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的写作背景和赏析!
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王维曾写过一首送别即将前往西域履职的好友元二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 。
后世对这首诗评价很高 , 清初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王士祯把《送元二使安西》列为“唐朝四大绝句” 。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
【送元二使安西的思想感情 王维写送元二使安西的写作背景】
文章插图
《送元二使安西》的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到安史之乱(755)爆发之前的这段时间 , 具体写作时间不详 。在这段时间里 , 王维曾在长安为官 , 出使过边塞 , 还南下选拔过官员 。
开元二十三年(735) , 王维经贤相张九龄推荐再度入朝 , 出任右拾遗 。左右拾遗在唐代主要负责向皇帝奏论政事、称述得失等 , 相当于现在监察部门的官员 。
可惜不久之后 , 张九龄罢相 , 口蜜腹剑的奸相李林甫独揽大权 。王维因是被张九龄提拔的得力助手 , 也受到李林甫的排挤 , 将他派往边塞凉州 。
自从张九龄离开朝廷 , 王维为官的热情就受到严重的打击 , 他再也看不到清明的政治环境 , 过起半官半隐的生活 , “晚年惟好静 , 万事不关心” 。
从王维这个时期的经历来看 , 他大多数时候对朝廷都是比较消极的 。
好友元二(古人常以家中排行来称呼对方 , 元二指元姓朋友在家中排行第二)奉旨出京即将远赴遥远的塞外边关 , 王维心中充满不舍 , 于是写下这首充满真挚情感的送别诗 。
《送元二使安西》赏析
安西 , 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 是唐代安西都护府的治所 。都护府是汉、唐等时代中原王朝为监护边境各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 。
安西都护府是当时的六大都护府之一 , 安西都护府主要防御的是吐蕃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 , 安西都护府的军队被抽调到内地平乱 , 致使守护空虚 , 被吐蕃占领 。
文章插图
“渭城朝雨浥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新” 。
诗的前两句明确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气候和环境 。
渭城 , 是咸阳故城 , 在长安西北 , 渭水北岸 , 唐代从长安送西行的旅人 , 多在渭城饯行 。春季里一个小雨过后的清晨 , 诗人在酒店里送别朋友 。
“浥”是指湿润 , 浸湿的意思 , 春季的小雨雨量不大 , 刚好压住了路上的尘土 。春雨过后 , 旅馆周围的柳树也被小洗刷得干净清新 。
古代在送别时 , 常常折柳表示对对方的依依惜别之情 。在这首诗里 , 诗人把目光聚集在旅馆外面的柳树 , 一是对“朝雨”的一种呼应 , 二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
文章插图
诗人对元二的不舍从第一句中也能看出端倪 , 诗的第一句说春天早上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土 , 可见诗人是从长安一直送朋友送到了渭城 。
渭城是一个常常上演分别的地方 , 诗人送别朋友的脚步到这里就要停下来 , 剩下的漫漫长路就不能再陪伴朋友了 。
渭城的春天小雨淅沥 , 长安的春天大约是一派繁华吧 。
那友人即将前往的安西的春天呢 , 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 大约安西是没有春天的吧 , 因为“春风不度玉门关” , 安西在玉门关以西 , 春风怕是更难以到达 。
文章插图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
诗人为朋友在旅馆里摆酒饯行 , 频频举杯 。人在心中充满愁苦时 , 往往愿意用酒来麻痹自己的情感 。
“劝君更尽” , 这显然已经不是刚刚才喝了一杯酒而已 , 诗人总想劝朋友再喝一杯 , 酒里蕴含着对朋友的牵挂 , 西出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熟悉的朋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