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效应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海马效应-

你是否也曾有过对第一次见面的人感觉很熟悉?去一个新地方却仿佛以前来过?
有时我们第一次来到一个地方,却有说不出来的熟悉感,就像故地重游,但是我们又实在是想不起来以前什么时候来过 。
其实那是一种认知的判断,让你产生熟悉感的只是你潜意识里所曾幻想过的,所以也就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经历过这样的真实场景 。
这在心理学中叫做海马效应 。
海马效应又被称作既视感、幻觉记忆,由法国生理学家艾米利·波拉克(Emile Bolirac)在1867年发表的著作《精神科学的未来》中第一次定义这种“似曾相识”的现象,这个词语来源于法语"Déjà vu" 。
经由日语发展“既视感(きしかん)”在动漫和文学界受到广泛关注,在英语中叫“deja vu”还有相关的歌曲,有兴趣的可以听听 。

海马效应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海马效应-

文章插图
为什么要叫海马效应呢?
在脑科学的研究中发现,大脑中有一个区域形状很像海马,故取名海马体 。海马体是大脑中边缘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负责记忆的存储转换和定向等功能 。
所以海马体代表着我们大脑中与记忆运作息息相关的组成部分,随着研究的发展幻觉记忆又被称作海马效应 。
对于记忆大多数人认为那些曾经存在于我们记忆中的各种心理状态,如感觉、观念等等会从我们的意识中消失 。
其实,这些心理状态并不会随着我们的遗忘而彻底消失不见,我们无法直观的以内部观察看到这些心理状态,但是它们确实以某种方式还继续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存储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
海马效应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海马效应-

文章插图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对人类的记忆进行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人记忆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三大类型:
第一类表现形式: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意志作用,随时召唤回储存在大脑中的记忆,有时候我们可能想不起来某事,但是通过眼前的某件事物可以帮助我们唤醒记忆 。
第二类表现形式:有时候我们会突然的想起好几年前的事情、会感到现在的经历和以前的相同,这种心理状态的出现是无意识的,并非偶然,它的出现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叫“联想规律” 。
第三类表现形式:无意中积累的经验,在一定条件下虽然没有直接运用它,但却促进、帮助了我们当下正在做的事 。
第二类表现形式包含了海马效应,也就是所谓的“联想规律”,正如弗洛伊德曾经提出过,人的记忆与遗忘是有目的的、有选择的,目的性会出现在我们记忆之前,存在于大脑的潜意识中 。
《科学美国人》的调查表明,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有过海马效应,大多数是15到25岁的年轻人,第一次出现海马效应大多发生在6-10岁之间,并且在研究中大多数人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海马效应的出现会有减少 。
而更年期和青春期,这两个阶段的内分泌会发生较大的转变,情绪的波动会变得更大,这个时候记忆也会更加活跃,海马效应也会更容易发生 。
海马效应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海马效应-

文章插图
越有想象力的、思维越开放的人容易产生海马效应 。
海马效应的研究是复杂而困难的,因为海马效应的发生很短暂,而且发生人群有不确定性,没有实物的研究,不存在像其他实验的目击者或者实物证明,幻觉记忆的研究是依赖于人的描述和对当时的信息回忆 。
这也是为什么海马效应拥有这么多理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研究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长久以来从哲学家到超自然学家,他们对幻觉记忆也都有着自己的理论 。
【海马效应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海马效应-】
海马效应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海马效应-

文章插图
科学界对海马效应做出的研究结果:
1. 记忆唤醒
当一个记忆在短时间内被反复提及,你大脑中的海马体就存储下了一些特定的关键词比如一句话、一种气味 。
当你以后再经历这种特定关键词的时候,储存的记忆就会在海马体中被唤醒,开启自动回忆模式,但你已想不起来其中的来龙去脉,这时你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受 。
2. 梦镜重叠
弗洛伊德在著作《梦的解析》中提出: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 。人的一生会做很多梦,而梦里面会出现大量和你潜意识有关的场景,而想象力丰富和思维开放的人大脑中构建的画面场景会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