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的养殖方法

牛蛙养殖的培育池条件
培育池一般选用小型水泥池,水深0.6米—1米 , 面积8平方米—10平方米 。
池壁斜度要略大些,便于蝌蚪在池壁休息和变态后的幼蛙登陆 。
因刚孵化的蝌蚪体长仅5毫米—6.3毫米,游泳能力差,主要靠吸盘吸着附着物休息,池中应投放水葫芦、水草、树根等,覆盖率占1/3 。
【牛蛙的养殖方法】
 池四周用竹箔围好,以防敌害 , 池中水面下10厘米处设饵料台 。
牛蛙的放养密度
刚孵出的蝌蚪可适当密养,便于管理,每平方米可放养蝌蚪2000只—3000只 。
10天后随着个体长大,摄食能力增强,密度应逐步降低,一般每平方米放养500只—1000只,30天后至变态前每平方米放养100只—300只 。
放养时用3%食盐浸洗5分钟,消毒杀菌 。
牛蛙的投饵数量
孵化后的前6天,蝌蚪主要靠体内卵黄囊提供营养 , 6天后随着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浮游生物和人工饵料,培育前先施肥,培育浮游生物,解决蝌蚪开口饵料,能提高蝌蚪成活率 。
投喂的人工饵料,主要有田螺、鱼肉、动物内脏、水蚤、豆饼、米糠等 。
投喂量:7日龄—30日龄的蝌蚪,每1000只每天投饵40克—70克 , 其中动物性饵料占70%;30天后至变态前 , 每1000只蝌蚪每天投饵60克—80克,其中动物性饵料占57% 。
粉状饲料要煮熟后搓成团投喂 , 鱼肉、鱼肠等要切碎,田螺要压碎后投喂 。
每日投饵时间为16时—17时 。
牛蛙养殖的日常管理
培育过程中每3天—5天换水一次,每次10厘米—15厘米 , 每次换水时水温差不能越过3℃,每天要定时清洗食台 。
蝌蚪经80天—110天培育变成幼蛙,变态前这一阶段死亡率较高,因此要加强管理,停止投喂,保持环境安静,努力提高变态期蝌蚪成活率 。
肉食性鱼类、蜻蜒幼虫、水蛇、虎斑蛙蝌蚪、龙虱幼虫等均会吞食牛蛙蝌蚪,一旦发现,要及时清除 。
牛蛙蝌蚪的饲养管理
蝌蚪是牛蛙个体发育的幼体阶段 , 也是生产过程的苗种阶段 , 所以是生产牛蛙的物质基础 。
蝌蚪饲养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蝌蚪的生长发育、规格大小、质量 , 而且对以后变态的幼蛙质量和成活率,也有密切的关系 。
所以是牛蛙养殖生产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对牛蛙养殖的成败 , 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一、蝌蚪饲养池
目前用于饲养蝌蚪的池子有水泥池和土池两种 。
由于土池开挖方便,成本又低,所以多数使用土池,而水泥池则主要用在高密度、高产量的集约化养殖 。
1.水泥池 面积15~20平方米 , 池深1米,可蓄水深80厘米 。
水泥池的优点:水质较清;水泥池的壁,适于蝌蚪早期吸附在上面休息,可避免这阶段蝌蚪被泥沙覆盖而造成窒息死亡换水等日常管理比较方便 , 成活率高,一般可以达到70%~90%;放养蝌蚪密度大,产量高 。
但因为放养密度大,生产出来的蝌蚪规格小 , 变成的幼蛙也?。?挥?~5克;变态后的幼蛙,不能及时登陆,如不及时捕出 , 会造成变态幼蛙大量死亡;造价相对较高,一次性投入较多,这是水泥池的不足之处 。
2.土池 面积50~100平方米,池深0.8~1米,可蓄水深60~80厘米,四周的坡度要稍大,以1∶1.5~2为宜,这样可保证堤埂牢度和适于蝌蚪变态成幼蛙后登陆栖息 。
土池的优点:水体相对较大,水质比较稳定,培育出的蝌蚪规格大,变态成幼蛙的规格也大,为7~10克以上;但管理难度大,敌害也多,成活率较为低,一般只有50%左右 。
二、放养蝌蚪前的准备工作
1.放养蝌蚪的时间 刚孵化的蝌蚪,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且这时消化器官没有贯通,又有腹部的卵黄囊供给营养 , 无需摄取外界食物 。
所以刚孵化的蝌蚪 , 不宜马上移养到蝌蚪池,可待腹部卵黄囊吸收完毕 , 消化器官完全沟通,或者观察到已有初便排出,这时才应将蝌蚪移养到蝌蚪池中饲养 。
