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安平县 河北省安平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安平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偏南 , 东与饶阳县交界,西与深泽县相连,南、西南与深州市及辛集市毗邻,西北、北与安国市、博野县接壤,东北与蠡县为邻 。北距首都北京市250千米 , 西距省会石家庄市91.2千米 , 东南距衡水市 *** 所在地桃城区70千米 。北距朔黄铁路32千米,东距京九铁路10千米 , 南距石黄高速公路24千米 。县境南北长29千米 , 东西宽32千米,总土地面积495.4平方千米 。安平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丝网之乡”、“中国丝网产业基地”、“中国丝网产销基地”、“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之一个“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全省“特色经济示范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县” , 首批“扩权试点县” 。

河北安平县 河北省安平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文章插图

历史沿革
《禹贡》记载:“禹平水土,分天下为九州 。”此地属冀州之域 。
虞舜之际,从冀州分出幽州、并州 。从青州折出瀛州 。是为十二州 。此地属幽州 。
夏、商两代 , 幽、并二州又合为冀州 , 此地复属冀州 。
周灭商之后,冀州又分出幽、并二州,此地重属幽州 。
春秋时期,此地属鲜虞国(今定县西北四十里之新市城) 。
战国时,此地初属中山国(春秋时鲜虞,今定县) , 后归赵国 。安平之名始于战国 。据《史记·赵世家》载:“公子成为相,号安平君 。”又据康熙二十六年《安平县志》载:“封赵公子成为安平君 。”
秦并六国,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安平属巨鹿郡(今平乡县治)(见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一页) 。据此,推知康熙二十六年《安平县志》谓属上谷郡乃误也 。
西汉时,始置安平县 。属幽州刺史部涿郡 。郡治今涿县 。领县二十九:涿(今涿县)、谷丘(今安平县地)、故安(今易县东南)、南深泽(今深泽地)蠡吾(今蠡县地)、容城(今容城县西北)、易、广望(今清苑县西南五十里)、莫(今任丘北三十五里)、高阳、州乡(今河间县东北四十里)、安平、樊舆(今清苑县东南二十五里)、成(今保定地)、良乡、利乡(京兆境、后汉?。?⒘傧纾ń窆贪蚕啬希?⒁娌?ń癜韵囟??、西乡(今涿县西北二十五里),饶阳、中水(今献县地)、武垣(今河间西南)、阿陵(今任丘东北二十里)、阿武(今献县西北)、高郭(今任丘县西十七里)、新昌(今新城县东三十里)、垣水、阳乡(今固安县西北)、范阳(今定兴县西南四十里) 。
据《汉书》载,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鄂千秋为安平侯 。又载:“涿郡安平县 , 莽曰广望亭 。”
谷丘县,西汉置 。据《读史方舆纪要》载:“谷丘安平西南二十五里角丘村 。汉县,东汉时省,后为谷丘亭或谓博陵亭 。晋诸葛恢封博陵亭侯 。”
东汉时,据《后汉书·地理志》载:“安平县属冀州刺史部安平国,国治信都(今冀县) 。凡十三县:安平、信都、饶阳、下博(今深县地)、扶柳(今冀县地)、堂阳(今冀县地)、武邑、武遂(今武强地)、阜城、观津(今武邑地)、南深泽、南宫、经(今广宗县东二十里) 。
据《水经注》云:“《风俗记》日:博陵县 。史记蠡吾故县矣 。汉质帝本初元年(公元146年),继孝冲为帝 。追尊父翼陵曰博陵 。因以为县,又置郡焉 。”又据《水经注》载:“汉末罢博陵郡还安平 。”案《读史方舆纪要》和民国二十一年《河北通志》载:“桓帝延熹元年(公元158年)置博陵郡于此 。”统县四:安平、饶阳、南深泽、安国 。
