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职罪和渎职罪的区别 渎职是什么意思?

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在我国的刑法中有各种各样的罪行,其中的渎职罪可能是人们比较陌生的 , 渎职罪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典型的职务犯罪 。那么渎职罪是含义是什么?失职罪和渎职罪的区别有哪些?

失职罪和渎职罪的区别 渎职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一、渎职罪的含义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刑法规定渎职罪是为了保护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 。
失职罪和渎职罪的区别 渎职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二、失职罪和渎职罪的区别
之一、行为人主观目的差异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谋求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是国家公务员的根本行为目的,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之一位 , 由于水平和经验的原因出现差错 , 是好的动机导致了差的结果 。如在改革探索中,在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试验和尝试过程中出现行为与本地区、本单位具体情况的不尽协调,造成目标的不能圆满实现 , 属于失误的范畴 。国家公务员的行为目的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动摇或偏离 。这种动摇或偏离,为失职提供了思想基础 。把地方利益、局部利益、小集团利益放在之一位,置整体的、全局的、长远的利益于不顾,在行为目的上就违背了其所在岗位、职位的要求 。由此导致危害性后果,是差的动机支配下产生差的效果,属于错误地运用权力履行义务的失职行为 。把私人利益放在之一位 , 在履行职务中,为谋求自己和亲友的私利而牺牲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其行为目的与其岗位、职位的要求呈对立状态 。在些种目的支配下,发生权钱交易、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行为,是对国家公务员身份的褒渎,是坏的动机导致坏的结果,属于渎职性质 。
第二、行为人的作为表现不同 。
作为是指人的积极行为,在失误、失职、渎职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行为人的作为表现各不相同 。失误发生于作为过程中 。履行职务的作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活动 , 使自己所在岗位、职位的工作目标得以实现,义务得以履行的行为 。这种作为具有积极的特征 , 是实现工作目标、履行义务的积极行为 。作为不等于成功 。在履行职务的作为过程,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导致调查、计划、决策、执行中的不适当、不周密,造成损失或影响 , 是积极履行职务中的失误 。
失职源于不作为 。履行职务中的不作为指国家公务员依据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在其岗位、职位上应该履行、并且能够履行的义务而不履行 。此种不作为具有消极的特征 。由于行为人应做、能做,而不做,导致情况的失察,谋划的失策,指挥的失机,造成危害性后果,是严重不负责任情况下的失职 。渎职是与其履行职务行为相悖的作为 。处于一定岗位、职位的国家公务员,必须履行相应的法定义务 。行为人超越了法规政策的规定 , 产生与其必须遵守的法规政策相冲突的行为 , 就是做了公务员不应做,不允许做的事,是与其应履行义务相反方向的作为 。由此而导致对管理社会,发展经济的破坏、干扰和消极影响,产生危害性后果 , 是逆向作为的渎职 。
第三,客观条件影响程度区别 。
失职罪和渎职罪的区别 渎职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国家公务员履行职务也是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从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必然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区分行为人的责任性质,必须紧密联系客观条件的作用程度进行考察 。自然界的灾害性天气、国际关系的急剧变化,国家法规政策的调整,意外事故等不可抗拒力所造成的危害性后果,是行为人无论做何种程度的努力都无法避免的,不应认定行为人的责任 。有时客观条件虽然不具有不可抗拒力,但需要行为人做出超常规水平的努力,才能减轻或避免 , 此种情况下发生的危害性后果,行为人只能承担失误的责任 。有许多可能导致危害性后果的客观条件是显而易见的,是行为人正确地履行所在岗位、职位的义务就可以减轻或避免的,此种情况下,应减轻而未减轻 , 能避免而未避免 , 行为人则应承担失职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