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隶怎么临,蚕头燕尾 蚕头燕尾( 四 )


汉隶怎么临,蚕头燕尾 蚕头燕尾

文章插图
三、蚕头燕尾基本笔法及其演绎
蚕头燕尾笔划形态多样 , 艺术表现力丰富 , 展现于篆隶草行楷诸体之中 。特别是在汉代隶书中 , 从外在形貌到内质诉求 , 都得到了最充分地展示 , 以致成为汉隶标志 。这一切都源于创造这样笔划形态的方法 , 即笔法 。
汉隶怎么临,蚕头燕尾 蚕头燕尾

文章插图
1、蚕头燕尾基本笔法
蚕头燕尾的基本笔法:横划运笔起笔时逆势回锋行笔(裹兼铺) , 当波形收笔时 , 顿笔反折斜出 , 一波三折 。这是蚕头燕尾的基本用笔方法 , 也是汉代隶书的经典笔法 。
为什么古人把这种笔法 , 比喻成蚕头燕尾 , 而不是其他动物呢?
蚕是一种昆虫 , 中国是原产地 , 驯化在室内饲养 , 故又称家蚕 。养蚕和利用蚕丝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 蚕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已有记载 , 至少在3000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人工养蚕 。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就开始“养蚕取丝”了 。《诗·豳风》中有“蚕月条桑” , 《汉乐府诗集·陌上桑》有“罗敷善蚕桑”等等 , 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则更多 , 晋代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狗吠深巷中 , 鸡鸣桑树颠” , 唐代王维《渭川田家》“雉雊麦苗秀 , 蚕眠桑叶稀” , 宋代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 也傍桑阴学种瓜” , 宋代张俞《蚕妇》“昨日入城市 ,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 不是养蚕人” 。中国人的生活生产与蚕息息相关 , 更敬佩蚕的精神和品格 。
蚕的一生都在辛勤劳作 , 一生都在蜕变 , 从蚕卵—蚁蚕—熟蚕—茧蚕—蚕蛾 , 再到蚕卵 。李商隐诗“春蚕到死丝方尽” , 就是对蚕一生奉献高尚品德的最真实的总结 。中华民族是一个尚德的民族 , 评价一个人首先要看他的品德如何 。因此 , 蚕更像中国人骨子里的道德模范 。
蚕的形态运动方式 , 与毛笔运行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 , 特别是对运笔起势有很多启发 。
首先 , 蚕在静态时 , 是一条有生命的线 。虽然它是相对不动的 , 头微微隆起身体安静 , 无数的毛足吸附在栖息之所 。但是 , 它给人的感觉极富质感 , 静中寓动 。就像毛笔万毫齐力 , 在宣纸上刚刚中锋写过的墨线 , 饱满、有力却内藏锋芒 。
蚕在吐丝时的动作样貌 , 最像许多笔划形态 , 许多笔划的运笔方法 , 可以从蚕吐丝时的动作中得到启示 。蚕吐丝结茧时 , 头不停摆动 , 由近及远 , 再到由远到近 。头的形态由隆起的圆钝 , 到探伸的尖突 , 变化十分丰富 。特别是 , 头带丝在空中敏捷的瞬间折返动作 , 恰有汉隶蚕头方圆笔的笔法之势 。
雁或燕也是华夏民族崇敬的动物 。他们是忠贞、勤劳、感恩的象征 。燕子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 不止是因为有一双有力的翅膀 , 更有一个把握方向的尾巴 。尾巴是燕子起行止的控制器 。书法收笔从燕尾得到启示 , 不仅是一划的收笔方式 , 还通过这样的笔法 , 调控一个字的平衡 , 乃至影响把握着通篇章法的走向 。
汉隶碑刻众多 , 面貌多样 , 艺术风格多彩 , 蚕头燕尾的具体形态千变万化 , 但是 , 其基本笔法是不变的 。
蚕头燕尾之所以能成为汉隶的代名词 , 成为汉隶的标志 ,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基本笔法 。因为 , 这个基本笔法揭示了汉隶艺术的基本规律 。汉隶的一切笔法都由此衍生而出 。
2、蚕头燕尾基本笔法的演绎
汉隶蚕头燕尾笔法就是汉隶的笔法 。道生一 , 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 。汉隶所有的笔划横竖波磔点的笔法 , 都是由此演绎而来的 。逆入平出 , 一波三折 , 无论是波磔还是点 , 都是遵循着这样的基本规律完成的 。只不过有的笔划如“点” , 是基本笔法的高度概括和提炼 。无明显蚕头燕尾的《石门颂》 , 和蚕头燕尾鲜明的《礼器碑》一样 , 其笔法都是从蚕头燕尾的基本笔法演绎而来的 。一波三折的三 , 不是数学意义上的三 , 是多的意思 , 变化的意思 。蚕头燕尾基本笔法 , 在不同的审美情景诉求下 , 随境而化 , 化而造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