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全诗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全诗及解释( 二 )


文章插图
就是强调诗歌意境的妙处在其虚的部分上 。司空图认为 , 诗境的创造必须由实出虚 , 充分发挥虚的部分的作用 , 而不能仅仅拘泥于具体描写的实的部分 。
“超以象外”就是观察描写现实生活时 , 不要受客观物景的限制 , 只见其表象 , 而要超越其形貌之外 , 发现其深含的意蕴 。
“得其环中” , 指诗歌艺术意境构成过程中 , 虚的部分(象外之象 , 景外之景)支配一切 , 控制一切 , 在艺术意境创造中起决定作用 。
像刘昚虚的“道由白云尽 , 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 , 远随流水香 。”还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 , 园柳变鸣禽” , 王维的“行到水穷处 , 坐看云起时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等等 。
无非都是以“白云”“青溪”“采菊”“南山”“春草”“烟直”“日圆”喻道 , 无疑都是对道境和禅境的最好写照 。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全诗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全诗及解释

文章插图
南宋词人张炎在其《词源》中提出了词要“清空”的概念 , 他认为 , “词要清空 , 不要质实 。清空则古雅峭拔 , 质实则凝涩昧晦 。
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 , 去留无迹 。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 , 昡人眼目 , 碎拆下来 , 不成片段 。”张炎所言的清空 。
指的是境界的虚无缥渺 , 喻象的变幻不定 , 与笔者所例举“道由白云尽 , 春与青溪长 。”颇有相近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