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宜啖以青蒿粥是什么意思

法宜啖以青蒿粥是清热退烧、除瘴杀疰的意思 。适用于表证、里证的外感发热,对阴虚发热、恶性疟疾的发热等,都有较好的退烧效果 。“法宜啖以青蒿粥”出自于文言文《与章子厚》:“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 。文中的意思是:一头耕牛发病,气息奄奄,而精于医术的牛医却诊断不出是何病症,不知所措,还是朝夕相处的老妻懂行,对症下药,果然药到病除 。
苏轼 黄州苏轼于宋元丰三年(1080)被“安置”黄州,由原来的知州事一降而成为“不得签书公事”的团练副使,成了被流放的“罪人” 。政治生活上的这一变化,无疑对他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
苏轼初到黄州,总是三天五日,去城南安国寺参禅礼佛,“焚香默坐,深自省察”(《黄州安国寺记》),“杜门僧斋,百想灰灭”(《与蔡景繁))),想用禅学来解脱思想苦闷 。这年,他从冬至开始,在天庆观“斋居四十九日”,可“亦复无所行运”(《与滕达道书》) 。
苏轼政治上的失意,引i起了他经济生活上的急剧下降 。吃饭、居住都相当困难 。开始寓居黄州城南的定惠院 。“小屋如渔殉,蒙蒙云水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寒食雨二首》)“随僧蔬食”,“出入盖往村寺沐浴,及寻溪傍谷钓鱼采药”(《与王定国书)))..“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 。”(“答李端叔书) 。家眷到来,“人口不少,私甚忧之”(“答秦少游书))),“俸入所得,随手辄尽”,“债负山积”(《与章谆书))),生活日益困顿,只得“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五十 。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抉,挂屋梁上 。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又“(“与泰太虚书》)”,”甚与穷者相宜“(“与章谆书》) 。这时的苏轼成为道道地地的“齐安民”了 。这种生活方式上不寻常的改变,对于苏轼来说,需要有一定的勇气来经受,甚至有时还要付出痛苦的代价 。
不久,苏轼又从定惠院迁居临皋亭 。尽管他政治上的失意,带来了经济生活上的困难,而他的道德品格,却赢得了普通农民和下层士人的尊敬和同情 。他同和尚、道士、农夫、樵子、渔翁、商人、郎中等都建立了程度不等的联系,同他们议论时事,咏史怀古,摹山范水,畅谈人生,成了知音 。“四邻相率助举杵,人人知我囊无钱 。“(《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在经济生活上,苏轼得到了田父野老和左邻右舍的接济与资助 。有的送粮,有的送肉,有的送村酒,有的送水果 。还有的帮助他在临皋亭高坡上盖南堂,在东坡上盖雪堂 。苏轼从这里看到了“四海皆弟昆”(《东坡八首》之七)的人生温暖与乐趣 。
到了元丰四年(1081),苏轼的日子更加贫困 。尽管苏轼仍然处于极端矛盾的思想状态中,但这一矛盾由于他参加了耕作劳动而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解决 。他的老友马正卿,为他去郡中请得城东的坡地五十苗 。对于“平生未尝作活计”(《与章谆书》)的苏轼来说,亲自参加劳动,自然是一次重大的思想变化 。事实上,辛勤劳动,获得成果,增加收入,正好表明他选取的是一条既可解决生计,又能解脱内心苦闷、开阔思想境界的道路 。这种探索和追求的过程,苏轼都一一写进了他的著名的劳作诗中:《戏作种松》(一o八 o年一月)、《东坡八首》(一 。八一年二月)、《东坡》(一 。八一年二月)、《浚井))(一 。八二年一月)、《蜜酒歌》(一 。八一年十月)、《向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一 。八二年二月)、《次韵孔毅甫久早巳而甚雨三首》(一o八二年二月)、《元修菜))(一o八三年一月)、“南堂五首》(一 。八三年三月) 。而“东坡八首》、《东坡》则是苏轼居黄州时期思想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的光辉记录 。
躬耕东坡,谈何容易!东坡座落在黄州城东的一处山坡上,
方圆五十亩 。如今工厂、学校、机关、商店错落其间 。从这些单位的基建取土来看,黄土卵石层覆盖数米厚 。可以想见当年苏轼在此耕种时环境的艰苦:“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东坡八首》之一)真是一点也不假 。
苏轼正是在这样贫瘠的黄土坡上,从事着辛勤的劳作 。开垦东坡的土地,真是如同“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东坡八首之八),难怪苏轼在劳作时,时常累得精疲力竭,丢下锄耙,望天兴叹 。尤其不幸的是这一年又发生了大旱 。尽管如此,苏轼还是很有信心,坚信劳而有获:
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 。
下隰种粳徐,东原莳枣栗 。苏轼过去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做官时,做过许多有益于农民的事情,也写过不少反映民间疾苦的诗词,但却没有亲自参加过体力劳动的实践,缺乏种植知识 。在他躬耕东坡时,就多亏附近老农对他的帮助指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