三国魏,安平县仍属博陵郡 , 治安平城 。统县仍汉旧 。
晋时 。据《舆地广记》载:“晋时安平县为博陵国治焉” 。按《晋书》载 , 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封御史大夫王沈为博陵公 。博陵国属冀州 。凡四县:安平、饶阳、南深泽、安国 。是时冀州另有安平国,国治今冀县 。与安平县无关 。
北魏,安平县属博陵郡 。据《魏书·地形志上》载:“郡治安平城 。”领县仍晋旧 。凡四:安平、饶阳、南深泽、安国 。
北齐,宣帝天保元年(公元550年) 。安平县仍为博陵郡 。郡治安平城,领县仍北魏旧 。凡四:安平、饶阳、深泽(原名南深泽、齐?。??补?。据《太平寰宇记》载:“自晋及高齐,博陵郡并理此 。”
北周,安平县仍为博陵郡 。
隋统一中国 。郡邑变易古制 。多为后世所因 。据《河北省行政区划沿革新考》载:“安平县属高阳郡 。郡为北周之定州、原领中山、博陵二郡 。博陵郡旧领县二(饶阳、安平) 。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郡设州,时安平属深州 。州治在安平 。开皇九年又改名高阳郡(见元和志) 。开皇中增置八县 。而饶阳他属 。为十四县:安喜(今定县东三十里)鲜虞、北平(今完县地)、毋极(今无极地)、恒阳(原曲阳)、隋昌(今完县)、高阳、唐、义丰(原安国县 , 今安国地)、望都、深泽、新乐、新市(今定县地)、安平 。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隶深州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深州废还隶 。”
隋书饶阳县下云:开皇十六年分置安平 。案《元和志》及《寰宇记》等 , 安平县均无废置之文 。即隋书安平县亦不言曾有改属 。今不取 。
唐初,安平县属定州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窦建德 。置河北道深州 。据《新唐书·地理志》载;“以定州之安平,瀛州(今河间地)之饶阳,设置深州 。初治安平,寻徙饶阳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废 。县还故属 , 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复置深州 。将瀛州之饶阳、定州之安平、冀州之鹿城(今束鹿)、下博、武骤复隶深州 , 州治饶阳 。又据《旧唐书,地理志二》载: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改州制为郡制 。升饶阳为郡 。郡治鲁口(今饶阳地) 。领安平、饶阳、鹿城、陆泽(今深县地)四县,至德二载,复改为州制 。深州由鲁口徒治陆泽 。又载: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深州 。凡五县:安平、饶阳、束鹿、下博、武疆 。
五代十国,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安平县属成德军深州 。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1年)改为顺国军,后汉天福(后汉高祖仍用后晋高祖年号 , 称天福年)十二年(公元947年) , 仍改为成德军深州,为县六:陆泽为州治、安平、饶阳、乐寿(今献县地)、下博、武疆 。
宋(辽、金附)时,安平县属深州 。初领县仍旧,凡六:静安 , 本名下博隶本州、陆泽、原为州治,雍熙四年省入静安、安平、饶阳、武疆、束鹿 。
金时,按《金史·地理志中》载:“安平县属河北东路深州 。”领县与宋时同 。
元时,据《河北省行政区划沿革新考》载:“元初 , 安平县属河间府 。”据《新元史、地理志一》载:“元太祖十九年(公元1224年)废深州 。安平升为南平州 。于此行千户总管府事领饶阳一县 。”太宗七年(公元1235年)复县隶深州,属真定路,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升鼓城县为晋州、属真定路 。鼓城、武噩、饶阳、安平均隶晋州 。
