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光铁佛寺 东光铁佛寺游记

东光铁佛寺是著名的名胜古迹,素以"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闻名遐迩 。前两次到东光办事,苦于行程匆匆,没有来得及到该县的这座名寺看一看,这一次终于有了一次机会 。那天下午,因为来时路上下着细雨,虽然说是先走高速公路,快到县城时才走的省道,车还是泥泥糊糊的,很脏 。所以 , 到了东光一家小宾馆住下来后,我与司机小张就到城里找一家洗车行 , 准备把车子洗一洗,转了几道街,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家洗车行,个把小时后,车洗好了,我们准备打道回府,走了几分钟,正好路过铁佛寺 , 一看天气还早些,我们就决定去里边看一看 。也许是下午的缘故,也许是初冬时节,这里的游人很少,除去几位工作人员外,几乎就是我们两个人了 。空荡荡的寺院里略显的有些凄凉,好在我这个人近几年也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不管看什么寺院,都看的比较快,这是因为,中国大地上的这些寺院,几乎都是一个样式,山门、大殿或者是大雄宝殿、配殿等等 。虽然看的快了些,然而,这铁佛寺的历史是要了解的 。
【东光铁佛寺 东光铁佛寺游记】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原名"普照寺" , 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因寺内释迦牟尼佛体态硕大而闻名 , 民国25年(公元1936年)直系军阀吴佩孚曾亲笔题匾为"铁佛寺" 。铁佛寺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1986年重新修复 。于1987年3月22日破土动工,投资500万元,于1989年3月将铁佛寺修葺一新 。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现今的铁佛寺以其红色的山门、红色的围墙、红色的圆柱、红色的窗棂显示出独特的风采 , 蔚为壮观 , 是镶嵌在观州原野上的一颗红色宝石 。重新修复的铁佛寺不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建筑艺术造型上都远远胜过了原寺 。铁佛寺包括山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 。山门正中镶嵌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铁佛寺”,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 。大雄宝殿是寺内主体建筑,坐落在长34.72米,宽31.96米,高2.1米的台基上 。它面阔五间,进深三间 , 高14米,为单檐歇山式 。殿前有抱厦 , 檐下“大雄宝殿”金字匾额由我国著名书法家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所书,自然流畅,潇洒活泼 。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大殿正中面南端坐释迦牟尼佛,完全由生铁铸成 , 是现今我国更大的坐式铁铸佛像 , 高8.24米,重48吨,佛像是中空的 。两侧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 , 后排依次站立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和地藏菩萨 。大殿东西两厢对称的排列着十八罗汉 。这此塑像如真人大小,泥塑全身,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大殿的红色圆柱上 , 悬挂一对楹联,上联曰“宝树列祗圆护持大千世界” , 下联曰:“慈航登彼岸普济百万人天”,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孙轶青所书 。
历史上有许多关于铁佛寺的传说 。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后曾有一个弃置多年的铁佛基座 , 重数千斤,上面铸有“吴桥镇”三字 。吴桥镇原隶属东光县,这里出了一个张姓铁匠,带领数十名工匠,架起小铁炉多座 , 每天浇铸铁佛 。当铸到平肩时 , 头部说什么也铸不成,因为工匠端着铁水登上两丈多高的脚手架以后,铁水就冷却了 。正当工匠们一筹莫展之际,来了一位白发老者 , 口呤“要想铁佛成,必须脖儿平”,唱罢就扬长而去 。工匠们心领神会,便在佛身边围堆土成台 , 与肩部相平 , 并将化铁炉安置在台上,佛台很快便浇铸成功了 。
出了寺院,当我们沿着马路回宾馆时,天也快暗下来了 。回头望望身后的古寺 , 我不禁想起古人的一句诗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旧迹,我辈复登临 。”佛心如铁,佛在吾心,真该感谢古人为我们留下的这些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