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植什么不愁销路

一、一个值得借鉴的模式1960年美国洛克菲勒和福特基金会等财团和国际组织,依托菲律宾大学农学院成立了国际水稻研究所(The International RiceResearch Institute , 缩写为IRRI) 。成立至今,该所始终定位为承担科研、培训双重任务的非赢利机构 。旨在通过科学研究,研发先进水稻科技,同时通过培训,培养各国青年科学家,使其成为传播该所先进理念与科技成果的生力军 , 从而协助世界各产稻国建立起各自的水稻科研网络,为稻农和消费者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
国际水稻研究所最先成立的有两个部门,一个是育种系(plantbreeding division),另一个就是培训中心(training center) 。前者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 , 而成立后者的意义又何在呢?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创建者们坚持认为,缺少培训机构的研究单位,其作用与影响将是十分有限的,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影响力可言 。因此,科研与培训理所当然地被视作车之两轮 , 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他们认为,培训是一个能使个人获得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手段和能力的过程 。它能帮助学员在职业生涯方面获得成功 , 并完成所在组织机构的目标任务 。对科研机构而言,培训也是传播科技成果,获取反馈意见、提供科研成效评估与立题依据的重要途径之一 。此外,培训在开发该所员工潜能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一个组织机构取得成功也是必不可少的 。
196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训中心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批学员 。随着矮杆水稻高产良种――IR36的选育成功和各国水稻研究网络的初步形成,1964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绿色革命”的浪潮 。70年代末期 , 我国开始选派第一批中青年科学家到该所学习、进修 , 其中包括后来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土等一大批科学家 。40多年来,国际水稻研究所始终不变的方针是通过高效、互动的学习 , 促进各国农业研究和推广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科技传播和推广能力 。通过学位培训与非学位培训计划,国际水稻研究所增强了研究人员的能力建设 。近年来开发的网络培训项目 , 已成为远程教育的一个成功模式;与世界著名大学联合进行的学位教育和在世界各个地区进行的合作培训 , 有效地促进了世界水稻科研和生产水平的提高 。
国际水稻研究所还分别为该所科学家、培训工作者和合作者专门编印了培训手册 。同时,向个人、非政府组织或私人组织提供相关技术信息 , 通过多渠道传播 。由于采取了以上一些具体措施 , 培训中心已成为水稻工作者和农民的一所无形大学 。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培训计划包括:学位培训、非学位培训、团体培训、合作培训与网络培训(e-training)等 。
(一)学位培训
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培养硕士、博士,以提升其水稻研究水平 。获得国际水稻研究奖学金的个人,将在该所从事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课题研究 。学位计划包括全额奖学金、论文研究奖学金和挂靠研究(Affiliate Research) , 即由其他机构提供资金在该所从事论文研究,接受该所科学家指导 。同时,该所还接受发达国家博士后来所从事1-12个月的研究实习 。
(二)非学位培训
非学位培训项目包括个性化培训或在职培训(on-the-jobtraining curriculum) 。这些培训计划是非学术性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员的研究技能、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 。
(三)团体培训
这是项短期培训,学员为各国选派的科技开发人员 。主要满足学员提高专门技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需要,每年举办25-30期 。课程均与水稻知识与技术有关 , 针对性很强 。根据发展需要,最近主要提供与战略性研究有关的课程,通常在其总部或各国举办 。
(四)合作培训
主要根据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 在各地区、各国,开展生产技能方面的团体培训(group training) 。地区性培训通常使用英语,而在各国培训则采用当地语言 。
(五)网络培训(e-Learning)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及其运营成本的降低,预计大多数国家的农业研究与推广服务部门及其合作伙伴,将在未来2-3年内用上互联网 。在保证效率与节约成本的同时,为满足更多人的学习需求 , 国际水稻研究所着手开发网络培训,使培训超越时空限制 。国际水稻研究所已建立起包罗万象的水稻知识库,以参考资料、支持决策工具和网络培训三种形式传递知识 。通过互联网、光盘或印刷品等形式实现全球无偿共享 。
笔者曾在国际水稻研究所学习、进修多年,每年到该所参观、学习的,可以说是人来人往,犹如过江之鲫 。许多来访者不约而同地向着同样一个问题:“你们是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Training!(培训)”,通常是对方最为直截了当的回答 。通过培训,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培训,传播科技成果;通过培训,加强交流 , 扩大影响 。
在过去的40多年里,国际水稻研究所在其总部培训了来自世界96个国家的1.4万名以上的水稻科学家 。1991-2002年间,到其总部受训的学员就达2530名,其中406名攻读研究生学位,493名接受非学位培训,1631名接受团体培训 。91.3%学员来自亚洲,3.6%来自非洲,1.8%来自欧洲,1.5%来自拉丁美洲和北美洲,0.6%来自大洋洲 。也就是说,世界上每个国家的水稻研究所,至少都有一名以上的研究人员接受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培训 。值得一提是,其中26%以上为女性,上述数字还不包括参加各种短期培训及与合作培训的数千女性学员 。因此,国际水稻研究所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中心之一,被誉为世界水稻科学家的摇篮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培训一直被国际水稻研究所视为扩大其影响力的基本手段与方法,这是其高瞻远瞩,胜人一筹之所在 。
我国是农业大国,却远不是农业强国;我国农民数量居世界之最 , 而农民素质之低却不能不令人忧虑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 , 对于资金、技术、设备等“硬件”,我们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积极引进 。然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广大农民素质的提高,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长期培养和教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 。低素质和高要求的矛盾,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之一 。教育、培训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挖掘人的无限创造力 , 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百年大计 。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起“继教”新平台 , 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 。
