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历史传统与当代价值 清明节起源于什么朝代


清明节的历史传统与当代价值 清明节起源于什么朝代

文章插图
清明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早已成为维系和促进中华民族孝亲伦理的重要纽带,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入了解清明节俗的历史传统,深刻阐发其当代价值,不仅是对这一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对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
清明节俗的来源考究与正式形成
一是上巳节(三月三) 。上巳节是个非常古老的节日,时间在阴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由于巳日每年都不确定,不便推广,所以魏晋以后就固定在三月三日 。从文献记载来看,上巳节至少周朝就已经存在了 。节日这天,人们前往水边祓禊,以求吉利而除不祥 。《诗经·郑风·溱沩》是描写上巳节的典型篇章,其内容是郑国青年男女在溱水、沩水边互相悦慕、调笑戏谑,情定当时 。可见,上巳节俗在求吉利的同时,也有“中春之月,令会男女”(《周礼》)的恋爱、促婚配意味 。魏晋时,三月三节俗中“会男女”的风俗已经消失,而水边祓禊、踏青游艺的内容却被加强了,王羲之那饮誉千古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诞生在三月三日;唐代杜甫“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诗句,也说明踏青郊游成为三月三节俗的主要内容 。三月三与三月初的清明节时间极为接近,所以,唐代以后,三月三习俗逐渐淡出百姓生活,记载北宋开封风俗的《东京梦华录》中,已经没有“三月三”条目,说明三月三节俗在开封地区已经消失了,相应地,清明节俗盛行起来,原来三月三的踏青郊游等内容也就合并进清明节中来了 。
【清明节的历史传统与当代价值 清明节起源于什么朝代】 二是“二十四节气”的“清明” 。汉初文献《淮南子》第一次完整地记载了“二十四节气”,这标志着“二十四节气”的完全确立 。“清明”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阴历3月初、阳历4月5或6日,取天气晴朗和明之意 。在这个季节,中华大地尤其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黄河流域气温变暖,雨水增加,百物生长,耕田播种,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七十二候”中清明物候“桐始华”、“牡丹华”、“虹始见”,民间谚语“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雨渐增,天天好刮风”等,也都符合这个季节特点 。但是,作为节气的“清明”只是古人用来标识物候、分别季节、指导农业生产的时间坐标,是“钦若昊天,敬授民时”(《尚书?尧典》)古老思想的具体实践,与后来的重祭祀、尚踏青的清明节俗之间还有着明显距离 。不过,“清明”节气凸显了风和日丽、春光烂漫的季节特点,对于促进人们的春天审美,促进士女踏青郊游的诗性体验,有着基础性意义 。
三是寒食节 。寒食节在清明前一日(亦即冬至后一百零五日),起源于汉代的山西太原一带,其节俗内容是禁火与祭祀 。唐代时,由于李唐统治者与山西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将这个原本流行在山西地区的节日推广到全国,寒食节因此而盛极一时 。元代以后,寒食节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原有的冷食习俗再无人遵守,其祭祀礼俗则被整合进了仅仅相隔一日的清明节中来 。
关于清明节的祭祀习俗,其来源还可以讨论 。有学者认为,寒食节的禁火应当根源于古老的星辰信仰——对“大火”的崇拜与恐惧 。“大火”,即“二十八宿”中“心宿”三星之一,《豳风·七月》中的“七月流火”,就是大火西流 。从古代天文分野来看,“大火”所在的心宿,对应地理上的宋地(今河南一带),“大火”就成了商人观察天象的标准星;与心宿有着密切关联的参宿,对应地理上的晋地(今山西地区),参宿也就成了唐人(今山西人)观察天象的标准星,时至今日,山西临汾地区还有观参宿的习俗 。心宿、参宿是一对“冤家”,为高辛氏之二子阏伯、实沉各自的封地,因二人争斗不已,高辛氏遂将其永久分隔、分封开来 。每年三月之初,当阏伯所主之大火自东而西逐渐升空时,实沉所在的晋地人就开始忌讳、恐惧,担心他们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实沉受到侵扰,所以,他们禁火、断火、祭祀,以祈求先祖平安 。正因此,寒食节禁火习俗最早主要流行在晋地尤其是太原一带 。而古代天文分野观念之产生,恰好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与人们将晋文公与介之推的故事比附于寒食节,时间逻辑恰好吻合 。唐高祖李渊最初分封于太原,起兵于太原,其入关前的三万骨干军队亦皆招募于太原,所以,就形成了初唐朝廷鲜明的山西势力和山西习惯 。李唐统治者仍然将参宿看做自己统治的守护星辰,为了祈求自己的守护星辰平安、不受干扰,他们依然固执地坚持着禁火、祭祀的习俗,进而推广到全国 。这是对寒食起源的又一种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