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思想主张的实质内容 顾炎武思想对当时的影响( 二 )


这里尖锐地揭露批判了主观唯心主义者终日讲论心性之说,如讲什么“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的一套,把人心认为是人欲,是危险的,只有道心即天理才是精微 。
要人排除人欲,服从所谓天理,这是不关心人民的疾苦,把社会的具体问题抛在一旁,故弄玄虚,这样的治学方法和态度,最终必然堕落为“狂禅” 。

顾炎武思想主张的实质内容 顾炎武思想对当时的影响

文章插图
顾炎武从批判唯心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以“实学”(经学)来代替这所谓理学的主张 。他认为实学是能够经国济世的 。人们应该在研究它的时候,着重“引古以筹今”,然后才能做到“因事以制宜” 。
这种看法在认识论方面包含着实事求是的合理因素 。至于怎么样才能做到这点,他认为不仅要“博学于文”,更重要的是“行已有耻”(《文集·与友人论学书》) 。他所指的“文”不是做文章的文,而是通过“学而日进”,并要联系国家大事的意思 。
所讲的“耻”,不只是个人的荣辱,是指“立身之大节”,包含着国家民族的荣辱 。“有耻”与“无耻”,标志着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
在顾炎武看来,如果士大夫不言耻,就是言行不一致,就等于“无本之人”,以“无本之人”又谈“空疏之学”,其结果必然“置四海之困穷不敢言” 。其实,在他心目中,那些“无官不赂”、“无守不盗”的封建统治者,才是真正无耻 。
因为这些人考虑的是自身的“千锺粟”和“黄金屋”,只是为自己升官发财,专门玩弄权术,搞阴谋诡计,至于什么“国家兴亡”,一概置之脑后 。
只有那些“不耻(于)恶衣恶食,而耻(于)匹夫匹妇不被其泽”的人,即不计较自己的生活,而对人民没有受到国家恩泽而感到不安,这样的人才算是有耻 。
才能“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至于此”,从而采取有效的改革办法 。顾炎武的这些议论,是有其具体的历史背景的 。
他处于明亡的特定环境中,致力于总结弊政的教训,从而把矛头指向上述统治阶级中的达官贵人,指向那些甘心“亡天下”、陷民族于沦亡的罪人 。同时他也指出科举考试的弊害,认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日知录·拟题》) 。
顾炎武思想主张的实质内容 顾炎武思想对当时的影响

文章插图
这和他毕生从事抗清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所以他在清朝统治时期,坚决拒绝清王朝的征聘 。
然而,“有耻”与“无耻”的本质是一个阶级立场的问题,他强调士大夫要有耻,“耻于匹夫匹妇不被其泽”,这多少带着同情人民疾苦的意味,比较切实地提出客观存在的社会矛盾,力图扭转由于理学、心学的空疏学风造成的毒害 。
既然“有耻”在于“行”,所以他特别强调“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反对“既不出户,又不读书”的所谓“面墙之士”(《与人书一》) 。
这就具有反对唯心主义理学和心学的积极意义 。但是,从维护“君臣、父子、礼仪和威仪”的封建制度来说,他基本上还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 。
虽然他把“亡国”和“亡天下”区别开来,认为“亡国”仅仅是“易姓改号”,是小事;“亡天下”是“仁义充塞,率兽食人”,是异族的野蛮侵略,是大事 。
但他是从“华裔之防”的种族观点来看问题的,实质上他仍然为了维护汉族封建统治阶级的国家 。顾炎武关于“博学于文,行已有耻”问题的提出,也说明他在“学”和“行”的对象和方法上同唯心主义对立起来 。
唯心主义理学强调通过人的主观感觉去验证客观理念,它把先验的“理”作为人的认识对象,根本上抹煞具体事物的理,否定通过实践去检验理 。这和唯心主义心学所谓“心即理”、“心即道”一样都是先验论的方法论 。
顾炎武思想主张的实质内容 顾炎武思想对当时的影响

文章插图
而顾炎武关于认识对象的看法是结合“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之计”的,这就具有一定的客观内容 。他又强调“有耻”在于“行”,主张通过调查研究而作出结论,而不是悬一先验的理然后才去“穷理” 。
他一生“足迹半天下”,所到的地方“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潘耒:《日知录》序) 。到边塞时,也找一些“老兵逃卒,询其曲折”(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表》),即亲自进行考察 。
结语顾炎武这一思想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他早年也作过“注虫鱼”和“吟风月”,即埋头考据和吟诗作赋,后来转变为注重“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之计”,把“当务之急”作为治学的座右铭,因而体会就比较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