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为何这么红 岳飞的满江红诗

近日,电影《满江红》带来《满江红》词的热议,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名气非常之大,以至于只要有人提及“满江红”这一词牌,就立马想起岳飞 。宋词研究者王兆鹏教授曾对宋词进行排行,岳飞的这首《满江红》高居排行榜第二,仅次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见其影响 。事实上,岳飞创作《满江红》之后相当长时间,受制于政治环境和他的悲剧性命运,三百年来人们对其基本上是闻所未闻,那么《满江红》为何会在明朝中叶“横空出世”?岳飞的《满江红》有着怎样的经典化过程?

《满江红》为何这么红 岳飞的满江红诗

文章插图
绍兴四年(1134)三月,宋朝廷给岳飞下达了出兵收复襄汉六郡的作战指令 。此时的岳飞早已是令敌军闻风丧胆的名将,他经过简单的准备休整之后,率军从江州(今江西九江)向鄂州(今湖北武昌)方向挺进 。在渡江时,岳飞情绪昂扬地对部下说:“飞不擒贼帅,复旧境,不涉此江!”仅仅几个月,岳飞就顺利完成军事任务,率主力部队进驻鄂州休整 。随后,朝廷颁布诏书,任命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 。
【《满江红》为何这么红 岳飞的满江红诗】
《满江红》为何这么红 岳飞的满江红诗

文章插图
荣膺节度使,是宋代武官仕途上的巅峰 。当时担任节度使的只有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吴玠四人,岳飞只有32岁,可谓超乎寻常,这也是朝廷对其卓越军事才干的充分认可 。胜利的喜悦、节度使的荣耀、岳家军的壮大……都让岳飞心情大好,他回顾自己十多年戎马生涯,遥望被金国统治的故土,感慨万千,壮怀不已,吟唱出表达自己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决心和信心,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作从国土沦丧的残酷现实出发,表达收复失地、抗战到底的决心 。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及在战场上笑对生死的豪迈,都极大地打动了读者 。清代著名词作家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 。‘莫等闲’二语,当为千古箴铭 。”
岳飞不到20岁就投身军旅,一生戎马倥偬,《满江红·怒发冲冠》只是偶一为之的“吐槽”之作,但是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他创作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也为名篇佳制,为人推崇:“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深秋季节,蟋蟀鸣叫中,想起故土尚未能收复,这让岳飞深夜难眠 。他坚持抗金,不肯妥协和议,倍感孤独,因此发出“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感慨 。这或许已经为他悲剧性的结局埋下伏笔 。
《满江红》为何这么红 岳飞的满江红诗

文章插图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名气非常之大,可以说,正是因为岳飞,才让《满江红》红遍天下 。宋词研究者王兆鹏教授曾用“文学定量分析”,著《宋词排行榜》综合考察出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宋词经典一百首,设定科学考察5项标准,较大限度排除个人主观印象 。在此设定之下,岳飞的这首《满江红》高居排行榜第二,仅次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可见其影响 。但王兆鹏同时指出,岳飞的《满江红》在宋、元时代并不见流传,明清之后才有所记载,收录此词的明代选本、清代选本屈指可数 。事实上,学界对《满江红》是否为岳飞所作的确存在争论,大致都是针对为何晚至明代才出现《满江红》词,如果在宋人的记载中确实没有提到岳飞的《满江红》词,也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只是,包括邓广铭先生在内的学者也认为,人们可以对《满江红》词提出一些疑点,但如要断然判定为伪作,只怕拿不出充分的证据 。邓广铭先生指出:“不能因为我们不曾见到,就断言宋元人书中全未出现过这一作品 。”他引用了宋人《宾退录》中所载岳飞的绝句,而此诗未曾被岳珂收集编入《家集》中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