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 文王姬昌和伯邑考是什么关系

说到咱们中国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王朝,估计很多对历史不太了解的朋友也能想到周王朝,毕竟周代在我国民间有太多太大的影响力,以至于现在的文化、民俗、生活习惯上都有和周代息息相关的地方 。再者来说,得益于小说家后来的演绎,“武王伐纣”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 。
之前就有一个朋友向我提了个问题,在武王伐纣初期,西伯侯姬昌的几个儿子都和他一样姓姬,可为啥长子叫作伯邑考呢?周武王姬发是收养的,还是长子伯邑考是收养的?

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 文王姬昌和伯邑考是什么关系

文章插图
一、一切源于西岐伐纣1、纣王的担心
首先大慧可以告诉所有朋友,不管是姬发还是伯邑考,都不是姬昌收养的,的的确确是他亲生的儿子 。
《封神演义》中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有长久且持续的影响力,大家都对武王伐纣有或多或少的理解,这其中的“武王”即周武王姬发,他亲爹就是捣鼓出八卦的周文王姬昌 。
他们家族在华夏的西部一直都是半独立的状态,但明面上也要臣服于殷商,到了姬昌为主的时候,地盘得到了很好的治理,他本人也是深受百姓爱戴,和商纣王的残暴统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由于名声太盛,招来了商纣王的怀疑,于是就有了囚禁姬昌于羑里城的桥段,按照演义的说法,纣王自然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而姬昌爱民如子,因此一切发生得都有理有据 。
不过从史料的记载来看,纣王在继位之初也是个不错的君主,之所以下令把姬昌抓起来,还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毕竟姬昌声名日涨,这对于任何一位帝王来说都不是啥好事,一旦姬昌有了不臣之心,以他的实力和号召力,绝对够殷商喝一壶的 。
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 文王姬昌和伯邑考是什么关系

文章插图
2、长子伯邑考的牺牲
为了殷商的稳定统治,纣王做了这个决定,在我看来也是无可厚非的,在本着互不翻脸的前提下,最后还是把姬昌给放回去了,这下就有点放虎归山的意思了 。
姬昌回到老家,就开始不断招兵买马,还聚拢很多能人异士,这显然已经萌生了反意,后来经过姬昌父子两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伐商大业成功,至此周王朝建立 。
在《封神演义》里,姬发是姬昌的次子,还有个大哥叫作伯邑考,如果不是死得太早,姬昌打下的基业理应由伯邑考继承,在父亲被纣王囚禁的时候,伯邑考为了救父,被殷商残忍杀害,甚至还被活剐做成了肉饼,逼着姬昌吃下,以便试探姬昌一族有没有背叛之心 。
在残暴的纣王看来,一旦姬昌发现实情拒绝吃下儿子的肉,那么就可以借机发挥,直接将其斩杀,好在姬昌是个沉着冷静的人,明知道大儿子遭了难,却还是大大方方的吃下了肉,喝下了汤,这才没给纣王以把柄,最终讨回了西岐 。
考虑到姬昌发兵反商的时候伯邑考已经去世,所以最高权力的继承者就成了姬昌,这多少有点“天上掉馅饼”的感觉,不过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即便是伯邑考还活着,或许也轮不到他,为什么这样说呢?
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 文王姬昌和伯邑考是什么关系

文章插图
二、伯邑考与姬发的关系1、身份无疑
即便伯邑考活着,也不太可能成为继承人,那么会落到谁的手中呢?一些持否定意见的朋友认为依然会是姬发的,给出的理由就是伯邑考不姓姬,很大可能并非姬昌亲生 。
毕竟从名字来看,姬昌、姬发人家父子都姓姬,但是伯邑考却不一样,这不是同一姓氏,自然是身份上不太“正宗”,那么还怎么去继承家族基业呢?
大慧认为这种说法是缺少事实根据的,首先,即便伯邑考活着,或许真的竞争不过兄弟姬发,其次,根本原因在于其他因素,而并非姓氏问题 。
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 文王姬昌和伯邑考是什么关系

文章插图
在古代中国,一个家族的子孙后代很多,为了区别他们之间的大小尊卑关系,就会在名字中冠以一些固定的字,比如我们最熟悉的“伯、仲、叔、季”以此类推,越往后代表年龄越小 。
伯邑考这个名字里有个“伯”字,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是家里的老大,是姬昌本人的嫡长子,不仅仅是亲生的,而且是在所有儿子中地位最高的,从法理上来说,也是最有可能继承家业的 。
类似的情况还有三国时代江东的孙氏兄弟,老大孙策字伯符,老二孙权字仲谋等等,也是这个意思,如果不是孙策早死,江东基业哪里轮得到孙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