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是病逝还是另有其凶? 杜甫简介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 , 是北方大士族,其远祖是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 。

诗圣杜甫是病逝还是另有其凶? 杜甫简介

文章插图
杜甫与杜牧有关系,但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 。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是标准的官二代,他祖父杜审言闻名于初唐,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 。
【诗圣杜甫是病逝还是另有其凶? 杜甫简介】杜审言在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擢进士第,为隰城尉,后转洛阳丞,武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 , 郭若讷、长官周季重两人合谋诬陷杜审言定了死罪 , 杜甫的叔叔杜并,刺杀周季重 , 事震朝野 。
杜审言被武则天召入京师 , 因欣赏其诗文,授著作佐郎,官至膳部员外郎,后因勾结张易之兄弟,被流放到峰州,但不久又被诏回 。
杜甫的父亲是杜审言长子杜闲 , 生母在其出生后不久就去世,父亲续娶卢氏,杜甫由其姑母抚养长大 。
杜甫从十几岁就开始游历,我们纵观杜甫的生平,除了最开始年少的春风得意之外 , 后半生尽是坎坷 。
十九岁时,出游郇瑕(今山西临猗一带晋国故地) 。
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 ,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 。
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 , 开始齐赵之游 。
天宝三年(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 。
天宝四年(745年)秋,杜甫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 , 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 。
天宝六年(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 , 杜甫也参加了考试 。
当时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考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行不通 , 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果 。
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 , 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 。
这就跟我们现在的北漂一样,怀抱着梦想 , 但是最后破茧成蝶的没有几个 。
天宝十年(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大礼赋》 , 得到玄宗的赏识,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 , 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没有得到官职 。
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接受 , 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 。
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 。
十一月,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 , 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 , 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 , 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 , 是为肃宗 。
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 , 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 。
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 , 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 。
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
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 , 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 。到华州后 , 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 。
疏救房琯这件事,杜甫经宰相张镐力救而得释放,但“帝自是不甚省录” , 从此之后,肃宗对杜甫不再重用 。
这一年九月,长安收复 。
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 , 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