至于具体时间,应根据当时水温状况而定:即水温18℃~20℃时,约为孵化后180~200小时,水温20℃~25℃时 , 约为孵化后150~170小时,而水温26℃~30℃时,只要70小时 。
2.蝌蚪池的清整消毒 水泥池在蝌蚪放养前2天,要用浓度每升为1毫升的漂白色粉或浓度每升为20毫升的生石灰溶液涂刷池底及池壁,进行消毒,然后在阳光下曝晒1~2天后,再放进干净水,才能放养蝌蚪;新开挖的水泥池更应在使用前2周 , 放水浸泡脱碱,然后换入新水后才能放养蝌蚪 。
对土池,应在蝌蚪放养前10~15天 , 用生石灰或漂白色粉进行药物清塘 。
生石灰清塘多采用干塘法,即将池水排剩5~10厘米,然后按每平方米90~110克的生石灰溶于水,将石灰浆遍洒全池,清塘后7天,才能放水放养蝌蚪;用漂白色粉清塘时,漂白色粉的用量为每平方米7.5~15克 , 溶水后遍洒全池 , 清塘后3~5天即可放水放养蝌蚪 。
3.注水施基肥 牛蛙蝌蚪在天然水域中 , 主要吃食浮游生物 。
所以用土池饲养时,应在放养前先施基肥培育浮游生物的方法来饲养蝌蚪 。
即在蝌蚪放养前7天,蝌蚪池先注水30~40厘米,然后在离池岸1米左右的浅滩水中,堆放牛、马粪或人粪尿或青绿肥 , 肥料量为每平方米0.5千克 。
施肥后,浮游生物很快就繁殖起来,这样放养蝌蚪以后,蝌蚪就能吃到丰富的适口饵料 , 迅速生长 。
水泥池则因为施肥会败坏水质 , 造成蝌蚪窒息死亡 , 所以水泥池不能施肥 , 只能投喂人工饵料 。
三、蝌蚪的放养
蝌蚪的放养密度,应根据饲养条件、养殖方式、饵料、蝌蚪大小和饲养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来决定 。
一般刚放养时,蝌蚪的密度可大些,全长1.2厘米的蝌蚪,每平方米放养800~1000尾;待全长达3~4厘米时,稀放到每平方米300~400尾;全长达6~7厘米时 , 稀放到每平方米150~200尾 。
水泥池由于管理和换水等条件优越 , 放养密度可比土池增加1~2倍 。
四、饲养管理
蝌蚪的饲养管理,主要是控制水温,调节水质和合理投饵 。
当水温高达32℃时,蝌蚪的活动能力下降,吃食减少,生长受到抑制;35℃时,蝌蚪处于极度衰弱状态 , 并开始出现死亡;38℃时,会出现大批死亡 。
所以在夏天高温季节,必须采取降温措施 。
水泥池上面要搭遮荫架,种上葡萄或瓜类等爬藤植物遮荫降温;对土池,因面积较大,可在坐南朝北搭半个池子的遮阴架,也种上爬藤植物遮荫作者单位: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降温 。
此外 , 在有水源的地方 , 也可以通过加注外河新水来降温 。
水质的好坏对蝌蚪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密切关系 。
所以在蝌蚪饲养过程中应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加水或换水 。
土池还应根据水质的肥瘦进行追肥,大致每3~7天1次,每亩每次追施粪肥或青绿肥料150~200千克 。
肥料和浮游生物不足时要适当投喂人工饵料 。
水泥池主要投喂人工饵料,一般每天早上和下午各投1次,每天投饵量大致是蝌蚪总体重的2%~10% 。
五、蝌蚪的生长发育和变态
蝌蚪生长发育的快慢,主要取决于水温和营养条件来决定 。
根据在水泥池中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600尾,饲养期内水温变动于22~30℃,采用全人工饵料条件下的饲养结果:孵化后27天,全长达4.9厘米、体重1.4克,长出后肢芽;孵化后51天,全长达9.1厘米、体重8.1克,后肢长0.4厘米;孵化后81天,全长达10.3厘米、体重8.3克,并先伸出左前肢,接着第二天右前肢也破皮质鳃盖伸出 , 口裂变深,随后蝌蚪尾部逐渐吸收缩短;孵化后88天,尾部吸收完毕 , 变态成蛙 。
蝌蚪在变态阶段是处在最危险时期,管理上稍有疏忽,会造成大批死亡 。
这时在水泥池内应多投放一些水浮莲、凤眼莲等水生植物或木板等漂浮物,供变态的幼蚌能登上休息,这阶段不论水泥池还是土池都应及时将变态的幼蛙捕捉到幼蛙池中饲养 。
牛蛙流水式养殖法
