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游子吟》 谁言寸草心报得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夏天的节日就是端午和七夕 。但在今天,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些外国的节日也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到别样的快乐 。比如母亲节吧,这是美国人发明的一个节日,定在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那也是夏天了 。所以我们就把跟母亲有关的诗篇放在夏日部分,跟大家一起分享孟郊的《游子吟》 。
母亲节固然是个洋节,但全世界的母子之情,都是一样的 。如果说不一样,那也只能说,我们中华民族对母亲的感情更深厚、更强烈,对母亲的赞美也更多 。我们有备受尊敬的四大贤母,还有广泛流传的二十四孝,在这二十四个孝行故事里,多半都是关于母亲的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讲究孝道,把孝当作最基本的人生德行;也不仅仅是因为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这样母子相依的社会现实;还因为,在古代中国,基于男女授受不亲的原则,爱情是比较低调和压抑的,因此,孩子是母亲最重要的情感寄托,而母亲也是一个男子唯一能够公开赞美、公开表达感情的女性 。所以,我们虽然没有发明母亲节,但是,我们有最真挚的心情和最美的诗送给母亲 。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游子:指诗人自己,离乡远游的人 。
临:将要 。
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
谁言:一作“难将” 。言:说 。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
先看题目 。《游子吟》,当然是一首游子献给母亲的诗篇 。事实上,游子对母爱的体会,本来也比一般人更深 。每天生活在母亲身边的人,大概不免觉得母亲太过多事唠叨吧,总嫌你吃得少,穿得单薄,交的朋友不靠谱,总约束着你的少年心 。可是,一旦离开母亲去闯世界,才深深地体会到,除了母亲,还有谁会真的关心你是不是吃饱了、穿暖了,是不是被人诓了骗了呢?这时候,你才会回过头来,思念母亲 。

文章插图
中国古代的游子,不仅有背井离乡的漂泊感,其实还有深深的愧疚感 。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讲,奉养父母是基本的人生义务,所以《论语》才会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游子长年在外,不能侍奉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内心其实是非常纠结的 。这种情况在孟郊身上格外突出 。为什么呢?因为孟郊家里穷,本来需要他及早承担起家庭责任,可孟郊偏偏仕途坎坷,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十岁才得到一个溧阳县尉的小官,算是有了稳定的俸禄 。
【孟郊《游子吟》 谁言寸草心报得】想想看,这之前的岁月,他得多焦虑,多痛苦啊 。正因如此,孟郊得到溧阳县尉这个任命后,立刻就把老母接到溧阳奉养,算是尽一点迟到的孝心 。同时,多年积攒的思念和愧疚也喷薄而出,于是就有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游子吟》 。可能有人会问,你为什么这么肯定,说这首诗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写的?因为在这首诗下,孟郊自己加了一个注释:“迎母溧上作” 。想想看,虽然我们今天常常让小朋友背这首诗,但它可不是小朋友在向妈妈撒娇,而是一个饱经沧桑、满怀愧疚的游子的感叹,这背后的感慨该多深,心情该多复杂 。这样的诗该怎么写呢?
看前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是细节切入,一开始,就提供了一个人们最熟悉的生活细节,慈母在给远行的游子缝衣服 。这个切入点太漂亮了 。漂亮在哪里?第一,它最符合母亲的身份;第二,它最能牵动人心 。怎么叫符合母亲的身份呢?因为中国古代家庭分工,男耕女织,母亲每天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纺纱织布,缝补衣衫 。因此,缝衣服的母亲,本身就是最典型的母亲 。那为什么又说它最能牵动人心呢?因为母亲挑灯缝衣,几乎是最有可能定格在游子心中的场景了 。
给远行的儿子准备行装,这可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工作,厚的薄的,家常的正式的,母亲都要考虑到,都要一针一线地缝出来 。白天有那么多家务,哪有工夫做这样的细致活儿!所以,母亲只好挑灯夜战 。连续多少天,儿子睡觉之前看到的最后一个场景,大概都是妈妈在缝衣服吧;儿子醒来之后看到的第一个场景,可能还是妈妈在缝衣服 。这当然会成为游子此后最深的记忆,多少次在异地他乡,午夜梦回,妈妈仿佛还坐在旁边,穿针引线 。这样的场景,哪个游子会不动容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根线,把慈母和游子牢牢地牵在了一起 。这根线,就是母子之间长长的情丝呀 。
- 《精绝古城》结局揭秘:悬念迭起,剧情反转令人震撼 精绝古城结局
- 盘点十大影视金曲 影视金曲
- 平凡的世界经典段落摘抄及感悟 经典的十句话蕴藏着一生智慧
- 《二十不惑》四位女主大结局 二十不惑大结局
- 《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谁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这一说法并不确凿
- “杰出公民”的故乡 杰出公民
- 红与黑简介故事梗概 《红与黑》名言
- 妻子的选择结局怎么样 妻子的选择大结局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摘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摘抄
- 巴黎圣母院故事梗概200字 《巴黎圣母院》的故事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