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义是哪里的人 王守义十三香是干嘛用的

王守义十三香:不是北宋就有的名字,是王守义沿街叫卖声被人点化!
查阅了全网大部分“王守义十三香”的相关资料,几乎是众口一词,王守义十三香是王守义祖上遗产 。
说的是他祖上在北宋都城为官,后弃官不做,在开封城内开了个调味品店,叫“兴隆堂” 。
1959年王守义为了糊口,操起祖上旧业,跑江湖市井卖起十三香 。然后于1984年注册公司,建厂生产,赶上经济发展的潮流,很快做大了 。

王守义是哪里的人 王守义十三香是干嘛用的

文章插图
作为民间传统小商品,市场放开初期的王守义十三香,远不如同期的傻子瓜子名气大 。但是他坚持走正路,走到了辉煌,唯有老干妈可与之相提并论,可以称为“双雄”的民间头部调味品 。
都有传统的民族骨气,不借钱,不上市,不广告 。也就是说,不给被资本控制的机会,保持完整的自己 。
但是,所有资料都对“王守义十三香”的名称含糊其辞,莫衷一是 。因为这个名字并不是王守义祖上就有的,而是王守义跑江湖期间无意得来 。
老先生在世就沉默寡言话不多,这事没对谁说过,于是把这段故事带走了 。
多年后他的继承人与起名的当事人邂逅,饭桌上被人问起,当场恍然大悟 。本文要分享的,就是“王守义十三香”名称的由来,这么一个响彻华夏大地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 。
王守义是哪里的人 王守义十三香是干嘛用的

文章插图
王守义祖籍开封,自己家在通许县 。开封曾是北宋首都,文化沉淀厚实,特别在吃的上面 。譬如陕西,一碗看着简单的臊子面,却蕴含着汉唐千年的宫廷文化 。
河南这一带民间也是如此,通过一些简单的饮食习俗,能感受到当初皇宫的奢侈 。
王守义是哪里的人 王守义十三香是干嘛用的

文章插图
北宋开封皇宫美食,散落民间有很多,现在的开封夜市的杏仁茶、逍遥镇的胡辣汤都是 。还有种南北通用的调味品,叫做“五香”的,方剂式煮肉香料,也是当初北宋皇宫散落出来 。
五种香料配伍成一剂,用来煮肉,宋朝发展而成的定型配方 。其实煮肉加香料,先秦时期就有了 。
古人发现了“药食同源”的自然法则,有了药膳的研究和实践,到宋代发展到极致,《太平圣惠方·食治门》,就有160个药膳方剂 。
传到民间,就有药膳里简单实用的“五香料”,当菜肴佐料,因而得以流传开来 。
五香料的配方,一般的是八角、花椒、桂皮、丁香、小茴香五种香料,放在一起,煮出来的肉具有皇家御厨的味道,肉类味道升华,浓香扑鼻,百吃不厌 。
在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五香在烹饪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不同地区有不同用法 。主要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南以煮肉为主,当地叫做“卤肉” 。
把香料囫囵个封入小布袋,和肉一起煮 。香料配方里,有增香,有上色,有去腥,有防腐 。煮出来了肉色香味俱佳,还能放几天不坏 。
所以后来有发展,根据口味需要,添加有更多的香料,多的几十种,一般也有十好几种 。
不过再怎么添加,都是以五香为根本,于是行业对卤肉香料有了“君、臣”之说,五香为君,其他为臣 。
王守义是哪里的人 王守义十三香是干嘛用的

文章插图
淮北以佐料为主要用途,主要炒菜、拌馅用来添加,所以就不能囫囵个的用 。这个用法应该是王守义祖上首创,起码他起到了推广普及作用 。
从饮食风俗习惯解释,淮河是南北分界线,南边稻产区,吃米;北边小麦产区,吃面 。
两地区的下饭菜就有非常明显的区别,稻产区吃菜讲究花样多,小麦产区就比较简单,至今面条和馒头还可以白吃,菜都不要 。
这个饮食习俗只用来说明一个问题,淮河以南的吃卤肉多,日子再紧张,逢年过节必须要做卤肉,包括卤鸡卤鸭 。
淮河以北不讲究卤肉,但是少不了五香,菜肴有了五香的味道,才感到是过年 。
所以,当炒菜调料的五香,就被磨成粉,方便使用 。后来五香粉也流传到淮河以南,用量不是很普遍,早点铺的包子馅会用到,家庭一般不用 。
宋代老王家的兴隆堂卖的具体什么货物,推理该是当今的干货调味品,五香料应该是当家商品 。
否则王守义1959年再出江湖,就不会卖这个 。为什么这样推定?因为王守义卖的不是五香料,而是升级版配方:五香八大味 。
王守义是哪里的人 王守义十三香是干嘛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