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我们现在社会特别重视的孩子心理 。本文主要内容摘自《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也借鉴了良舟工作室解读 。
老规矩,先来了解一下本书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 , 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 。
《儿童的人格教育》是阿德勒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帮助成人了解儿童心理、塑造儿童人格的经典著述,自出版以来,在全世界父母、教师和孩子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阿德勒认为 , 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 。因此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 。
在这本书里 , 阿德勒揭示了儿童人格形成的心理机制,解答了孩子是如何看待外部刺激、如何做出反应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何消减自卑感和如何追求优越感的 。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格是什么 。
人格又称个性 。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 。
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经过了自己的主观加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扭曲和错觉 , 因此 , 个体心理学认为,对于个体行为的解读,一定要与这个人的生活背景相关联,才能客观评估这个个体的人格倾向 。结合他的人格倾向,才能洞察具体行为背后真实的心理动机 。
对于儿童尤其如此,儿童的每个行为活动都不是单一的,都是儿童整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阿德勒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人格的统一性” 。
一个从小在家受宠的独生子,到了学校后就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 , 这时候大部分会对这样的孩子有各种各样的偏见 。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偏见,但是当我懂得阿德勒“人格统一性”后,我的答案可能就不一样了 。
孩子之所以有这些问题 , 是 因为他的能力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而是一直处在一个婴幼儿、被照顾的状态里,因此缺乏独立的能力 。
所以到学校后,他也不知道如何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包括不能自己完成作业;
另一方面,他又习惯于被关注 , 需要随时随地有人注意他,当感觉被忽略的时候,他就以不守纪律,捣乱,捉弄同学这些令人讨厌的方法寻求引人注目,哪怕因此引来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 。
实际上,这个孩子所有不当行为的根源 , 是在于他有一个错误的人生目标:他在学生的年龄,却希望像婴幼儿一样被无微不至地照料 。
按照阿德勒的人格发展理论,这个案例中的孩子,属于比较典型的 “索取型”。阿德勒认为,一个人成长到5岁左右,他的内在人格就基本定型了 。不同类型的人格 , 会外显为四种不同的生活风格:
一、支配-统治型 。这是特别霸道的一个类型,对身边的人有强烈的支配和统治欲望,需要通过控制别人来体现自己的强大和自身价值 。这种类型的人缺乏社会意识,很少顾及别人的利益,不惜利用或伤害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
二、索取型 。与支配-统治型相比,这种类型的人相对被动,他们更习惯依赖别人照顾他们,而很少自己努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
三、回避型 。这种生活风格的与索取型有一点相似 , 就是同样不去面对自己生活里的问题,缺乏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 。
四、社会利益型 。这种生活风格的人能真实自信地面对生活,勇于解决自己的问题 , 也善于与别人合作,他们有强烈的社会意识,会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是阿德勒认为最合格的社会公民 。这种类型的人常常生长于良好家庭,家庭氛围友善开明,家庭成员间相互帮助、支持 , 人与人之间彼此理解和尊重 。
在上述四种生活风格中,阿德勒认为只有第四种才是符合社会需求的,是正确和适当的;前三种都是适应不良或错误的 。这三种生活风格的孩子,都可能成为问题儿童 。
阿德勒认为:儿童的每个行为都是儿童整个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
儿童的生活风格分为四类:支配-统治型、索取型、回避型和社会利益型,只有社会利益型才是健康的,前三种生活风格的孩子都可能成为问题儿童 。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测试区,孩子一旦上学,他所有在家庭中积累的问题都会在学校呈现出来 。
健康的孩子都是相似的,有问题的孩子各有各的问题 。不过儿童的成长自有其规律所在,因此阿德勒总结出了产生问题儿童的三个主要原因 。
第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理因素或家庭环境让孩子形成了强烈的 自卑感。
自卑感本来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正常的心理现象 。人自出生起,就本能地不断追求发展 , 追求强大和完善,也就是追求优越感 。
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本能呢?
