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通点 简述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共通点!

任何一样事物的构成都有一定的构成要素,中国的园林也不例
外 。总的说来中国古典园林共由六大要素构成:筑山,理池,植物,
动物,建筑 , 匾额,楹联与刻石,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重要
的因素之一 。由这些自然风景构成的中式园林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
是构成自然风景
的基本要素,
当然
也是风景式园林
的构景要素 。
但中
国古典园林绝非
一般地利用或者
简单地模仿这些
构景要素的原始
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 , 从而表现一个精
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
大主流 。
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
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
园林全局;后
者的建筑物
与其他造园
三要素之间
往往处于相
对分离的状
态 。但是 , 这
两种截然相
反的园林形
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
要么建筑控制
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
也无论其性质、功能
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
景画面之中 。
突出彼此谐调、
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 , 
限制彼此对立、
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
(三)诗画的情趣
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
略观赏,
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 。
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
把握这一特性,
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 , 
融铸诗画艺术于
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
这就
【共通点 简述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共通点!】
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
诗情,
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
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
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
匾额、
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
点题,
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
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
文学艺术的结构
中式园林以再现自然山水为设计的基本原则,追求建筑和自然的和谐 , 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但并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 。这一思想在造园当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善于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体现出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 。“虚实相间 , 以虚为主”强调建筑群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强调建筑单体,这使建筑物之间的院落往往成为设计的重点 。
中式园林的设计手法千变万化,这里仅浅谈中式造园中的叠山理水艺术 。叠山理水在我国传统造园艺术中所占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中式园林不论南北、大小,几乎是凡有园,必有山石;同样,凡条件具备 , 都必然引水入园 。与自然山水不同 , 园林中的山水除兼备自然的形神外,还要具有传情的作用 。《园冶》中的“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就是这个意思 。
《园冶》缀山篇中把山石分成几大类:一种是“厅山”,顾名思义,就是在厅堂的前院中缀山石 。按《园冶》所说,厅山一般要“稍点玲珑石块” , 而不宜复杂 。这就是说,要少而精,要突出重点、主题,要以一两块形制优美的石峰作为主体来点缀庭园空间 。其造型要符合透、漏、瘦、皱的美学原则 。用现在的眼光看,“厅山”更接近于抽象雕塑 。一种是墙中嵌理壁岩,有的嵌入墙内,有的虽与墙面脱离,但效果与前者同,均以粉墙为背景,犹如一幅写意山水画 。正如《园冶》所云:“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 。以上两种均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庭园空间,而对于某些较大的庭园空间来讲,则喜用大规模堆山叠石 。山石多峰岩嶙峋,沟壑纵横,脉络分明,深得山林野趣 。
山石除可以作为景观的主题点缀空间外 , 通常可借山石把单一的大空间分隔成若干较小的空间,被分隔的空间多相互连绵、延伸、渗透,而不流于空旷、单调 。而且山石尚可起遮挡视线和围合空间的作用 。甚至利用山石还可以堆叠成各种形式的蹬道,这也是古典园林中富有情趣的一种创造 。
和山石一样,水也是构成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 。园林用水,从布局上可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从情态上则有动有静 。集中而静的水多用于中小型庭院 , 其特点是:整个园林以水池为中心,沿水池四周环列建筑,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 。采用这种布局形式可使有限空间具有开朗的感觉 。而对于大中型庭院,虽然也是集中用水,但水池偏处于庭院的一侧,这样可腾出大块面积供堆山叠石,形成山水环抱的格局 。和集中用水相对的是分散用水,其特点是: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互相连通的若干小块 。至于水池的形状绝大多数呈不规划的形式以再现自然水景 。在园林中,涓涓溪流是对自然界溪流的艺术摹写,它一般忌宽而求窄,忌直而求曲,此外还应该宽窄对比,求得变化,产生忽开忽合、时收时放的节奏感 。特别是与山石结合,更能营造深邃藏幽的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