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高尔夫球员在打球的时候,一下戴眼镜,一下摘眼镜呢?

和所有户外运动一样,长时间在烈日强光下进行高尔夫运动,不可避免双眼也会受到伤害 。而许多科学研究表明,长期的紫外线照射会令眼睛的晶状体硬化,导致白内障 , 甚至结膜癌;而短期高强度暴露在紫外线下所受的角膜灼伤,也是俗称的光性角膜炎 , 会引发眼睛流泪、疼痛、怕光、眼跳等 , 非常痛苦 。而太阳中过量的蓝光照射会伤害眼视觉神经,导致黄斑病变;并且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具有“累积性”,暴露在阳光下时间越久 , 伤害越大 。
既然不戴太阳眼镜打球的危害那么大,为何平时很难看到职业球员戴眼镜?或是他们戴了眼镜,也在挥杆或推杆的时候把眼镜夹在帽檐上,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之前市面上没有一副真正的高尔夫专用太阳眼镜 。
我们先看一下什么是高尔夫专用太阳眼镜,它必须具备这些功能:全方位保护眼睛、无视距差、能帮助准确阅读果岭、轻松佩戴并能帮助球员保持心情冷静平稳 。
虽然有不少太阳眼镜都号称适合高尔夫运动佩戴,但这些眼镜或使用偏光镜 , 或使用普通染色镜片,都无法真正解决最困扰高尔夫球员视觉的两个痛点:视距差和精准阅读果岭 。
首先我们先简单了解什么是偏光镜 。偏光镜片(Polarized Lenses)是根据光线的偏振原理将光线被整理成同向光进入眼睛的特殊镜片,属于仪器光学镜片,一般用于仪器表面和水上运动 。可以减少阳光照射在潮湿路面、积雪、水面或金属表面上的反射光(=偏振光)感染,使周围静物看起来清晰而不刺眼,同时也可有效防止紫外线,具备多种底色来改善视野对比度和色彩 。
偏光镜并非适用于所有场景 。日常生活中,由于偏光镜片的特性,透过偏光镜看一些手机屏幕或贴了膜的车窗会出现波纹或彩色光斑;而飞行员也不佩戴偏光镜,因为戴后会看不清驾驶舱的仪表 。
而在高尔夫运动中,偏光镜片虽然可减少水塘和沙坑的反光,也更容易看清楚空中飞行的小白球,但是由于会降低草皮颜色的反差,所以会影响研判果岭的能力 。也会引起一部分视觉信息丢失,影响表现力;也会对距离判断有10%误差,佩戴偏光镜打球容易打薄或打深 。
而染色镜片,通过染色装置将镜片浸入染色液,染料逐步渗透进入镜片基体而使得镜片颜色变深 。染色太阳镜的颜色可选范围很广,染色深度可以覆盖从极浅到极深的范围,适用于从室内到极度户外条件下的佩戴需要 。从制作原理来说,染色镜片是最有可能满足高尔夫运动需求的镜片 , 但目前仅有Uswing魔镜的镜片,以染色镜片结合其独有的科技技术实现了高尔夫使用的功能 。
Uswing魔镜结合了高尔夫运动、光学、视光学、物理学、化学和人体工学研发了其独有的高对比镜片,能全方位保护眼镜,100%防紫外线,88%抗蓝光,80%防炫光,而PC材质的镜片抗冲击性极强,能防止沙坑救球时被激起的沙子伤眼 。此外,Uswing魔镜独有的技术控制光谱,实现反强光、反炫光、反物体反光 , 使佩戴的球手打球过程中 , 入眼的景观更为立体 , 锐化视野,实现零视距差,消除挥杆打深或打薄的顾虑,还能清晰阅读果岭草纹走向和坡度高低,实现更精准推击,也有助于加强自信 , 提升推杆成功率 。
此外,考虑到高尔夫是一项非常考验心态的运动,镜片还采用飞行员专用的镜片颜色,有助于保持冷静平稳的情绪;另外镜框采用超薄医用不锈钢结合人体工学制成,不仅整镜重量超轻,良好的柔韧性也让球员佩戴起来更舒适而无疲劳感,
Uswing魔镜问世后 , 在没有聘用代言人和做广告的情况下,就得到了包括菲尔·米克尔森、白老虎李-维斯特伍、潘政琮、张斯洋等世界巨星或高坛新星的青睐,成为他们的必备装备 。而米克尔森和潘政琮更是佩戴魔镜出战高尔夫大满贯之一的2020美国大师赛,让这个中国品牌登上大满贯的赛场 。
所以,打高尔夫不是不能戴眼镜,相反戴眼镜更能保护双眼,而戴一副合适的眼镜,更是有助于提升打球质量 。
奥运会的赛场,不仅是运动员的赛场,更是品牌赞助商们氪金的必争之地 。这里有着全世界瞩目的流量 , 也有着品牌展现的绝佳机会 。
有一家国产 体育 品牌,连续16年赞助中国奥运 , 从福建晋江的家族式小作坊蜕变为全球 体育 品牌巨头 , 如今已超越李宁,成为耐克、阿迪的劲敌 。
它就是随着奥运会一路崛起的国产运动品牌——安踏,这次北京冬奥会TOP级的官方合作伙伴 。
冬奥会15个项目中,安踏为12支中国参赛队打造比赛装备,是支持中国国家队比赛装备最多的运动品牌 。
安踏是如何一步步做到如今的地位?这值得好好说一说 。
1980年,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抱着对中国市场“10亿人 , 20亿只脚”的想象,带着员工来到上海,找中国田径队谈合作 。这次中国之行,他们确定了两件事:签约中国田径队、找到5家代工厂 。
耐克早期的生产商主要在日本,但随着生产成本的上涨,耐克把目光转向生产成本更低的中国沿海地区 。