二、研究生教育平台
众所周知 , 世界发达国家的科研院所大多依托于高校或企业 , 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资源合理配置 , 实现效益最大化 。由于历史方面原因,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教育、推广分附数张“皮”,依然存在着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的现象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纷纷重新定位,正逐步向科研教育型方向转变 。
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一再证明 , 开展研究生教育 , 培养高层次人才,是促进科技进步的有效途径 。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还能起到促进人才流动和增强单位活力,克服“能进不能出,死水一潭”的现象 。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 构建研究生教育平台 , 实现我院研究生教育“零的突破”?我们采取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办学的办法 。
中国农业科学院是国家级农业综合研究机构,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任务 。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9年,是我国第一批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研究实力最强的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中国农科院以其实验设备精良、国家级重点研究课题多、基础设施完善、课题经费充足、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及广泛的国际合作等优势 , 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良好的学术氛围 。1999年,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被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集体”称号;2002年以农学第一名的评价成绩,跻身12所“中国一流研究生院”行列 。
2005年4月我院与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联合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协议》 。根据协议,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将委托福建省农科院全面负责中国研究生院在福建省的招生管理工作 。2005年5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生教学实习基地正式挂牌;6月下旬着手招生宣传工作;截至7月31日,全省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招生报名110名 , 最后通过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分数线的有58名 。根据协议,研究生教育实行双导师制,其中副导师由我方推荐 。因此,研究生教育这一平台 , 不仅能够为培养我省农村基层人才服务 , 还能为培养我院人才服务,同时也扩大了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在祖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力 。今后将逐渐扩大到其它专业,条件成熟时联办博士研究生教育 。办出品牌效应后将向台湾地区招生,使其成为海峡两岸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
三、农村基层培训平台
农村基层是“三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在构建面向基层的培训平台方面 , 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思路有:
(一)重心下移,培训科技特派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增收幅度持续下滑,局部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 。传统农业正面临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 , 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农民科技素质普遍偏低,二是缺乏把科技直接送到农民手里的有效途径 。1999年南平市委、市政府首创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并逐步形成了“高位嫁接,重心下移 , 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的南平机制 , 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做了有益探索 。
科技特派员既是“受政府委派,听农民指挥”的科技工作者,又是去农村“承担特殊使命,具有特殊技能 , 具备特殊人品”的特殊人才 。他们以村为基地,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特长,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提供“零距离”的贴心服务 。同时,科技特派员以技术、资金入股和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
为了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科技特派员的综合素质,2002年9月我院与南平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一道,成立了南平市科技特派员进修学院,采用短期培训、专业教学、进度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轮训下派科技特派员 。先后编写教材4册,共12万余字 。2005年该学院举办各类培训班26期,接受培训的科技特派员人数达3309人次 。
根据福建省有关文件精神 , 为提高科技特派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决定成立福建省科技特派员进修学院 。有计划地开展科技特派员培训,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的优秀科技特派员队伍,形成依靠科技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 。通过培训示范项目带动,将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二)闽台合作 ,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能够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 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并得到群众认可的农村劳动者 。为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已成为当务之急 。
众所周知,台湾农业发展的重要成功因素之一,就是有组织地进行农民培训 。早在日据时代,台湾就成立了农会,而教育培训则是农会的四大基本功能(推广、运销、金融、保险)的重要内容 。台湾“农会法”规定,农会是以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知识技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业收益,改善农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为宗旨的 。农会的基层组织,有“农事研究班”、“四健会”(健脑、健手、健心、健身)、“家政改进班”等,其主要功能是实施农业推广教育,向农民传播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 ,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
【农村种植什么不愁销路】