明朝时 , 安平县属真定府晋州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省鼓城县入州 。领县三:安平、饶阳、武强(明以前强均作“疆”)
清朝时,据《清史稿,地理志一》载: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六月 。升深州为直隶州 。以正定之安平、武强、饶阳来隶 。”
【河北安平县 河北省安平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安平县属直隶省深州 。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州制废,改为府制,安平县属直隶省保定府 。
中华民国三年一月(公元1914年)州府制废,安平县属直隶省保定道 。道治清苑,凡四十县:徐水、满城、完、唐、望都、安国、博野、、高阳、安新、容城、雄、新城、定兴、束鹿、易、涞水、涞源、定、曲阳、深泽、正定、新乐、行唐、阜平、灵寿、平山、井径、获鹿、赞皇、元氏、藁城、清苑、无极、晋、深、安平、饶阳、武强 。
中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七月 。直隶省改为河北?。?安平县属之 。
中华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 *** 部成立,到1937年“七七”事变,*** 仓惶南逃,从而结束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和 *** 对安平县的反动统治 。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安平县人民经民主选举成立了抗日 *** (1939年(中华民国二十八年)2月5日,旧历腊月二十一日 。日本侵占安平城 , 属伪真渤区真定道公署 。日本仅守据点 。其它村庄均为抗日政权) 。同年四月,冀中行政公署在安平县城内成立 。安平县属晋察冀边区人民 *** 冀中行政公署第七督察专员公署 。
抗日战争时期,七分区的建制根据对敌斗争的形势,变动过若干次 。最初称二分区(是按冀中区所辖的分区单编序列的,即冀中一、二、三、四、五各分区)所辖县:安平、安国、博野、定县(即定南)、无极、藁城、数县、清苑 。
1939年即称七分区(是按晋察冀军区统一编的序列,冀中各分区,即排为六、七、八、九 , 十分区 。)所辖县有:安平、深北、晋深极、藁无、新乐、安国、博野、定县(即定南)、清苑、蠡县 。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冀中原九分区撤销,七分区即改称九分区 。所辖县有:饶阳、高阳、安新、清苑、蠡县、博野、安平、安国、深泽、无极、藁城、新乐、定县、肃宁等二十四个县 。
抗日战争时期,为便于对敌斗争,将安平县南王宋等十个村划归束晋县领导 。1945年日本投降后,将南王宋等九个村复归安平县建制 。仅张王宋一个村划归束鹿县 。
1942年(中华民国三十一年)5月,日本开始“五一”扫荡,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 , 共修据点二十三个,皆有日伪军盘居 。抗日战争期间,安平县境内成为冀中平原模范抗日根据地 。经我军英勇抗战,敌占区逐渐缩?。?1945年5月24日,(旧历4月13日)盘在安平的日伪军狼狈逃窜 , 结束了日寇对安平县城的血腥统治 。
1949年10月1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安平县划归定县专区 。
1954年8月,定县专区撒销,安平县改属石家庄专区 。
1958年,安平并入深县 。
1960年,深县(包括安平)、饶阳、武强合为一县,称深县 。
1961年析出安平、饶阳为一县,称安平县 。
1962年划出饶阳 , 仍叫安平县至今,属衡水专区 。
1970年 , 衡水专区改称衡水地区,仍属之 。
