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互联网运营知识体系

如何建立知识体系:
找到中心:
首先找到运营这个体系的一个源头 , 它的中心是什么样 。运营体系的中心是用户 , 被第三方的营销活动吸引或者从渠道直接过来形成访问 , 这便是流量 。如何持续活跃 , 被内容吸引 。所以运营的工作围绕的基本就是三个:内容、用户、流量 。
分类:
围绕着运营展开分类 , 然后不断的分解 , 脑海里画出的图景可以是树状图 , 也可以是其他喜欢的图表方式 。以推广运营为例 , 不断的按照一些逻辑去细分 , 把整个大的中心往下去分解 , 建立一个树状图 。
添枝散叶:
有了树状图 , 那么继续往下分解 , 把这个主干关联的血肉全都丰富进去 , 即形成具体的方案 。
运营知识体系/五个步骤教你如何构建APP内容运营框架 上!内容运营应确保提供的内容能够被用户消费 , 能够提高用户对产品的黏着并促进用户的转化 。直白一点说 , 就是不要自嗨 , 要确保你的内容是符合用户口味的 , 其次不要漫无目的 , 内容运营的最终目的是要能使用户留存、活跃 。最好的结果就是能够转化 。
而完善而有效的内容运营框架都具备三个特点 ,  一是清晰的内容序列;二是无处不在的内容;三是以内容传递价值 。(可以用这三句话来验证自己的成果哦~)
那么接下来 , 我就会用五个步骤说明如何搭建一个完整的框架啦~
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受众喜欢什么和可能喜欢什么 , 他们才可能喜欢上你的产品 。
内容消费者定位包括了产品定位和受众定位 。产品定位不用多说 , 产品经理已经给定好了 , 例如“得到”的产品定位就是提供给用户一个碎片化的终身学习平台 。
而受众定位则需要四个步骤才能完成 ,  第一步:制定用户画像  , 用户画像指的是用户的客观属性 , 与用户分层和用户分群是不一样的概念 。在制定用户画像上 , To B产品和To C产品是不相同的 , 钉钉和微信的用户画像自然不同 。
To C 产品在用户本身的特征上 , 会从用户的性别、年龄、工种、收入、区域、教育程度、兴趣爱好等进行划分;在用户的行为上 , 会从注册时间、留存率、使用频率、有无分享、付费金额等进行划分;
而To B产品呢 , 会从行业、规模、开业时间、产品线、实体店还包括地段、人流量、坪效等等进行划分 。To B产品的运营和To C 有些差别 , 而且目前来说 , 都没有很完善的理论体系 , 之后我会留出一篇专门来聊聊To B产品的运营 。
受众定位第二步:挖掘这些用户常遇见的问题 。这也就是用户的需求 。用户在某方面的核心需求就只有一个 , 但是会根据场景细分成很多个小需求 。例如 , 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 , 读书就是核心需求 , 但会分为读什么(选择决策)、购书、书评(分享)等细分需求 。
受众定位第三步:找到解决问题的场景 。在内容运营上 , 解决问题的场景就涉及到选择什么内容、选择在什么时间推送、在什么事件过后推送等 。例如“得到”的推送时间一般都是在午间或者晚上等上班族休息的时间 。
受众定位第四步:找到用户群体的特色 。主要为用户的行为习惯和交流方式 , 这个决定了你的内容所采用的风格和排版等 。例如商业资讯APP好奇心日报采用的语言风格就较为简练和有趣 。
确定了内容消费者定位 , 你即可以确定你的运营目标 , 从而开始了运营策略 。内容无非来自内部和外部 , 包括了内部渠道和外部渠道 , 内部渠道又包含了自产生、UGC和PGC 。
在里 ,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 你可以点赞、评论 , 甚至关注作者、打赏 。这是最直接的评价准则和激励机制 。你还可以进行投稿至专题 , 如写得好入选 , 可以得到更高的曝光 , 如不符合标准 , 则会被拒绝 。
这就是你需要确立的内容标准 , 包括评价准则和激励机制 。其实还不算典型 , 知乎更为典型 , 除了激励还有惩罚 , “评价里的毫无帮助和反对” 。不过 , 私以为这需要平台已经够成熟 , 用户已经够稳定才可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