2003—2004年,南安市水技站在洪海镇郭坑水库下进行了牛蛙流水式养殖试验 , 即利用山区地势落差自然流水进行24小时换水的养殖,实际养殖水面积10亩,放养幼蛙23万只,成活率43.5%,单季产量1.5万kg,产值达21万元 , 纯利润10.5万元,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
现将该牛蛙流水式养殖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选择场地
养殖场一般要求:水源充足 , 排灌方便;水质要求无污染,达到渔业水质标准;冬暖夏凉 , 远离嘈杂;交通便利、供电充足,以方便养殖生产 。
其中水源条件的好坏是养蛙成败的关键 。
2、建造蛙池
以每100m2为一个大池,再把每个大池平均分成四个小池 。
池边用40目的筛绢网围好,筛绢要高出池底1m,筛绢底部应有20—30cm埋进土里;池埂高40cm,坡度1∶3,水位保持在30—40cm,水层深度不能低于20cm,否则蓄水量太少 , 水易浑浊,牛蛙易得病;宜采用长方形池子,便于操作;用口径10—12cm的塑料管作为给排水管 , 进、溢水孔设置的地点应在每个大池的对角;每个小池子里放4块80×40cm具有浮性的白色泡沫塑料板作为牛蛙的休息台;池子上方用黑色太阳网遮荫,以防夏季太阳暴晒 。
3、放养
放苗前 , 干池每亩用生石灰50—75kg或漂白色粉10—15kg(有效氯含量在30%左右)进行消毒 。
一般清池消毒10天即可放苗 。
放养前幼蛙可用20ppm的高锰酸钾液浸洗10—20分钟 。
浸洗时要有人员在场观察,发现异常情况马上将蛙苗取出 。
幼蛙期放养密度为60—80只/m2,随着个体差异的变化,再进行分级分池放养,成蛙期放养密度为30—40只/m2 。
4、饲养管理
(1)巡池查看
每天早、中晚各巡池一次,检查筛绢网是否出现破洞,如果有破损必须马上修复,防止牛蛙外逃,保证24小时不间断地流水,每天至少达到300%的换水率;溢水口处可用塑料插管的升降来控制水位的高低,一般水深保持在30—40cm,并且保持水质清新 。
还应注意观察,牛蛙摄食与活动情况若有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2)饲料投喂
主要以浮水性配合饲料为主,投喂前半个小时先将配合饲料用清洁的水泡湿 , 使饲料稍微软化膨胀 , 这样可以预防饵料吸收池中的污水,消除牛蛙食后肠胃发生疾?。?也可以促进牛蛙对营养的吸收 。
日投饵量保持在蛙体重的7—15%,投饵量除按蛙体重计算外,还应根据气候、水质及残饵等情况酌量调整 , 做到少量多次 。
投喂量以半小时内吃完为宜 。
(3)分级饲养
在牛蛙饲养过程中,为防止发生互相残食的现象,每隔一段时间要及,时将规格相差较大的个体进行筛选分级,把规格相同的牛蛙调整到同一口池进行饲养,防止大蛙吃小蛙,同时注意控制养殖密度 。
(4)疾病的防治
牛蛙养殖过程中要确实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
放养前进行清塘消毒,用生石灰或漂白色粉进行消毒,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并定时用漂白色粉或强氯精全池遍洒消毒;分池后及时用20ppm的高锰酸钾对蛙体进行消毒 , 防止机械损伤使病原体传播;发现病蛙、死蛙及时找出隔离,除此之外 , 还要用高浓度的漂白色粉或高锰酸钾溶液对工具进行消毒 。
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 。
饵料的投喂做到“四定”,即定点、定时、定量、定质 。
当养至成蛙时,出现个别歪头和红腿现象,及时把歪头的牛蛙挑出隔离开,用15ppm的强氯精连续消毒5天,同时加大换水量 。
入夏牛蛙管理措施
夏季是牛蛙生长的“黄金时期”,其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
1.增加投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牛蛙食量增大 , 投饵量也应逐渐增加 , 以避免饲养池发生弱肉强食的现象,此时的投饵量一般应达到蛙总体重的2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