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衲衣就是指袈裟吗?

中国汉族地区,有的僧人为了表示“苦修”,破除对穿着的贪求,常拾取别人丢弃的陈旧杂碎的布片,洗涤干净后 , 加以密缝拼缀而成衣,通称为“衲衣”,也称功德衣、无畏衣等 , 形似袈裟 。
百衲衣( 袈裟),因用许多方形小块布片拼缀制成而得名,泛指补丁很多的衣服 。
缝制这种僧衣有严格的规定 , 一般都是用若干条长方形布片缝成,并且只准用类似黑色的布片 。一般僧人常自称“衲子”或“贫衲”,即由此而来后来,根据这个百衲的意思,凡是用零星材料集成一套完整的东西 , 都以百衲称之 。如百衲本、百衲琴、百衲碑等 。
【百衲衣就是指袈裟吗?】
相关风俗编辑
常生病遭灾的小孩,须吃千家饭,穿百衲衣,方能祛病化灾、长命百岁 。
①穿百衲衣,就是挨家挨户讨一块布缝在一起做衣穿 。
②吃千家饭,就是挨家挨户讨一把米混在一起煮饭吃;穿百衲衣,就是挨家挨户讨一块布缝在一起做衣穿 。千家饭象征性地吃一顿就够了,百衲衣却要常穿,有点像“护身符” 。
民俗学家说:按照风俗习惯,穿百衲衣的孩子长大后,父母要向当年讨过布的人家还情的,一般来说,讨过布的人家得还一截能做一件衣服的布 。这获之碎布、报之衣料的百衲衣风俗 , 就像“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古训 。
师傅穿的僧衣种类很多,分春、冬季平时所穿的长衫,短衫,伽蓝卦,披风(秋冬季所用) .在各种法会时主要以海青主外加批衣.搭衣分为三衣,五衣,七衣,九衣,祖衣,千佛衣,千花衣.千寿衣.依各种不同场合与受戒情况而定.各搭衣颜色各有不同也特定在某些场合所穿.僧服穿法与在家人穿法没有不通只有搭衣和海青的颜色以及搭衣戒条上有区别.
僧衣的颜色
佛教的僧衣,特别是三衣 , 在使用颜色方面有两项主要规定:一不许用上色或纯色,如纯青、黄、赤、白、黑和黄蓝、郁金、落沙、青黛等颜色;二在衣服上,尤其在新制的衣服上,必须点上一块别的颜色,称为“坏色” 。
真正的坏色衣 , 是佛陀教导弟子们用树皮煮汁,或用污泥渍污;且在新衣之上,必定另外加旧衣的“贴净” , 就是用旧衣的旧布,在新衣上加贴一块,以示坏“式” 。还有一种坏色的方法,叫做“点净”,就是在新衣的任一已染的颜色之上,另外用其他颜色将纯一染色的新衣,点上一块色渍 。戒律中规定 , 比丘的衣服,允许有青、黑、木兰(近似熟桑椹色或咖啡色)的三种颜色,仍非旧色,必须以本色之外的两种颜色点净之后,方始算是坏色,如果是青色衣,须以黑与木兰色点净;如果是木兰色衣 , 须以青与黑点净 。
坏色在梵文中,音译为“袈裟”,译成“不正、坏、浊、染、杂”等等,所以凡是不正的、染坏的、都可以称为袈裟 。袈裟本意是一种草 , 引申为由这种草取汁染色而成的“赤褐色”,再进一步才引申出“不正色” 。佛陀规定弟子们应该穿坏色衣,不得穿正色或者显色衣,所以僧衣名为“袈裟” 。其实,加沙不但可以称呼僧衣,也可以称呼其他东西,如食物的五味道之外的杂味或坏味,便可称为“袈裟” 。可见,袈裟一词 , 不光是佛教的僧衣所专用 。
后来,不同部派便开始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如《舍利弗问经》说 , 萨婆多部着皂色衣,摩诃僧袛僧着**衣,弥沙赛部着青色衣,昙无德部着赤衣 , 迦叶维部着木兰衣 。这是通过三衣的颜色不同,来表示自己的宗派 。虽然五部的衣着不同,但原来的赤色袈裟在五部中通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