官职,到了齐国求学 。拜儒门,师荀子 。

齐国依旧只是李斯的经停站,学成之后,他便辞别老师,只身向秦国走去 。李斯,要在那里开始他的宏图大志 。
加强集权的秦国
十年磨一剑,苦学多年的李斯很快在秦国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得到了丞相吕不韦的赏识 。某日,秦始皇正和大臣们商讨局势:“众爱卿们,这仗是打还是不打,何时打?”大臣们七嘴八舌、莫衷一是 。这时,有一个人在一片议论中站了出来,给出了坚定的答复:“该打,此时打!”这就是李斯 。
秦王本早就有一统六国的野心,经李斯有理有据一说,便下定决心,开始了一统六国的道路 。
【焚书坑儒是谁干的】秦始皇终于登上了他梦想的宝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并没有安心地坐在宝座上,他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国宴,正当大臣们对着秦始皇歌功颂德大赞皇帝英明的时候,淳于越站了出来,他义正言辞地指出:分封制乃祖宗古制,殷、周之所以能延续千年,靠的就是分封制 。而如今废除分封搞郡县制,让皇亲国戚们都成了平民百姓,将来国家有事,何来支援!
总之,宴会之上,一时间黑云压城城欲摧 。是该杀一人以儆天下,背负上刚愎自用,不善纳谏的骂名,还是置之不理,任由舆论发酵呢 。困惑之际,秦始皇找到了李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