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饰有什么特点呢?

【苗族服饰有什么特点呢?】
色彩斑斓的苗族服饰
苗族分布很广,主要居住在贵州(约占苗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云南(约占百分之十七)、湖南(约占百分之十六),其余分布在广西(约占百分之八)、四川(约占百分之三)等地,还有少数在广东海南岛及湖北西南角 。贵州、云南和湘西有较大的苗族聚居区,其他地方的苗族居住分散,一般以一个或几个村寨为单位,和其他民族交错杂居 。杂居的程度,各地因条件不同而很不平衡,但大杂居、小聚居则是主要的形态 。这种形态是我国西南各省多民族地区的共同特点,由于苗族人数较多,分布较广,这个特点尤为突出 。
在云贵高原以及边缘的山区 , 苗族一般是几家、几十家形成一个个村寨 。疏疏落落地分散在山坡,以及山区里开阔的平坝和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 。
各地苗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 。黔东南、黔南和桂北位于云贵高原的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从一千多米降到四百米左右 , 苗岭山脉横亘其间,河流有清水江、都柳江和盘江等 。湘西、黔东北、鄂西南和川东南地势、海拔都与黔东南地区相近,山脉有武陵山,河流有沅江和沣水 。大约在公元三世纪有一部分当时称为“五溪蛮”的苗族先民沿乌江西上,进入今黔西北和川南;五世纪又有一部分进入川东、鄂西;九世纪有一部分被掳入云南;十六世纪有一部分被征调落户于海南岛 , 这些都是比较大规模的移动 。至于比较小的集团,甚至一家家,在山区里大体上“顺着日落的方向走”的流动,更是经常发生的,他们在迁移流动中四处分散了 。这个分散的过程开始得相当早,有些已超过千年 。各地的苗族在不同的条件下发展了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成苗族内部的多样性和社会经济发展上的不 平衡 。由于苗族人民长期分散居住 , 在发展过程中又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各地苗族的语言、名称和服饰等都比较复杂,形成了来自不同地区的苗族不能用苗语通话 , 服饰各有特点 , 甚至在节日,艺术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别 。
苗族的服饰在各地各有其特点 。黔西北、滇东北的苗族男子穿带有花纹的麻布衣服 , 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其他各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 。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冬天脚上多缠裹绑腿 。妇女的服饰:头上的发髻和裹巾,衣衫的颜色,绣花的图案,以及裙子的有无和长短等等,不仅省与省之间,而且县与县之间,有时甚至寨与寨之间 , 常有不同的特点 。湘西、黔东北一带苗族妇女上身着大襟右衽衣 , 下身穿裤子,衣袖、裤脚和衣领周围都镶有花饰 。其他各地苗族妇女大都穿大领短衣,长的或短的各种百褶裙,裙罩有裙片 。有的长裙长及脚背,有的短裙仅长及膝盖 。妇女盛装时还佩戴多种银饰 。苗家妇女在少女时开始绣花了 。她们一生绣花的高潮是快要出嫁的时候 。如果哪家的姑娘不会绣花或不穿花衣,她们的伙伴以及多情的男子都不亲近她 。绣花题材极为丰富 , 有反映家庭生活的,如“双凤朝阳”、“双狮滚球”、“喜鹊闹梅”;有反映生产的,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瓜秧绵绵”;有反映爱情的,如 “鸳鸯戏荷”、“鱼水相怜”、“目下对歌”等等 。
苗族是一个国际性的民族,你见过哪些苗族服饰?苗族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 。较有代表性的是传统“盛装”,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 。苗族的服饰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 。
苗族长期分散居住,历史上从服装色调上把苗族分为黑苗、白苗、红苗、花苗、青苗等 。黔西南、滇东北的苗家男子穿戴有花纹的麻布衣服,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其他各地苗家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 。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布长巾,冬天腿上多缠绑腿 。
各地女子服饰差异显著,不仅省与省、县与县之间差别很大,就连寨与寨之间也有不同的特点 。基本款式为上穿大襟或对襟衣,下着长短不一的百褶裙或长裤 。
1、湘西、黔东北多穿圆领大襟右衽宽袖衣 , 下着宽脚裤,系绣花围裙,包头帕;衣襟、肩部、袖口、裤脚镶花边,花纹多为折枝花鸟图案;节日喜戴银饰 。
2、黔东多穿大领右衽半体衣或大领对襟无扣衣 , 下着百褶裙,系围腰,裹绑腿;裙长短不一,长裙及踝,短裙不过膝,有的在裙外罩裙片 。节日盛装花饰满身,花饰以变形动植物和合体图案最具特色 。