这个时期的福建晋江,依靠当地独有的侨乡优势,开始诞生出第一批“家庭联产”、“手工作坊”形式的制鞋企业,他们代工生产海外运动品牌的产品 。
安踏创始人丁和木就是这次创业浪潮中的一员 。他当过兵,退伍后回家做小生意,走南闯北的阅历丰富 。
1981年,丁和木变卖家中的粮食、家畜等一切能换钱的物品,再加上从亲戚朋友那的借款,凑了六万块钱,跟十几个同村人合伙创办了一家制鞋厂 。
1987年 , 17岁的丁世忠初中毕业,他决定到外面闯一闯,并带着父亲赞助的一万元钱和600双家乡鞋,单枪匹马地去到北京 。
在北京,他的鞋子质量好,产品回购率高,很快就在北京有了立足之地 。但丁世忠发现,那些有牌子的鞋价格是自己的好几倍 , 这激发了丁世忠自建品牌的想法 。
北漂四年后,1991年他带着赚到的20万回到家乡,说服父亲自建品牌 。趁着这个契机,父亲和早期的合伙人分家单干,和儿子共同创建了“安踏”品牌,寓意“安心创业,脚踏实地” 。
安踏自建品牌时,后来的晋江鞋业,如特步、361 、乔丹、匹克、德尔惠、鸿星尔克等还主要为“洋品牌”代工,而安踏开始以生产自己的品牌为主,为他人代工为辅 。
当时国内 体育 品牌的发展方向,基本向李宁看齐,因为当时李宁已是全国知名 体育 品牌,早在1990年就成为亚运会赞助商,200万拿下亚运会火炬接力主办方 。
这些晋江鞋厂后来的发展路径,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李宁的启发,并且一度把李宁当作超越目标 。
1994年,安踏(福建)鞋业公司正式成立,丁和木将公司交给子女打理,自己逐渐退出管理层,专心慈善事业 。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晋江诸多为“洋品牌”代工的鞋厂倒闭,但此时安踏已在全国开出2000家专营店 。安踏在一众晋江鞋业公司脱颖而出 。
1999年,安踏在年利润400万时,拿出80万签约孔令辉 。
2000年孔令辉在悉尼奥运会夺冠,安踏又借势营销 , 拿出300万在央视 体育 频道打广告 。孔令辉身穿安踏自主设计的运动鞋,念出了“我选择,我喜欢”的广告词 。
在强势营销与奥运冠军的代言下,安踏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民族品牌,当年营业额从2千万飙升到2个亿 。
耐克从1984年赞助中国田径队 , 1988年与1992年奥运会周期期间,耐克、阿迪、美津浓等国际 体育 品牌更是在国家 体育 总局的引导下,陆续成为多个运动项目国家队的专业装备赞助商 。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选手几乎所有项目的专业装备均由这些国际 体育 品牌赞助 。
虽然中国的 体育 运动厂商在为国外品牌代工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经验和资本 , 也开始注重塑造自己的品牌价值 , 深入专业运动设备领域 。
但中国品牌的产品在国家队接受程度很低,大家已经习惯那些国际品牌,生怕换了国产品牌影响成绩 。
2000年,耐克为NBA球星专门组建了球鞋实验室,为球员定制一双运动鞋,在实验室已经试验上千次,这样的试验数据积累,中国 体育 运动厂商是没有的 。
无奈,中国品牌只能去赞助中国 体育 代表团的领奖服和礼服 。
2005年 , 安踏提出“永不止步”的口号,并花费重金组建科研团队 , 成立“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针对不同的 体育 项目成立对应的研究团队,成为国内运动领域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
之后,安踏长期与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及专家合作 , 积累自己的专利壁垒 。例如在中、美、日、韩、意等国家建立全球五大设计中心;与清华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所等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 。
2007年,安踏赴港上市,公司也由家族企业转向公众企业 , 当时融资超过35亿,创造了当时 体育 用品之最 。借着产品实力的提升,安踏开始更积极的尝试赞助 。
丁世忠豪气赞助CBA,承办CBA的明星赛、新秀赛等细分比赛,以此获得更多品牌露出的机会 。
2008年北京奥运会 , 丁世忠本想借机赞助奥运会,但当时财大气粗 , 又有持续赞助的阿迪达斯更壕气,以6000-8000万美元的竞标价成为2008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领奖服赞助商,并且提前预付500万美元预定12年的合作机会 。