福建与台湾仅一水之隔,从古至今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从来也没有中断过,是维系两岸关系的重要纽带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开始化暗为明,日趋活跃 。福建先后批准设立了漳州、福州两个闽台农业合作实验区 。2004年以来,闽台农业交流合作区的范围更是扩大至福建全省 。以往的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大都侧重于技术、品种和资金的引进 。然而,由于我省农民素质普遍偏低,消化、吸收存在一定困难,更谈不上开发创新了,直接影响了双方交流与合作的成效 。笔者认为 , 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应该成为21世纪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的重点领域与最大亮点!福建省现有农民技术员4万多名,他们是我省农村的科技骨干 。根据闽台农业合作实验区的项目需求,我们应积极与台湾农民组织、农业投资企业或涉农单位合作 , 分期分批地对农民技术员开展轮训 。随着台湾对大陆开放旅游市场 , 将来可以组织我省农民技术员到台湾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考察,面对面交流 。从了解、理解到融合,携手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多做贡献 。
为加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有关领导部门提出了“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宏伟蓝图 。笔者认为,创办农民学院,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是实现这一构想的一种明智选择 。福建省农科院与全省9个地市(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三明、龙岩、南平和宁德)的农科所均有业务联系 。目前,福建省有20多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超大集团等,还有100多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这些企业大部分实行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 。农民培训已关系到保证农产品质量 , 保障企业效益的关键 。一些原来靠“爱拼才会赢”成长起来的农民企业家,逐渐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只有“爱学才会赢” 。应当将农业企业作为新的服务对象,因为支持农业企业的发展,也就是支持“三农”的发展 。
创新培训形式和更新培训内容,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措施 。既要考虑到产业间、地区间、城乡间的人才分布趋于合理,又要优化各专业、年龄段、性别结构,使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建立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梯次分明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同时,要编写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材,通过天网(远程教育)、地网(网络教育)和人网(常规培训)开展培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 。
(三)关注弱势群体 , 实行科技帮教
据悉,福建省农村每年因触犯刑律而被判刑入狱的人数在3万人左右,刑满释放人员在1万名左右 。不少人无一技之长,出狱之后往往重新走上犯罪道路 。为了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我们与省司法厅一道 , 先后引进香港与美国的慈善基金会,从事刑满释放人员的科技帮教工作和收留无依无靠的罪犯子女的教育慈善事业 。先后在南平市大横农业科技园区和南平市劳教所,举办了五期创业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聘请院内科技人员和当地优秀科技特派员,如全国人民满意的优秀公务员――詹夷生同志等担任教员 。针对闽北农业发展需要 , 分别讲授“葡萄栽培管理与葡萄酒的酿制技术”、“草莓栽培及柑橘园管理技术”、“反季节蔬菜的栽培管理技术”、“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茶叶栽培管理与加工技术”、“肉兔、牛、羊等草食性动物饲养技术”、“牧草的种植利用”、“闽北内陆山区水产养殖”、“土鸡的原生态养殖技术”、“农村沼气的开发利用”和“农村小额信贷的申请”等课程,以帮助学员寻找自己的创业切入点 。政和县一位解教人员回乡后,依靠种植锥栗和茶叶,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并带动了周边的群众 。大横镇一位解教人员带着自己种植的葡萄参加闽北葡萄节,向老师汇报自己的劳动成果 。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创业 , 有关部门与教师对学员提供后续技术服务,当地报纸、电视台等也做了跟踪报道 。“科技帮教”这一新举措,先后使176名服刑或解教人员,获得了中国农村致富函授大学颁发的单科结业证书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 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 。今后,我们将继续为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提供培训服务,让“科技帮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
四、继续教育,责在创新
根据“凡进(晋)必训”的原则,我省农业科研人员在中、高级职称评、聘前都必须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 。为了办好中、高级职称评前的研讨班,我们向各有关单位发了300多份问卷,进行培训需求调查 。结果发现,科技人员对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兴趣和需求,如文学、哲学、历史、地理、艺术和音乐等 。因此,我们在培训内容方面首先打破旧框框和专业界限 。如2004年的高级研讨班,我们聘请了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来自农村基层第一线的专家、教授、企业家和优秀公务员前来授课 。结果表明 , 学员对课程设置与授课教师的满意率达98% 。有位学员写道:“我认为这次研修班既有政治、经济、科技、管理 , 还有实践、生态、环保等多方面的内容,讲课生动,表达清楚 , 提高了农业科技人员的眼界,增长了知识,特别是对农业科技人员如何结合生产、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农民有很大的帮助” 。2005年的高级研讨班又有了新的亮点,一是主题更加切合时代要求;二是加强了学员与教师的之间的交流、互动;二是首次进行体验式、参与式培训,安排实地考察,增加感性认识等 。
《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于2005年9月正式颁布实施,成为我国大陆第一部有关终身教育的地方性法规 。笔者认为,以学习和运用为目标的信息传播,均属于终身教育范畴 , 而广义的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在这种广义的学习活动中,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 , 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改造外部世界的生产能力,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动力和源泉 。
农业继续教育的方法、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接受咨询、参加会议、做学术报告、参加专题研讨会和田间示范等等 。今后我们将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同时结合实际操作、实地考察等,提高科技干部的综合素质 , 形成“团队学习”的良好氛围,使个体与群体均获得健康与和谐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