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耶稣的思想到底有什么不同】参考资料:
>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有何异同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 ,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分析 , 其中较为明显的不同之处是:儒家的思想主要是人、社会、有为、人的责任 , 而道家思想讲的是天、自然、无为、人的解放 。
儒道两家作为中国的本土文化 , 一刚一柔 , 一阴一阳 , 一社会一自然 , 一有为一无为 , 一责任一解放 , 既对立又互补 , 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处世精神 , 汇成东方思想智慧的不竭源泉 。
一、人和社会与天和自然
对于人和社会 , 儒家思想讲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而道家思想讲的则是:“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的天和自然 。
儒家思想的讲求的是人道 , 孔子主张恢复到周 , 孟子主张恢复到尧舜 , 儒家主张用“德”来整治天下 , 达德以求道 。而道家思想讲求的是注重天道 , 老子主张恢复到原始氏族社会 , 用“道”来整治天下 , 要做就做最好的 , 善于在宇宙的背景中思考 , 但最终也落实到社会中来 。正如《老子》一书中 , 主要篇幅还是谈论社会、政治与人生 , 有的还是直接谈论社会政治与人生 。最终也是要为社会、政治与人生求得天道观方面的依据和指导 。因而 , 道家对此的关注热情与儒家是不相上下的 。同时 , 道家成为儒家学说的互补 。儒家思想关注的中心是人和社会 , 是人类永恒的课题 , 但仍然对宇宙各种现象有自己的解释 , 而且相信人间各种道德礼节都源于形而上的宇宙自然规律 , 而人则通过践行这些道德礼节来达到天人合一 。
二、有为与无为
儒家的思想是“有” , 道家思想则是“无” 。儒家的“有”在前 , 道家的“无”在后 , 二者的逻辑关系是不可易位的 , 否则 , 道家的“无”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同黑格尔观点不同的是 , 儒家的“有”并不是由于缺乏规定性而自觉地转化为“无”的 , 相反的 , 它恰恰是由于过多的规定性而需要用“无”来加以消解 , 以实现一种历史性的回归 。
儒家思想讲的是入世的有为而治 , 而道家讲的则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出世 。但儒家的“有为”和道家的“无为”本质一样 , 都是主张顺其自然 , 随遇而安 。差别之处主要是立论针对的“时”的不同 。一个“时”是治世 , 一个则是乱世 。
儒家的“有为”表现在天下有道的时候 , 要积极有为 。而所谓的“有为” , 其实也就是“无为” , 即“不得不为”或“无所为而为” , 因为儒家的“有为”都是顺应自然要求的“有为” , 或是类比自然的“有为” 。“天行健 ,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 君子以厚德载物 。”就是对这种“有为”的最好注释 。因为按照这句的意思 , 君子之所以自强不息 , 是由于“天行健”君子之所以要厚德载物 , 是因为“地势坤” , 这就说明 , 君子之所以积极有为 , 并不是现代所谓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 而是顺应自然、循法天地而不得不然的举动 。
道家的“无为”表现在天下无道的时候 , 即乱世 。所谓天下有道 , 就是天下大治所谓天下无道 , 就是天下大乱 。所谓的“无为”是不要“妄为” , 就是不要增加人在自然大化中虚妄的行动 , 即追逐私欲、私利 , 从而破坏整体的和谐和共生 , 而要求人的一切行为、价值都要顺应和服从自然大化 , 与自然和谐 , 与群体和谐 。道家思想的影响看起来似乎比较弱 , 但其实不然 , 这和道家总体秉持的无为思想有很大关系 。历史上很多儒生 , 很多官员上朝时用儒家一套 , 而下朝后却膜拜佛道两家 。黄老哲学 , 清静无为也是很多中国人的秉性 。道家是无为而无不为三、人的责任与人的解放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是儒家思想对人的责任的主张 , 而道家思想讲的则主要是政治渺小艺术永恒 , 重在追求人的解放 。儒家思想最根本的是其讲究纲常伦理的世俗性 , 也就是说其目的在于为世俗社会立一个规矩 , 而道家思想的内核却不在于此 , 道家思想更多的是一种个人安身立命的理念 。儒家的人生观 , 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 , 内以修身 , 充实仁德 , 外以济民 , 治国平天下 , 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 。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 , 以天下为己任 , 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 ,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己欲立而立人 , 达则兼善天厂 , 穷则独善其身 , 亦不与浊俗同流合污 , 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 , 宁可杀身成仁 , 告生取义 , 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道家的人生观 , 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图绊 , 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 , 既反对心为形役 , 透外物面不反 , 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 , 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 , 必然自为而相因 , 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 , 相孺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 , 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 , 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 。或院于山林 , 或陷于朗市 , 有明显的出世倾向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 , 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
- 孔子和谐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 牛奶葡萄可以一起吃吗
- 红豆和赤小豆哪个催乳
- 相机和镜头连接需要什么
- 孔雀幼鱼可以和什么清洁鱼一起养
- 孔子的名言亲情
- 什么叫大乘和小乘
- 什么叫打圆场
- 山韭和野韭的区别
- 豆浆可以和苹果一起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