丁世忠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一咬牙、一跺脚,决定与阿迪达斯争夺赞助权,传言出资6亿人民币,拿下了2009-2012年奥运周期打包赞助商,成为中国奥委会(COC)最高级别的“战略合作伙伴” 。
在当时安踏一次出资这么高,连奥委会都有点怀疑安踏的实力 。
【为什么一些高尔夫球员在打球的时候,一下戴眼镜,一下摘眼镜呢?】
2012年,安踏续约赞助,成为里约奥运会周期的“ 体育 服装合作伙伴” 。丁世忠说:“赞助中国奥委会之后,我们站在了中国 体育 用品这个行业的制高点 。”
从2009年到2016年,安踏与中国奥委会合作后,安踏营收增长超过120%,净利润从12.51亿元上涨到23.86亿元 。
2017年,安踏签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官方合作伙伴,将自身的运动属性与奥运IP紧紧绑定 。
如今,安踏借着奥运会这个平台的曝光与品宣,已然成为了世界级品牌,安踏所设计的不同主题领奖服已经伴着112位奥运冠军登上冠军领奖台,丁世忠赞助奥运的战略与决心,被时间证明无疑是正确的 。
正应了网友的一句话:不怕耐克和阿迪 , 就怕安踏带国旗 。
对于中国的运动品牌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的库存危机,是两个重要转折点 。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国内的 体育 品牌趁着奥运红利扩产开店占领市场 。2008年奥运会结束时,李宁、安踏等国内六大 体育 品牌店面数均超5000家,全国的运动热潮被掀起 。
因为这些企业当时的定位还是“ 体育 产品批发商”,在完成批发时就认为已经结束了自己的销售任务 , 他们对零售终端的情况并不了解,平时3-5倍的库销比,在热潮冲击下一度高达10倍 。
2009年,国产第一品牌李宁的营收超过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的收入,达到84亿元,但2011年后开始一路下滑,直到2015年才扭亏为盈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安踏超越李宁 。
2012年,安踏的营收和净利润也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下滑 。丁世忠趁机将公司定位从品牌批发转型为品牌零售,还请教百丽、达芙妮等企业零售变革的经验 。
在此之前,其实丁世忠已有转型之心,在2007-2009年间做阿迪达斯的代理商 , 他已经切实理解了国际品牌科学管理品牌、渠道的方法 。
丁世忠通过信息化实现全国大部分专卖店的信息统一与同步,把零售标准统一到全国的门店,并带着高管们走遍中国的地级市去做零售落地的推广 , 了解用户的各种问题 。
2012年、2013年安踏转型零售,2014年实现净利润17亿元,而同年的特步、361度净利润只有4亿左右,李宁则亏损7.81亿 。2008年安踏营收是李宁的69%,2016年则是李宁的1.6倍 。
成功转型让安踏不为生存发愁,才能谋求发展 。多品牌战略,是安踏走上国际赛道的关键选择 。
2009年 , 意大利老牌FILA在中国市场苦苦挣扎,安踏借此机会从百丽手中接受FILA中国业务,花费6亿港元,收购FILA在中国的商标使用权和专营权等所有权益,定位 时尚 运动 。
丁世忠并没有高调宣传收购FILA的中国业务,很长一段时间大量消费者并不知道FILA与安踏的关系 。FILA独立运营,并且采用全直营零售模式,耗时三年将所有门店从经销商手中收回 。
从2009年收购FILA到2019年中期 , FILA营收65.4亿元,在集团贡献占比44%,安踏主营品牌贡献占比51%,可见FILA单一品牌对安踏的重要性 。
或许丁世忠自己也没想到,这个品牌在自己手中盘活了,还为安踏开启了高端 体育 品牌之路 。
FILA的收购尝试,让丁世忠在买买买的道路上狂飙,陆续收购日本的高端品牌DESCENTE,韩国的户外运动品牌KOLON , 甚至斥资360亿元收购芬兰的亚玛芬 体育。它旗下的始祖鸟,号称户外品牌的爱马仕,价位也是爱马仕的级别 。
丁世忠说:“以中国公司的品牌运营能力,在30年内做出一个始祖鸟或者威尔逊,可能性几乎为零,而通过收购,并以中国市场的潜在空间,则可能完成一次脱胎换骨 。”
正是这些高端品牌的加入,让安踏实现了超越李宁 , 逼近耐克集团和阿迪达斯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安踏也跻身国际化集团 。
写在最后:
收购变强,是一条捷径,但这条路能走多远 , 还要依赖于企业的领头羊 。国产 体育 品牌中 , 李宁选择做强主品牌 , 安踏选择通过收购发展多品牌战略 。
一个向左,一个向右,我希望他们都能淌开一条路,把国产品牌做大做强 , 做到有底气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