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什么地方

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什么地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指的是泰山 。此句出自杜甫的《望岳》,这首诗作者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
二、《望岳》原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什么地方】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三、《望岳》译文东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齐鲁,山色仍然历历在目 。
神奇自然,会聚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出清晨黄昏 。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
四、作品赏析首句:“岱宗夫如何?”“岱宗”,古代认为泰山是五岳之宗 。《舜典》:“东巡狩,至于岱宗,柴(祭名) 。”“夫如何”,那(山)怎样呢,用意在说泰山名不虚传 。第二句“齐鲁青未了”,是说泰山横跨齐、鲁两国之地,一片青黛色,似乎没有尽头 。刘辰翁评:“只五字雄盖一世 。”这时盛唐气象未衰,杜甫又是“裘马颇轻狂”的少年,还不因自己一时得失系怀,所以诗句写得很宏壮 。
下二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更作一番仔细观察后写出来的,是说大自然造物者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 。“割”,意为山高如剑锋,所以用“割”字 。山北少见日光山南日光照耀,所以一山昏晓不同 。王维《终南山》:“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意思和这两句相近 。这两句承神秀而言,讲山色的变幻 。以上四句写出了泰山的宏伟景色,而下面四句则写诗人的感受 。
五、六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前句是说倏忽间生出重重云海,像动荡在自己的胸际 。泰山的灵秀又转为奇壮 。下句“决眦”,本于曹植《冬猎》篇:“张目决眦 。”“决眦”是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意思 。全句写目送飞鸟归山,凝神瞪视,才看到山鸟如何飞进高山的 。全诗首二句作整体的初望,次二句写被山的灵秀所吸引,作深层次、多角度的仔细观望,像画图一样昏晓色彩分明 。而五、六二句写被诱发了主体感情时的凝神远望,这是一种云生鸟飞存在于大自然中的自由境界,由此反映了诗人英姿勃发的情态 。
这六句全在“望”字上下工夫 。望的感受层次愈深,想登山的意愿也就愈迫切,可能想省亲之后就回来上泰山 。所以结语有想象色彩:“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二句并非有意套用《孟子·尽心上》所说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句,而是想到不久之后总要来亲身登上最高峰,其他的小山,就会像培一样,匍匐低首在下方 。杜甫有意无意之间抒发了他的壮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样的怀抱如能实现,就近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 。
请问“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写的是什么地方?说的是泰山!
唐代诗人杜甫一见泰山,流连神往,写下了被后人推为绝唱的《望岳》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其实泰山并不是很高,只有海拔1524米 。尚不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的一半,也排在华山、恒山之后,位列中原五岳第三席,然而泰山却以“五岳独尊”之誉,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上占据着崇高的地位 。
孔子对泰山感情深厚,称“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历代文人骚客赞颂泰山的佳作则是数不胜数 。中国百姓表示不怕困难,会说“泰山压顶不弯腰”;批评不明大势,会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讥讽当面 不识高人,会说“有眼不识泰山” 。
泰山何以获得这样崇高的地位,是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然 。其一,泰山地处华北大平原之东 。它那巍峨高耸的山峰,与平坦辽阔的大平原形成巨大的落差,这种强烈的对比;使人直觉泰山拔地通天,直插霄汉 。其二,我国先民自古便以“五方”之说与一年四季相配 合 。其中东方为春 。一年四季由春开始,自然界万物在 春天发芽生长 。所谓“春之初曰泰”,“岱者代也,东方万物之始,交代之处”,泰山地处华夏之东,自古便 被视为人间吉祥之地 。其三,泰山东临大海,南有汶水、 淮水,北有黄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人烟稠密,经济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