1996年5月,国务院批准撤销衡水地区,改设地级衡水市,安平县属之 。
行政区划
1949年12月,全县由10个区撒并为6个区 。1950年又并为4个区 。一区治所城关;二区治所义门;三区治所大何庄;四区治所角邱 。
1953年6月25日,全县划为1镇50乡 。区制未变 。
一区除辖城关镇外,辖乡14个:王胡林、郭西、王各庄、新政村、西大良、河漕村、台城、建新村、后张庄、南张涡、敬思村、向官屯、史官屯、东黄城 。
二区辖乡12个:张寨、周刘庄、义门、傅各庄、中佐、袁营、程油子、东毛庄、西两洼、南两合程、刘重华疃、辛店 。
三区辖乡11个:院西、刘吉口、西长堤、郎仁、大何庄、报子营、杨各庄、马店、任庄、西羽林、大满正 。
四区辖乡13个:大子文、前大寨、林庄、南郝村、南王宋、南大转、前辛庄、五新村、角北、西辽城、北赵疃、北王宋、马江 。
1956年2月3日 , 撤销区建制,原51个乡(镇)并为23个乡,包括:孝仁乡、河漕村乡、东黄城乡、敬思村乡、后张庄乡、东里屯乡、王胡林乡、西两洼乡、张寨乡、袁营乡、傅各庄乡、义门乡、院西乡、大何庄乡、马店乡、马营乡、东羽林乡、谷家左乡、石干乡、大子文乡、林庄乡、南王宋乡、角北乡 。
1958年上半年,全县23个乡并为城关、杨屯、西两洼、河漕村、东黄城、角邱、油子、袁营、南苏村、大何庄、马店、报子营、大子文、南王宋14个乡 。
1958年8月22日,原14个乡改并为红旗、东风、超英、超美4个人民公社 。红旗人民公社社址角邱,辖45个村;东风人民公社社址大何庄,辖42个村;超英人民公社社址城关,辖78个村;超美人民公社社址油子 , 辖42个村 。
1958年11月5日安平并入深县 。
1961年4月底 , 安平县从深县划出后,原有7个人民公社(包括饶阳3个)划为31个人民公社(包括饶阳13个) 。同时,分设安平、油子、大何庄、南王庄、饶阳、官厅、留楚7个工作委员会(简称工委) 。安平工委辖安平、河漕村、东黄城、台城、后张庄、东里屯、西毛庄7个人民公社;油子工委辖油子、袁营、张寨、苏村4个人民公社;大何庄工委辖大何庄、马店、报子营3个人民公社;南王庄工委辖南王庄、大子文、石干、南王宋4个人民公社 。
1962年3月,何庄工委增设刘吉口人民公社 。同年9月 , 撤销城关、油子、大何庄、南王庄4个工委 。
1966年1月28日,县增设王胡林人民公社,全县共有人民公社20个 。
1982年全县辖城关公社、张寨公社、马店公社、南苏村公社、刘吉口公社、程油子公社、袁营公社、大何庄公社、察罗公社、河漕村公社、王胡林公社、西两洼公社、东黄城公社、台城公社、后张庄公社、大子文公社、东里屯公社、石干公社、南王庄公社、南王宋公社 。
1983年3月 , 安平公社改为安平镇 。南王庄公社改为南王庄乡 。
1984年1月,机构改革 , 20个人民公社改为1镇19乡,计辖230个行政村 。
1984年 , 马店乡改为马店镇 。大子文公社改为大子文乡 。
1991年,安平县辖20个乡镇230个行政村 。
1996年3月,王家摆乡并入安平镇 。南王宋乡并入南王庄乡 。台城乡并入东黄城乡 。察罗乡并入大何庄乡 。张寨乡、袁营乡并入程油子乡 。东里屯乡并入西两洼乡 。
1998年3月,南王庄乡改为镇 。
2002年,安平县辖3镇5乡230个行政村 。
2013年 , 安平县辖3个镇(安平镇、马店镇、南王庄镇)、5个乡(何庄乡、油子乡、两洼乡、子文乡、黄城乡)、230个行政村 。
2016年,撤乡设镇大子文镇 。撤乡设镇东黄城镇 。
2018年辖5镇3乡230个行政村,1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共15个,有和平社区居委会、金帝社区居委会、温泉社区居委会、裕华社区居委会、东城社区居委会、新盈社区居委会、博达社区居委会、惠祥社区居委会、德政社区居委会、凯旋城社区居委会、友林社区居委会、平安社区居委会、国盛社区居委会、为民社区居委会、幸福社区居委会) 。总土地面积495.4平方千米,边界线总长193.398千米 。
2020年,安平县下辖5个镇,3个乡,有安平镇,马店镇,南王庄镇,大子文镇,东黄城镇,大何庄乡,程油子乡 , 西两洼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