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级品茶师:迟来的一茶双香——双香龙芽

国级品茶师:迟来的一茶双香——双香龙芽
“明前茶”的好似乎是自古以来人们就达成的共识 , 唐朝就有春分时节采摘制作明前茶为贡品的记载 。可不知从何时起这种共识渐渐演变成了“买茶叶一定要买最早的” 。早春茶来势汹汹,声势浩大 , 早在3月就已上市销售 , 仿佛错过了就会失去品尝好茶的机会 。但优质的茶叶真的是越早越好吗?
春茶“求早”不如“求好”!“姗姗来迟”的双香龙芽 , 是有科学依据的 。
2018年4月 , 中国茶讯的相关报道称,新茶在炒制过程中,经过高温杀青、焙火等环节,吸收了一定的热量,喝茶的量比较大,就容易上火 。应该少喝新茶,多喝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绿茶,比如现在这个时间就刚好 。其原因在于新茶在储存过程中可以适度恢复水分;有专家在《健康饮食》上撰文也指出:长时间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 。太新鲜的茶叶还会刺激胃黏膜,产生肠胃不适,甚至会加重病情,对患有胃酸缺乏,或者有慢性胃溃疡的老年患者,更不适宜 。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茶越“新”越好是误区:刚加工的茶叶存有火气,这种火气需贮存一段时间才会消失 。另外,新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含量较高 , 容易对胃产生刺激作用 。
所以说,春茶虽好 , 但过于新鲜的明前茶却不宜马上饮用,否则极易上火;且万物生长自有它的规律,过早采摘的茶树嫩芽叶片不够肥厚,内含物质还达不到最佳标准,会影响成茶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正是意识到这些问题,“双香龙芽”在制作春茶时,遵循自然规律,不一味求“早”,适时采撷,做了“去火”处理 。
在拼速度的春茶市场,双香龙芽反其道而行之,“只求质不抢先” 。据了解,双香龙芽今年上市的春茶有红绿两大茶系 , 其下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系列 。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双香龙芽的头采茶原料在清明时节就已经采摘完成,但炒制之后,其茶叶的成品要再静置一段时间,确保“火气”消除,口感和功能最佳之后再上市销售 。不会一边生产加工一边销售 , 一味地追求抢先上市 。
面对其他茶企春茶上市声势浩大、如火如荼的场面,双香龙芽官方表示“更愿意专心搞品质,而不是盲目抢时间” 。
的确,野化茶的品质、安全、洁净度等所有这些程序都需要耗费时间去完成,延迟上市对企业销售而言或许不利 , 但从安全、洁净和品质保障上看,却是对消费者的大大利好 。
既然春茶不宜过早饮用,那什么时间饮用最合适呢?相关专家建议 , 从养生的角度看,谷雨之后,寒潮天气基本结束 , 这个时间喝绿茶对身体会更好 。除了时间之外 , 要想喝一杯好春茶,还有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小细节:比如,水质上要选择含氧量高的软水,以纯净水为佳;好茶还需妙器配,陶瓷茶具传热、保温性适中,而且不会与茶发生化学反应,能泡出较好的色香味 。
四川最出名的茶叶:峨眉山竹叶青、蒙顶甘露、天府龙芽、蒙顶黄芽、川红 。
1、峨眉山竹叶青
四川峨眉山一带地理环境十分优越,十分适合茶树生长 。根据历史记载 , 峨眉山一带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有了茶树种植和制作 。现在大家广为熟知峨眉山竹叶青茶,却是新中国建立以后才创制的一款名茶 。
由于其特点鲜明,品质卓越,如今已成为中国高档绿茶的代表作之一 。1964年4月20日,开国元勋陈毅元帅亲自为其定名 。
2、蒙顶甘露
老话说,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就是指四川蒙山茶 。蒙顶甘露是蒙山茶中的典型代表 , 其发源可以归结到汉朝的甘露祖师吴理真亲手种下的七株仙茶,因此又被称之为茶中故旧,茗茶先驱 。
蒙顶甘露外形纤细 , 汤色黄碧 , 清澈明亮,滋味鲜爽,浓郁回甜,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可以说,蒙顶甘露不仅仅是名茶先驱,更是中国卷曲型绿茶的代表 。
3、天府龙芽
在2021年第四届四川十大名茶评比中,天府龙芽占据榜单一席之位 。天府代表了四川,而龙芽则显示了川茶的特点 。
实际上,天府龙芽品牌不仅包括绿茶,还有红茶、黑茶、白茶、青茶和黄茶等所有茶类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绿茶,芽型肥壮,特点鲜明,是中国顶级绿茶的代表作 。
4、蒙顶黄芽
蒙顶山上出好茶,而好茶不仅仅单指绿茶 , 还有在全国比较小众的黄茶 。蒙顶黄芽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创制至今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 。在封建王朝时代 , 蒙顶黄芽一直是上贡朝廷的贡品 。
蒙顶黄芽的特点非常鲜明 , 只选取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经过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所以外形匀整挺直,色泽黄润,滋味鲜甜,回味悠长,是中国黄茶中的极品 。
5、川红
川红是四川红茶的简称,最早的产地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制作历史并不算太长,只有60多年 。但是,川红一经问世,就因为其卓越的品质特征而备受欢迎 。简单来说 , 川红的内质特别丰富,香味特别高扬,滋味特别浓醇 , 尤其是川红工夫茶,更是其中佼佼者 。
【国级品茶师:迟来的一茶双香——双香龙芽】
如今川红已经成为整个四川境内红茶的代表作,种植生产区域不断扩大,消费者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四川名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