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喜马拉雅山北麓,平均海拔4700多公尺的岗巴县与定结县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淡水湖,这个淡水湖又与数条小河相连,雨季来临,河水充盈 , 湖中之鱼便逆流而上,密密麻麻的涌入小河,枯水季来临,河水断流,水深处便窝住大量的鱼 。这种鱼黑背白肚,无鳞或少磷,其状略象鸭绿江口所产明太鱼,虽煮顿时间稍长鱼肉会“飞”,但其肉质鲜嫩,堪称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可惜藏族同胞没有吃鱼的习惯,鱼肉资原被白白浪费掉 。
六十年代中后期,岗巴县民主改革基本结束,组建互助组试点工作刚刚开始 , 我调来不久就被遍入工作组,同大家一起开赴牧场投入一项崭新的工作 。工作组的纪律很严,必须同牧民实行“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商量 。虽然藏汉族习惯有很大不同 , 然而却能互相迁就,互相尊重,我们同牧民一起吃生羊肉 , 一起吃手抓糌粑,牧民也吃我们带去的东西 。
驻地鱼很多,我们有时抓来做好,用以改善生活,牧民和工作组的藏族同志虽然不吃,但并不反对我们吃,每当我们吃鱼的时候往往会引来一些人围观,就象欣赏外星人一样,对人吃鱼感到不可思意 。我们盛些鱼真诚的请他们品尝时 , 他们就会一边笑一边跑掉 。
藏族同胞不吃鱼,这与他们的信仰有关 。自从佛教传入西藏以后,既对全民族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在他们看来佛就是一切 , 人生在世就要听从佛的安排,死后才有可能升入天堂 。他们不吃鱼,因为鱼是上天在凡间的代表 , 是神的化身,所以鱼是神鱼,那是不可以吃的 。当地藏族人去世后 , 一般都以天葬的形式进行殡葬,水葬则是其辅助方法之一 。水葬就是将尸肉投入村庄附近的河中以喂神鱼 , 神鱼将尸肉吃掉后就可将死者带入天堂,死者在来世就可过上丰衣族足食无比快乐的生活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 这种“教”的色彩逐渐被淡化 , 进而演变成民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
那时,捉鱼是最简单而又快乐的事情 。捉鱼的方法很多 , 最常见的是钓鱼 。我们虽然没有通常钓鱼的用具,但只要把缝针用蜡焰烧红,弯成钩状系上线绳,线绳再连接到小木棍上即可 , 鱼钩上方拴块小石头就可代替鱼坠 。钓鱼时连鱼饵都不用带,只要在河边抓一条小鱼[很好抓],用小刀挖一小块肉当鱼饵即可钓鱼了 。虽然条件简陋,但每次钓鱼的数量却十分惊人 , 一小时只少可钓10——20斤,有时钓的鱼太多,我们就在河边挖个小水溏 , 把鱼养起来,然而等到下次来取鱼时,水溏里的鱼都不翼而飞了,后来我们发现 , 全让老鹰和乌鸦给叼跑了 。再一种捉鱼的方法就更简单了,直接用手抓就可以,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特别奏效 。有一次 , 地区公安处发来紧急通知,说腹心县有三个人要从岗巴县鸽子洞牧场方向外逃,要我县派人前去堵截 。因我经常下乡路比较熟,所以县里命我带路,配合县公安中队三名解放军一同执行堵截任务 。完成任务后我们在一条快干涸的小河边休息,结果发现河里的鱼多得不得了,一个战士向水里开了一枪,一下子竟浮上来七条鱼 。大家都很兴奋,然后挽起裤管 , 脱掉上衣一齐下河抓了起来,没用多长时间就抓了五、六百斤 , 直到吉普车不能再装了我们才走 。还有一种最简捷、最有效的放的方法就是用铁锨戳 。每当枯水季节到产鱼最多的致克乡下乡时,工作组先派一人到河边捉鱼,这个人带上铁锨站在河边,相中那条就戳那条 , 戳够以后清洗一下带回驻地马上就可以下锅 。五十年代家乡东北流传“棒打狐狸,瓢舀鱼”这样的话,当年却在岗巴县得到了真正的理解 。
后来 , 由于无神论的传播加之汉族人的影响,很多藏族同胞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尤其是在内地深造回来的年轻藏族、机关里的藏族以及基层藏族干部变化最大,很多人也开始吃起了鱼 。致克乡有个年轻牧民叫旺究,是乡里的兼职兽防员,接受新思想特别快 , 有一天他赶了十七头毛驴来到县政府机关食堂卖鱼,每头毛驴都驮着两袋鲜鱼,一共足有一千好几百斤,虽然只按当时牛粪的价钱将鱼卖掉 , 但他这种勇气却直接反映了的当地群众在意识形态的伟大进步 。
【四川甘孜州藏族人吃鱼吗】
今天,我离开那块神奇的地方已经有三十年了 , 岗巴县一定会与我们伟大祖国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我不知道神鱼的地位是否彻底坍塌 , 那个湖边是否已经耸立一座现代化的鱼肉罐头加工厂 。如果有,那我将想尽办法弄两听认真品尝一下,也算了却我的一分心愿
- 福州南邮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 贵州旅游景点旅游路线照片贵州旅游景点路线
- 广州科学城佳大公寓小区周边配套怎么样?
- 山东德州有哪些旅游景点?
- 永州市二中录取分数线
- 广州兴森快捷电路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概况
- 轿车进藏适合走哪条线?
- 广州南方人才市场的介绍
- 广州十大景点
- 贵州的风景和美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