就是因为我们本身不够完美,这就形成了人的自卑感 。为了消减自卑感,我们才追求优越感,克服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如同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它们同时存在 , 是个体追求不断优化、不断趋近完美的动力源泉 , 也是驱动人格发展的内在动力 。所以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生命发展的动力” 。
儿童成长历程中的各种行为也贯穿着克服自卑感、追求优越感的动机 。
在儿童的成长经历中,导致自卑感产生的原因很多:儿童与成人相比,处于体型和力量上的劣势;
而在儿童之间,疾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身体缺陷,外貌、体格的差异,兄弟姊妹之间的竞争,贫穷,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
这些都可能引发儿童的自卑感及不安全感 。
同时 , 这些感受又会形成对儿童的心理刺激,让他采取行动,努力去争取平等地位,试图通过获得优越感而消减自卑感 。
在这个过程中 , 孩子可能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我们先说说孩子方面的原因 。
被自卑感困扰的儿童往往看上去缺乏勇气,为了消减自卑感,有些孩子采取自暴自弃的方式 , 有些孩子则用捣乱、不合作的方式来表现自己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应该完成的事情,坚信自己一定做不好 。
这些孩子为了避免做错事情被嘲笑和批评,他们宁愿什么都不干 , 或者躲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尽量与现实世界拉开距离 。这些孩子有可能形成 索取型或回避型人格的问题儿童。
而另外有些孩子为了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就会用矫枉过正的方式追求优越感 。这样的孩子会显得特别野心勃勃,对优越感的过度渴望会让他产生嫉妒心,对竞争对手表现出恶意和仇恨 , 甚至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犯罪特征 , 比如,伤害或诋毁对手 。这样的孩子往往摆出一副挑衅的架势,随时准备和他想象中的对手搏斗 。于是这些孩子就可能形成 支配-统治型人格。
在“用不恰当的方式追求优越感”这个问题上,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也是孩子的成长风险之一 。
如果家长过分期望孩子出人头地,并因此过度鞭策孩子 , 基于孩子希望获得父母赞扬的天性,孩子会全力以赴,努力去达到父母的期望,但这些超过孩子正常能力范围的标准,会带给孩子巨大的身心压力 。时间一长,孩子或者因为无法达到目标而自暴自弃,或者因为要竭尽全力而精疲力竭 , 形成 身心创伤。
对孩子施以过高期望的家长 , 往往习惯将孩子与其他孩子去做各种对比,渐渐地,孩子也会受家长影响,将自己的人生目标设定在“超越别人”上 。当他们获得竞争胜利时 , 他们会时刻提防同伴;而当同伴取得成功或得到赞扬时,他们往往恼怒不已 。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这些孩子都无法享受真正的快乐 , 也无法学会与别人合作,很难形成健康的社会利益型人格 。
无论是因为孩子本身还是因为家长引导不当而形成强烈自卑感的孩子,如果不予以矫正,他们都将一直活在别人的评判中,渐渐失去对自我的主导 。
对于明显自卑,或用捣乱、不合作等方式来掩饰自卑感的孩子 , 矫正的首要前提是对他们抱有同情和理解的态度 , 通过鼓励他们,与他们建立起友好信任的关系,使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天赋 , 让他们相信完全可以通过勤奋、毅力、练习去获得自己向往的一切。我们有必要向孩子解释清楚,进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 需要勇气和坚持 。这样 , 孩子才不至于丧失信心而放弃努力 。
对于过分野心勃勃,对自己过高期望的孩子,建议家长和老师不要强调孩子行为的最终结果,而应该重点 关注孩子努力的过程 ,我们需要反复向孩子强调
每件事情都去与别人比较毫无意义,引导孩子从学习本身,而不是从与别人的竞争中获得快乐 。
帮助他们看到每个人的长处 , 逐步改变他们蔑视别人的习惯 。这些孩子同样需要理解与鼓励,这样才能让他们与环境、与生活达成和解 , 并最终将 用于竞争的力量转向与他人合作 。
而对于给孩子过高期望的家长 , 阿德勒建议他们不要去训练孩子的野心,而要去培养孩子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勇气和自信 。
儿童生活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环境 。
克服自卑和追求优越的方式是影响儿童人格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如果能引导儿童用正确的方式来克服自卑,追求优越,儿童的成长将变得顺利很多 。
产生问题儿童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父母或主要养护人对孩子过分的溺爱 。
我们先来说说 溺爱 。
对孩子的溺爱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在物质上过多满足孩子的需要,在精神上对孩子过于顺从 。这种情况在独生子女家庭或隔代抚养中尤为常见 。
在物质上过多满足孩子的需要,表现为不设限制地给予孩子各种礼物、特权,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 , 剥夺孩子学习自己处理事情的机会,让孩子像皇帝一样,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态度 , 无视他人的权利 , 变得自私自利,缺乏与人合作的能力;而且富于攻击性 。这样的孩子往往是索取型人格和支配-统治型人格的结合体 。
这种过于溺爱的教养方式并不能让孩子快乐,因为没有正当的途径让孩子应对挑战,提升能力,孩子会在这种寄生虫式的生活中变得消极、被动,感觉无聊,对他人冷漠 。
因为不知道克制欲望,当欲望不能被满足的时候 , 就格外难以接受 。
要矫正这样的孩子,首先就要让他脱离之前被溺爱的环境 , 然后在一个新的环境里 。
产生问题儿童的第三个主要原因,是父母对孩子的 忽视或拒斥 。
