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号什么 诗人陆游的代表作有哪些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
陆游一生都在追求建功立业,田园生活的处境对陆游来说,本质上是一种困境 。虽然陆游努力调适自我心态,避免陷入感伤个人仕途坎坷、感叹此生壮志难酬的深渊,乃至仍能创作出许多境界开阔博大的诗篇,但功业无成等苦闷依旧不时袭上心头 。
“安贫”指安于贫困,亦即虽处于贫乏,心却能无所忧惧,保持一定的坦适稳定 。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号什么 诗人陆游的代表作有哪些

文章插图
田园诗中以安贫为主题者,兴发的感怀自以“贫中无所忧惧”为主要归属 。陆游的“安贫”涉及对整个生命处境的认知与反思,从而在“无所忧惧”的基调中融入多样的情思况味,既有别于心如止水的纯然恬和,也使他的作品平添丰富的蕴涵 。
对道德信念的执着在孔子的影响下,传统士人普遍赞许“安贫”的修养 。孔子指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与其违背道义而获得富贵,宁可恪守道德而过着曲肱饮水的清贫生活 。
儒家认为道德行为的本质即“直从心之所安”,不违某种自认为不可逾越的人生律则,而无视外界之利害祸福,并强调由持守道义获致的心安,远比现实的名利更为可贵 。
陆游自觉地继承了此种文化传统,在晚年更常将“心安”与道德的“无愧”相提并论,如“忍穷过日却差易,负媿终身良独难 。……人生乐处君知否?万事当从心所安 。”或明言“心安”与“守道”的直接关系:“为谋须远大,守节要坚完 。……方知至危地,自有泰山安 。”
只有坚守自我道德的完美,才能获得坦荡安适 。因此他又说:“卒岁勿多求,壶餐与褐裘 。心安由自足,身贵为无求 。”
惟其如此,“万事宁容媿天地,一心常若蹈渊冰 。区区僻见君无怪,人固终身有不能”成为年迈的陆游自我惕励的重点 。他因而屡次声言宁愿因守道而贫,也不攫取不义的富贵 。其田园诗也出现了类似的态度,如:
《戏作贫诗》
左券频称贷,西成少盖藏 。
苦饥炊稻种,缘病卖桑黄 。
土焙怜烟暖,藜羹爱糁香 。
君看首阳叟,穷死亦何伤?
此诗作于庆元五年(1199)春,陆游罢归山阴已近十年,仍时常遭遇困顿,在贫病交加的现实压力下,连赖以为生的稻种、桑树都只得用于应急,但他不仅甘之如饴,对困穷终生也抱持豁达、坦然的态度 。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如伯夷叔齐一般,乃为了维护道义而穷,所以心安理得,至死无憾 。
与陆游作此诗前后“对统治集团中党派倾轧,隐致慨叹”、“对权贵逞私见而置国仇,深致不满”等心声合而观之,此诗中引夷齐之典,除了抱节守志之外,显然还有不愿与朝臣同流合污之意 。果然到了该年五月他就主动致仕,正式告别官场了 。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号什么 诗人陆游的代表作有哪些

文章插图
《蜗舍》
蜗舍茨生草,龟肠饱淖糜 。麦因多雨损,蚕遇闰年迟 。徙义忧无勇,求仁戒自欺 。此生虽欲尽,吾志未应衰 。
此诗作于嘉泰二年(1202)春,时年陆游已经七十八,诗人拒领半俸已迈入第三年 。一方面家境贫困,另一方面近年的党祸又令他不胜忧愤,对政治充满失望,遂只能抱道自守以安顿内心 。此诗首联即呈现生活的潦倒,颔联点出原因:蚕、麦皆因天候而收成不佳 。此为典型的农家贫况 。
次句的“龟”字尤可注意 。陆游晚号龟堂,“其中有老而无用之谦,又有年高寿长的自慰 。”因此,“龟肠”句就不仅是“饥肠辘辘”的比喻,更有老而贫贱的意味 。
但在前四句诗人只是平静的叙述,仿佛毫无怨尤 。后半部直接道出“固穷”心声 。
颈联两句均用《论语》之典,表达对儒家之道的服膺,诗人于贫中无所忧惧的原因亦得到揭示:“徙义”与“求仁”乃余生中将专志以赴者,如此则心能舒坦充实,有所安止 。而困穷之境则不暇顾,亦不必顾 。
陆游明白,自我境遇之穷的主因是与时相悖 。但其所重者为无愧于心,故仍难以随俗俯仰 。《穷居有感》在自述村居贫困之状后云:“人亡耆旧多时学,地废陂湖失古堤 。
迂阔自知无着处,敢因穷厄怨推挤 。”坦然地接受了新贵当道,耆旧凋零,自己则因拒绝与时间推移而备受排挤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