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甘共苦什么意思解释 夫妻同甘共苦代表什么


同甘共苦什么意思解释 夫妻同甘共苦代表什么

文章插图
从前,有个裁缝总爱吵架 。他的妻子善良、勤劳、虔诚,却不能得到他的欢心 。他因为经常打妻子被关进了监狱,后来被释放之后,他发誓从此不再打妻子 。开始一阵子还好,随后他又旧病复发,因为他不敢打她,便扯抓她的头发,拿着尺和剪刀尾随其后追赶她,并用东西朝她摔去 。后来裁缝再次被官府传去,官府叫他想想他说过的话 。
“亲爱的大人,”他说,“我信守了我的誓言,并没有打她,而是与她同甘共苦 。”
法官说,“这怎么可能?”
“我没有打她,只是因为看见她怪模怪样,我想用手去给她理理头发,她跑开了,我就匆匆地去赶她 。我把手里东西向她扔,是作为善意的纪念 。可我仍和她同甘共苦呀!因为我每次打她,我高兴,她痛苦;如果没打到她,她就高兴,我就难受 。”法官对这种回答可不满意,给了他应得的惩罚 。
“同甘共苦”可不是这个意思,没有深刻领悟其精髓的人可不要自以为是 。如果不懂,不如听听这个成语的来龙去脉以及经典故事 。然后,转给你想要同甘共苦的人,掂一掂这份感情的分量 。
典故何来?
成语“同甘共苦”最早出自西汉刘向所著《战国策·燕策》:“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二十八年 。”原意是指一同尝甜的,也一同吃苦的 。其中“甘”即是“甜”的意思 。现在,人们多用“同甘共苦”来比喻同享幸福安乐,共度艰难困苦 。
同甘共苦什么意思解释 夫妻同甘共苦代表什么

文章插图
据记载,战国时期,燕国内乱,齐国趁机攻打燕国 。燕国被打得惨败,从此一蹶不振 。燕昭王继位以后,想整顿朝政,把国力恢复起来,但自己又没有什么办法 。
一天,他带着一份厚礼,去请教郭隗 。郭隗是一位很有学问、很有谋略的人,他告诉燕昭王说:“办法的确是有的,你诚心地选拔有本领的人,并且亲自去登门拜访,那么天下的贤士就会聚集到燕国来 。”
燕昭王并不知道该先去找谁,郭隗想了一想,又说:“现在您真心实意地想找有本事的人,不妨从我开始,大家看见像我这样本事不大的人也能被重用,那么本事比我高的能人,还会怕路远而不来燕国吗?”
燕昭王听完特别高兴,他特地给郭隗修造了漂亮的房子,拜他为老师,经常向他请教 。燕昭王真心求贤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很多有学问、有才能的贤士都向燕国奔来 。
他们尽心尽力为燕昭王出谋划策 。燕昭王也身体力行:与百姓同享安乐、共渡苦难 。过了28年,燕国强盛了,百姓富足了,士卒们愿意为国家效力、为国家捐躯 。这时燕昭王命乐毅为上将军,联络秦、楚、魏、韩、赵等国发兵讨齐 。
最后攻入齐国都城临淄,大败齐国 。成语“同甘共苦”也由这个典故被引申出来,用来形容“有福一起享,有困难一起担当” 。
同甘共苦什么意思解释 夫妻同甘共苦代表什么

文章插图
西汉时,有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叫李广 。李广一生跟匈奴打仗达七十多次,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受官兵和百姓的拥戴 。李广虽为大将军,统领着千军万马,却能和将士们同甘共苦 。
每次朝廷颁发赏赐,他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的部下,将所得的赏赐全部分给那些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士兵们 。
行军打仗的时候,遇到粮食或者饮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就和士兵们一起忍饥挨饿 。只要还有一个士兵没有喝上水,没有吃上饭,他就不靠近水边,不吃饭 。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他必定是第一个冲向敌人 。
因此,只要他一声令下,全军将士个个奋勇杀敌 。李广对士兵的宽厚仁慈赢得了士兵的爱戴 。
后来,当李广去世的消息传到军营的时候,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曾经称赞李广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同甘共苦什么意思解释 夫妻同甘共苦代表什么

文章插图
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建立强盛帝国,除了善于用人之外,还在于他总是与部下同甘共苦,因此赢得了大家的拥戴 。
大臣李绩晚年得了暴病,医方上说需要用“胡须灰”做药引 。李世民得知这种情况,就剪掉自己的胡须用来为他和药 。李绩被感动得“顿首见血,泣以恳谢” 。
在李世民看来,大臣李绩是为国家操劳才累病的,自己应当关心;而李绩认为,自己是凡夫俗子,即便得了疾病也不能用君主的毛发做药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