3、妇女盛装时佩戴多种银饰,如银手钏、银项圈等,有空心、实心、刨花的和六方形、圆柱形的等等 。空心手钏和项圈非常精致,往往以钏身制作空心龙身,镂成“二龙抢宝”的姿势,玲珑剔透 。至于黔东南的银衣、银冠,松桃的银披肩,浮雕龙凤,闪闪发光,丰富多彩 。
4、黔东南女装款式多样,以着交领对襟衣,中长百褶裙较为普遍,上衣多附有披带、背牌、多层衣脚等配件 。服饰工艺以挑花为主,间用蜡染、锁丝、色布镶补等技法,银饰较黔东地区少 。
5、黔西、川南、滇东南及滇东北、桂北等地多穿大襟和对襟短衣,有些附有后披领;下着中长裙,系围腰,后垂多联飘带 。
有的地区盛装时在衣外罩一件缀有花披肩的长胴衣 。衣料以自织白麻布为主,色调较浅 。服饰工艺以挑花、蜡染为主,图案多为几何纹 。妇女盘髻缠帕或插木梳,银饰较少 。
6、海南苗族妇女穿藏蓝色无领右偏襟及膝衣,仅项下有一纽扣 , 右小襟较左襟约短15厘米,腰围蜡染裙,长与衣齐,仅在右襟下部显露少许蜡染花纹 , 天冷时裹绑腿,束发,头包挑花帕 , 或戴饰有花边的尖角帽和覆盖顶部留有圆孔的巾帽;戴耳环、手镯 。
苗族的生活习惯有:
吃:
1、吃油茶 。油茶是将油炸后的爆花米,掺水煮成的待客茶,客人喝了,主人高兴,不喝,则视为瞧不起主人 。有的还要喝3杯,第一杯是油茶,第二杯是苦茶 , 第三杯是甜茶 。
2、吃山泥鳅(晰蜴,统称四脚蛇) 。将处理后的山泥鳅加少量米粉 , 一起腌入坛子内,用来招待贵客 。
3、吃青菜 。农历过年喜欢吃青菜,一般不切碎 。?
?。?
1、吊脚楼,吊脚一般2-3屋,飞檐翘角,并有走廊围白木质栏杆,栏杆雕有各种图案 。吊脚下层用来贮藏粮食,存放农具、堆放柴草、土灰 , 或圈牛、羊、猪及厕所等 。上层为人居住 。
2、火炉 , 形状为方形,高60-70厘米 , 上面周围用木板盖好,四周用砖、石砌好,中间围成正方形火塘,用来烧火做饭,周围下层为空间,用以关鸡、鸭 。天冷时 , 主、客人都坐在火炉上,说笑、谈论家事和休息 。火炉上吊有一个不同形状的木架,将种子、茶叶篓、草鞋等挂在上面 。
扩展资料:

此外 , 苗族的禁忌有:
1、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 。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胆、鸡杂要敬老年妇女 , 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 。当你离开苗族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说声“哇周” , 意为“谢谢”,感谢苗家对你的盛情款待 。
2、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 。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 。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 。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 , 以免传染麻疯病 。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 。忌跨小孩头顶 , 否则孩子长不高 。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
3、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 , 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
百度百科-苗族的习俗
百度百科-苗族
人民网-苗族传统服饰(服饰奇芭)
中国网-苗族的禁忌
苗族鸟衣是苗族妇女在节日等重要场合穿着的珍贵服饰 。它是由苗族的思乡之情、多彩的锦缎丝绸和美丽的鸟羽制成 。其上绣有花、鸟、鱼、虫、蝶等生命图腾,体现了苗族人民精湛的刺绣技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苗族巴比里衣是一种长条形刺绣服装,制作工艺复杂 。由背、肩、袖口、前胸、后背、前后片和脚下的羽毛束等十几个部分组成 。整件衣服集平绣、堆绣、结绣、断线绣、钉线绣、辫子绣、马尾绣等手工刺绣技艺为一体 。完成一件鸟衣的制作需要很长的时间 , 一套鸟衣一般可以买到几万元 。
从内容上看,苗族的服饰图案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形象为基础 , 在表达含义和识别氏族、支系、语言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和学者称为 "穿在身上的史诗" 。从造型上看,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接近线描式,用单线是纹饰轮廓的造型手法 。
从制作工艺上看,在服装发展史上有五种造型,即织造、编织、缝制、拼接、裁剪 。从色彩运用上看 , 他们善于选择各种对比强烈的色彩,力求追求色彩的丰富和厚重华丽感,一般有红、黑、白、黄、蓝五种 。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 , 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分享就到这里了 , 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 , 可以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