1959年 ,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洛做过一系列以恒河猴为观察对象的实验,其中绒布猴与铁丝猴的实验已广为人知,心理学家鲍尔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依恋理论 。
在家庭中被忽视的孩子是很难有足够的安全感的 。
无法给孩子陪伴和关爱时,孩子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完全没有价值的人 。这些孩子会让自己变得对什么都满不在乎,带着一副消极冷漠的面具,拒绝和任何人建立亲密关系,在情绪激烈的时候,他们会暴跳如雷,不计后果,自残甚至自杀 。
被父母拒斥的孩子也一样 。
他们被父母视为累赘和负担 , 在被厌弃中战战兢兢地生活 。这些孩子容易心怀怨恨 , 不相信任何人,所有促使他们上进的劝告都会被解读为对他们的束缚与压制,不管成人说什么,他们都竭尽所能地反抗 , 同时嫉妒其他拥有幸福童年的孩子 。
要治疗这些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无疑会困难重重,但也并非完全无法可施 。
我们所要做的 , 依旧是同情他们,理解他们在需要爱的时候得不到关爱的痛苦,找到他们潜在的天赋,激发他们的勇气,鼓励他们学习面对和解决问题,并告诉他们与人相处的恰当方式,发展他们的社会情感 。
对于某些误入歧途、需要帮助的问题儿童,阿德勒对教育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说: 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职责,就是确保每个学生都不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获信心 。
其实 , 每个孩子都有向上成长的生命本能 。
所以阿德勒提出,无论孩子看上去如何自暴自弃,家长和老师都不应该放弃他们 。
鼓励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得自信与尊严,就如同把一些在一个果园摘不到果子的孩子,引入到另一个他能摘到果子的果园,让他去摘取他能拥有的收获,这些孩子一样可以实现他自己的人生目标 。
说了这么多,其实纠正 , 不如养成更容易完成 。
我们更重要的是思考: 如何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人格 。
古时候,人的个体生存能力十分有限,为了确保生存,人不得不过社会性的生活 。因此阿德勒认为,除开智力因素之外,社会情感发展状况是对人格构建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儿童期尤其如此 , 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发展和成长,决定了他成年后在群体中的生存状态 。想要帮助儿童发展好的社会情感,形成健全的儿童人格,可以从四个方面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发展积极的自我观、发展积极的困难观、发展积极的他人观、发展积极的异性观 。
第一个方面,发展积极的自我观 , 是指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受欢迎的,是能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的 。具体的做法是: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 充分的信任和自由 ,在评价孩子的行为时 , 多从鼓励的角度肯定孩子的优点,避免过多的批评,那样只会造成孩子的怯懦和退缩 。
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 , 家长和老师还需要 避免过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越感,以免孩子产生依赖心理 。性别角色也是孩子的自我接纳中的重要部分,成人需要通过言传身教来引导孩子认可和喜欢自己的性别角色,避免孩子形成对自己性别的排斥、抗拒 。
第二个方面 , 发展积极的困难观 , 是指培养和保护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 。
教育者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些适当的挑战,引导孩子克服困难,争取自己想要的结果 。要注意的是,这些挑战要符合孩子的心智成长特点,既不太难,也不太容易,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热情,提升孩子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育者不要把孩子当成可以操控的木偶,而是要允许和鼓励孩子尝试创新 , 哪怕因此会失败 。一个能够面对困难、恰当处理挑战的孩子,一定会发展出耐心、恒心、坚韧、细致的优点,成长为一个有力量的人 。
第三个方面 , 发展积极的他人观, 是指要注意培养孩子对社会、对人类、对环境的关怀,鼓励孩子关注和理解他人 , 引导孩子设身处地地 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和想问题, 鼓励孩子帮助同伴,养成 乐意分享的品质 ,帮助孩子建立 公平规则和边界意识 , 教给孩子与人合作的方法 , 在合作中乐于接受自己的公平份额,不要挑起恶性竞争,警惕孩子思想中自私、贪婪、冷漠、偏见的苗头 。
第四个方面, 发展积极的异性观 , 是指在孩子对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可和接纳的同时,也能深刻地理解和认可异性,对异性有好感和亲近感,不贬损和排斥异性 , 不与异性刻意拉开距离 。
【儿童人格教育】
阿德勒认为,在儿童社会情感的培养发展中,母亲是至为重要的因素 。
- 加拿大移民的教育特点介绍
- 360儿童手表哪一款最实用 360儿童手表有多厉害
- 华为儿童手表怎么绑定手机,华为儿童手表换号码后怎么重新绑定
- 大连外国语大学的期刊《语言教育》属于什么级别?
- 全面智能教育实现形式?
- 教育励志文案
- 指导幼儿早期阅读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 北京2018年义务教育入学新政有哪些内容?
- 表示教育的词语
- 儿童睡前小熊的故事|小熊维尼经典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