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三代瓷器怎么鉴定真假( 三 )


清代无论在器形或和种类方面都有显著增加 , 并且制作精巧 。其中以康熙时期创新之作独树一帜 。雍正时期在器形的创作方面也是丰富多彩的 , 尤其是所仿宋代名窑以及明代永、宣、成窑瓷器不仅胎釉 , 纹饰惟妙惟肖 , 而且在造型上更足以乱真 , 乾隆时期比较突出的造型有转颈瓶、转心瓶、花篮、扇子及书式印盒等 。这一时期无论创新仿古都达到了高潮 , 所仿铜、石、漆、玉、竹、木器以及相生物品均十分相似 。到了嘉庆、道光以后 , 则大多因袭旧制 , 很少有创新之作 。造型从精美遂变为粗笨 , 失去了前期的优秀传统 。例如玉壶春瓶的造型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区别并不显著 , 以后却逐渐变得笨拙 , 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竟变成短颈丰腹的矮粗形式 , 造型远不及以前那样精美秀丽了 。
除了了解元、明、清瓷器造型的基本特点之外 , 还须了解或掌握一些观察造型的方法 。一般首先要注意口、腹、底三部分 。许多同类型的器皿粗看外表极为相似 , 而仔细观察这三大部分 , 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 。例如明代中期瓶、壶、罐一类的琢器造型 , 多在腹部留有明显的接痕 , 而清代以后制品由于旋削细致 , 此种接痕就不明显了 。如此所谓一线之差 , 往往在断代辨伪的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又如元代大盘盘身弧度较小而浅 , 明代永、宣大盘盘身弧度较大而微深 , 前者底小 , 后者底大 。特别是永乐造型 , 无论大小盘、碗、其器心下凹 , 器底心凸起 , 而且足内壁多向外稍撇 。明末清初许多民窑的盘、碗底部常有明显的轮状旋削痕 , 即所谓的“跳刀” , 而在官窑中则极少见 。
有些时代接近或后世所仿前代的精品 , 由于胎釉原料和纹饰书法相似 。常常很不容易区分 。例如永、宣青花撇口碗多在碗里绘三层纹饰 , 碗外绘四层纹饰 。粗看起来胎釉也大致相象 , 都是撇口圈足 。但仔细加于观察 , 就能发现它们之间的重要区别:碗腹下部收敛程度有所不同 , 即永乐碗腹较丰满 , 宜德碗腹微削 。这些细微的差别 , 是根据实物仿制时 , 因成型、烧窑等技术条件所限 , 或偶然忽略而造成的破绽 。仿品的器形与真品器形或多或少都有所区别 。因仿制时虽按真品原器制造 , 在未烧之前与真器虽然相同 , 但经高温烧制后 , 其形与真器相比或多或少都有所差别 。这可能是原料的来源 , 配制和提炼的精粗不一致所造成 。
根据纹饰和色彩鉴定瓷器
从纹饰和色彩方面看 , 陶瓷器上的纹饰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 并随着绘瓷原料和技术的不断丰富改进 , 无论在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上都有其不同时代的水平和特点 。因而也就成了划分时代、鉴别真伪的一条有力线索 。
瓷器纹饰的发展过程也是由简到繁 , 由划印贴刻到雕剔描绘 , 由单纯一色到绚丽多彩 。
在这方面 , 元代是个很明显的转折点 。元代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的出现 , 开创了瓷器装饰的新纪元 , 打破了以往一色釉的单调局面 。明、清以后各种色彩的发明进一步丰富了瓷器的装饰 。而每一种装饰方法的出现都有其产生、成长、发展的过程 , 我们可以据此推断器物年代 。如早期的青花、釉里红 , 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原料的特性 , 故在元代制品中颜色美丽的较少 , 釉里红中常有色调灰暗或变为绛褐色的缺点 。但在元代后期的大部分成熟的青花、釉里红纹饰却非常美观 , 图案不仅重视主次谐调 , 而且惯用多边的花边纹饰 , 无论山石、花卉多在外留有一圈空白边线不填满色 , 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
另外由于原料成分的限制 , 在书法上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如元末明初有些使用进口青料的瓷器 , 虽以颜色浓艳渲赫一时 , 但色调很不稳定 , 不适于画人物 。因而有所谓“元代人少 , 永乐无人 , 宣德女多男少”的说法 。成化斗彩也是一样受原料和技术的限制 , 虽然色泽鲜明、晶莹可爱 , 但有所谓“花无阴面 , 叶无反侧”的缺陷 。而且画人物不论男女老少四季均穿一件单衣 , 并无渲染的衣纹与异色的表里之分 。类似这些就表现为纹饰上的时代特征 , 往往为后世仿品所忽略 。我们在鉴别真伪时如能加以注意 , 是很有益的 。此外 , 在施用的彩色方面也可以找到一些时代上的区别 。如成化彩绘中没有黑彩 , 当时除用釉下钴画蓝线外 , 还用红 , 赭色描绘轮廓线 。假如我们遇到一件釉上黑轮廓线的成化彩瓷器 , 就应该怀疑它是否真实可靠 , 因为黑轮廓线的应用最早不超过正德初期 。粉彩不会早于康熙晚期 , 当然也很难令人相信施有粉彩的仿明瓷器不是赝品了 。乾隆时期由于大量使用洋彩 , 并且吸取了西方纹饰图案的装饰方法 , 有些作品追求笔法线条精细与纹饰奇异 , 而使部分花样失掉了固有的民族风格 。这也反映出某种时代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