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三公三少三母

三公:太师、太保、太傅 。
三少:少师、少保、少傅 。
三母:太姜 、 太任 、 太姒 。
三公,是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秦朝设置,秦朝以后多为虚职 。据说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 。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
扩展资料:
古时诸侯、大夫养子,从众妾中择三人为子师、慈母、保母,称为三母 。《南史·儒林传·司马筠》:“《内则》云:‘择於诸母与可者 , 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 。’此言择诸母,是择人而为此三母,非谓择取兄弟之母也 。”参阅《礼记·内则》 。
三母指 周 代三位贤母 。汉 刘向 《列女传·周室三母》:“三母者,太姜 、 太任 、 太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母
绪论
一 外国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史名词解释:三公三少三母】
含义:是除中国以外的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全部历史过程 。关注社会和公共学前教育史,研究 实践 发展 教育实践和制度 教育理论 揭示规律 二 目的:以史为鉴 三 方法: 四 历史演变
(一)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原始社会公有公育,家庭产生后家庭一直是学前儿童的唯一场所
柏拉图在西方学前教育史上第一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学前儿童教育问题,主张儿童公育 。
夸美纽斯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其具有民主色彩的单轨学制,并撰写了历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 , 构建了家庭学前教育的完整体系 (二)近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18世纪末,在欧洲出现了有组织的学前教育 。19世纪初,欧文为工人子女创办幼儿学校以教育为主要任务 。1840 福利倍尔又创办了幼儿园 。在欧美相继出现了幼儿学校运动和福禄倍尔主义幼儿园运动
近代卢梭的近代儿童观为学前教育找到了出发点,具有学校能力的婴幼儿通过经验利用自己的尚未成熟的器官进行学习的主张 , 福禄倍尔系统的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理论,在使学前教育学成为教育学科中的一个独立部门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了儿童研究运动、教育调查运动和各种学前教育实验活动 , 杜威和蒙特梭利等提出现代派学前教育理论活动课程和儿童的自我教育 战后 , 日益重视学前教育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