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江南》的诗和诗意各是什么?

《江南》
两汉/佚名?
江南可采莲 , 莲叶何田田 。
鱼戏莲叶间 。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
译文
【古诗《江南》的诗和诗意各是什么?】
江南水上可以采莲 , 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 , 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 , 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 , 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到和亲眼看见许多采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一片,许多小伙子和采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 。
首先,此歌起句“江南可采莲”,其中的“可”字已透露出消息 。莲花本来是大江南北湖泽沟塘中常见的人工栽培植物 , 可这位歌者(亦即诗中未露的男主人公)却偏要说“江南可采莲” , 这是因为莲花栽培的地区虽然很广 , 但却以江南最盛;而江南采莲人大都是青年男女 , 尤以青年妇女为主;同时江南民风柔靡,青年男女在采莲时调情求爱之事极为常见,故盛行于南朝时期的民间情歌,在汉代的江南实际上就很流行 。
在这类民间情歌中常用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 。由此可见,此歌用的显然也是比兴、双关手法 。起句中的“采莲”,也含有寻欢求爱的意思 。由此可推知这位歌者乃是一个风流小生 , 他可能不是江南人 , 而是从外乡来到江南的 。他来江南名为采莲,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否则何处不可采莲,而独留恋于江南,可见“可”字之中的寓意 。
其次,紧承上句而来的第二句“莲叶何田田”,显然也是明写莲叶茂美,暗喻采莲姑娘们人数众多,姿态丰美的 。而第三句“鱼戏莲叶间”和后四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则是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暗喻采莲男女调情求爱的欢乐情景 。这也是民间情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由此可见 , 这首采莲歌实际上乃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
这首歌辞只有七句,明白如话,而后四句又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复,它的妙处究主要在于运用民歌中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把男女之间调情求爱的欢乐之情写得极其委婉、含蓄,耐人寻味,而无轻佻、庸俗之弊 。
全诗一气呵成,但在结构上又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三句揭示题旨;后四句进一步展示采莲时的欢乐情景和广阔场面 。而诗中第三句又在全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使上下相连,不着痕迹 。诗的意境清新、开朗 , 寓情于景,景中寓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到美景如画,心旷神怡,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
这首诗在乐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歌”本是两人唱和,或一个唱、众人和的歌曲,故“鱼戏莲叶东”四句,可能为和声 。故此诗的前两句可能为男歌者领唱;第三句为众男女合唱;后四句当是男女的分组和唱 。如此,则采莲时的情景,更加活泼有趣,因而也更能领会到此歌表现手法的高妙 。
诗中“东”、“西”、“南”、“北”并列 , 极易流于呆板,但此歌如此铺排,却显得文情恣肆,极为生动,从而充分体现了歌曲反复咏唱,余味无穷之妙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江南(汉乐府诗)
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意思出处《绝句》——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 。
扩展资料
1、《绝句》创作背景
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 。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 , 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当时,他的心情很好 , 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
2、《绝句》鉴赏
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为一 , 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 。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 , 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 。
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 对希望可否成真的无着和彷徨 。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正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 。
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 , 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