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哪里 清明上河图24具死尸放大图在哪

□戴永夏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的风俗名画,也是我国国宝级珍贵文物 。该画以长卷形式,生动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及汴河两岸清明时节的风俗世情和繁荣景象,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市井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然而,就是这样一幅传世名画,其作者张择端却未留下多少历史足迹 。他的身世、生平以及生活、创作等情况,史书上记载很少 。
不过,“史失”可“求诸野” 。历史忘记了张择端,民间却没有忘记他 。千百年来,张择端的许多故事,一直在他家乡诸城广为流传 。前年借采风之机,笔者从民间搜集到一些关于张择端的故事 。虽是只鳞片爪,亦可供了解研究张择端和这幅传世名画 。
张择端出生在山东诸城(原称东武)城西的岔道口村,其父是个秀才 。他自幼在本村的私塾读书,先生见他聪明异常,又老实厚道,很喜欢他,还给他起了个号叫“正道” 。幼小的张择端日夜苦读不辍,学业长进很快 。读书之外,他尤其喜欢画画,平时见到的景物,他都喜欢画下来 。这样长期坚持,越画越好,在当地已小有名气 。县里的王知县很爱才,听说张择端画艺出众,便建议他到京城汴梁游学,并给在京任工部侍郎的朋友写了封推荐信,让他对张择端多加照应 。

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哪里 清明上河图24具死尸放大图在哪

文章插图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带上王知县的推荐信,到了京城汴梁,找到了王知县的好友孙郎中 。他从孙郎中那里得知,当朝天子宋徽宗十分喜爱书画,为了收罗天下名书画,培养艺术人才 。宋徽宗在京城设立了一个翰林图画院,每三年招考一次,凡民间和官府的书画爱好者都可应考 。考中者入画院后,一边继续深造,一边为朝廷画画 。张择端到京正逢大考之年,经过孙郎中等人的推荐和严格考试,他以优异成绩考入翰林图画院,成为一名正式的宫廷画师 。
在翰林图画院,张择端虚心向名师求教,更加刻苦地钻研画技,在绘画艺术上大见长进,画出不少名画,逐渐得到宋徽宗的赏识 。当他花了四五年时间,画出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并献给宋徽宗时,宋徽宗对这幅画大加赞赏,爱不释手,不管在宫中还是出行,都把它带在身边,时不时地拿出来欣赏一番,将其视为“国宝” 。从此,他对张择端也更加器重,经常招他入宫,或探讨画艺,或嘉奖赏赐 。
一天,张择端向徽宗禀报,要回乡探望父母并完婚 。宋徽宗听后便想,返乡孝亲成婚,此乃人之大伦,理当批准 。但这样不但年年往返要花很多时间,张择端的画作也会流向民间,不如将他全家迁来京城居住 。于是降旨,派护卫跟张择端一同返乡,待完婚后,协助张择端将其父母、妻子、弟妹一起迁来京城居住 。张择端便回到诸城老家,将全家迁到汴梁 。从此,诸城再也找不到张择端的后人了 。
相传张择端在去汴梁游学之前,其画作就在家乡诸城有了名气 。特别是他的界画,更是技艺高超,远近闻名,只是他生性谦逊,不好张扬,很少出头露面 。
一次,一个叫甄画师的人来到诸城县城,在西门外设下擂台,名曰寻师访友,实则宣扬自己,卖画赚钱 。他在城墙上挂了两个布帘,自定规矩说:“与打擂人各将自己的一幅画挂于帘后,待观者满百人后揭帘亮画,由赞赏人数的多少决出胜负,并由观众中的年高德劭者主持公道 。如打擂者胜过他,他便拜之为师;若失败,便要买他的画,而且不得讨价还价 。”
此时,张择端正借住在离县城很近的扶淇河西叔父家,潜心读书习画,对这种事不感兴趣 。但他架不住朋友元相公的再三劝说,便跟着他一起来到西门外观看 。元相公看不起这位自吹自擂的画师,又深知张择端的绘画功夫,就主动把张择端推上擂台 。张择端拗不过朋友的盛情,也受不了甄画师的再三挑逗,便横下一条心,回家取了一幅近作,挂到了墙上的帘后,跟甄画师打起了擂台 。
等观众聚集了百多人后,甄画师便首先拉开布帘,亮出了画作《秋园》 。只见画面上石榴红、柿子黄、红玛瑙似的枣儿挂满枝头,绿宝石般的葡萄垂垂累累,一派秋色让人心醉,观众不由得发出一片赞叹声 。
接下来是张择端揭帘亮画 。他亮出的画名为《明月几时有》,取自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意境,画的是当地景物超然台 。那宏伟的楼阁、典雅的房舍、蓊郁的树木,画得惟妙惟肖,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这幅画也同样赢得了一片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