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家养生的诗句

1.关于道家的诗句挂金索 马钰
四更里,无事好把真经看 。
句句幽玄,说道教修炼 。
不用水火,不用柴和炭 。
炼就灵丹,万两金不换 。
满庭芳 无名氏
道教初兴,释门微显 , 一兴一废如然 。达磨阐教,东土至西天 。都是后学晚辈,贪酒色、损坏真源 。争财气,不依教法 , 也望到西天 。三千年一遇全真,大教甲子天年 。丘公阐教,万朵金莲 。上界群仙 。在世诸魔,难道化才贤 。君知否,今番不遇,更待万余年 。
寄嵩阳道人 曹邺
三山浮海倚蓬瀛,路入真元险尽平 。
华表千年孤鹤语,人间一梦晚蝉鸣 。
将龙逐虎神初王,积火焚心气渐清 。
见说嵩阳有仙客,欲持金简问长生 。
赠道师 曹邺
举世皆问人,唯师独求己 。
一马无四蹄,顷刻行千里 。
应笑北原上 , 丘坟乱如蚁 。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
过雨看松色 , 随山到水源 。
溪花与禅意 , 相对亦忘言 。
2.赞美道教/道家的诗句和文章zt
诗仙李白
君不见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不需多想,无需多问,只有李白才能够写出如此飘然若仙的诗句,只有李白才能够白发三千丈却独立壶口看滚滚黄河奔流不息在自己脚下 , 却会心地发出如三千年的孔圣那样至悲 , 至情,至理,至道的叹息 。逝者如斯?。』坪映そ???蛐砘岜剂鞯胶?,难以回复,然而李白,站在大河之畔里李白确实永远的凝固了 , 凭借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叹息,他永远的凝固在了后人的心中 。不为时间所动,不为岁月所摧 。
于是乎,李白一直在壶口边就这么站着、站着 。在人们心中站了几个世纪、站了几个千年 。人们说那是羽化而登仙,于是后人称其为诗仙 。
作为,诗仙,自然有道,得道 。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述说了李太白,这位青莲居士全部的道行 。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231633230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 , 对此欲倒东南倾 。
………………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首区区三百字的长诗叙述了乘白鹿访名山,飞渡镜湖,梦游天姥的超凡境界 。仅以梦游为题 , 只是在题目上就为自己开拓了一片足够大,足够广阔的想象空间,尽情发挥、翱翔 , 正是万物归我心,我新生万物的仙家境界 。只是在这一点上就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至于白鹿,青崖则突出了李白作为一个求仙访道之士的身份 。而最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
3.推荐几首关于道教的诗1、《水龙吟·道家弱水蓬莱》
作者:[宋] 程珌
道家弱水蓬莱 , 鲸波万里谁知得 。
人间自有,南昌居士,仙风道骨 。
诗似白星,貌如聃老,风尘挺出 。
向谪仙家里 , 滕王阁畔,飘玉佩、下丹阙 。
黄发四朝元老,又谁知、重生绿发 。
手提一笔,活人多少,三千功积 。
已冠文昌,人人瞻望,玉枢躔逼 。对新凉、酒颊微红,宛是一星南极 。
2、《道家四首奉敕撰》
作者:[唐] 张说
金坛启曙闱,真气肃微微 。落月衔仙窦,初霞拂羽衣 。
香随龙节下 , 云逐凤箫飞 。暂住蓬莱戏,千年始一归 。
窈窕流精观,深沉紫翠庭 。金奁调上药 , 宝案读仙经 。
作赋看神雨,乘槎辨客星 。只应谢人俗,轻举托云輧 。
金炉承道诀 , 玉牒启玄机 。云逐笙歌度,星流宫殿飞 。
乘风嬉浩荡,窥月弄光辉 。唯有三山鹤,应同千载归 。
道记开中箓,真官表上清 。焚香三鸟至,炼药九仙成 。
天上灵书下,空中妙伎迎 。迎来出烟雾,渺渺戏蓬瀛 。
3、《龚立道家藏虢月石屏》
作者:[宋] 敖陶孙
桑田鉴一夺,周官寒如灰 。赐珏先沦奔,乃自垂棘胎 。
劫火到咸阳,六国无珍材 。空馀虢山在 , 蚌水相萦回 。
古潭月荒凉,孤光翳复开 。六丁所邀留,珪魄幻紫瑰 。
必藏三千年,掘狱无张雷 。君先世闽南,家枕凤咮堆 。
夜光有感触,渠伊人剸裁 。向来匪石心,不转误国魁,
皦发照万世,是君以闻来 。远孙极风流,乞语谫馀哀 。
摩挲紫云姿,百感集我怀 。石汝亦不遇,无两欧苏梅 。
4、《曾钦道家山图》
作者:[宋] 王之道
永叔爱清颍 , 明仲乐阳羡 。投老获所归,为计亦良便 。
何如强健时,从官山水县 。升虚得吉卜,怳若地祗荐 。
曾侯卿相种 , 才业固邦彦 。而况盛德后,世祀乃天眷 。
式古吾畏友,被命按邮传 。来归自濠梁,访我出诗卷 。
为言有华宗,畴昔无半百 。相逢遂相喜,笑语至舞抃 。
其家负家山,山水家可恋 。松篁递森列,冈恋互萦转 。
台池及花草 , 高下焖明绚 。粲然图一幅,规抚坐中见 。
予尝赋此诗,好事敢独擅 。纵横一千字,把玩不知倦 。
桐庐在何许,东望眼欲眩 。子陵亦往矣,钓漱清练练 。
家山亘今昔,昔隐今始现 。彼美曾侯贤 , 何当睹岩电 。
5、《宋次道家摘宝相花归清平里》
作者:[宋] 梅尧臣
往岁见此花开迟,手撷群芳因醉嗅 。
今来须约烂熳看,及过风雨又已后 。
主人为我特殷勤,架底深深掇孤秀 。
密枝阴蔓不争开,薄红细叶尖相斗 。
先时已落已扫除,最晚堪怜子所厚 。
呼童归遗不可缓,金盘付与急奔骤 。
暮还已见映雪髻,初拈尚觉香在袖 。
官桥夜市正沽酒,沽酒共赏莫待昼 。
百度百科-道家四首奉敕撰
百度百科-龚立道家藏虢月石屏
百度百科-曾钦道家山图
4.关于养生的古诗词养生诗词
养生原则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抱朴子》晋 葛洪
我命在我 , 不在天 。―――《仙经》
养生以不伤为本 。―――《仙经》
养性之道 , 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 。―――《养生论》三国 嵇康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 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 。―――《抱朴子》 晋 葛洪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 , 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5.道家养生语录,有哪些1、记?。核?跏茄??谝灰??。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 ,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健康的根本在心.心净则身净.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 。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4、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 , 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
5、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 , 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 。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 , 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 , 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
6、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7、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
8、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 。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 , 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
9、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0、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 。
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 , 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1、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 。
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2、人体中的垃圾越多 , 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 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 。
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13、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 , 只有气血充足了,病情才会显现出来 。
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 。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
14、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 。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 , 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
15、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 。道家讲 , 虚则灵 。
这和谦虚使人进步 , 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6、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 ,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蠖嗍?且?巢唤诘脑倒?17、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 。
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 , 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18、多嗔伤肝,多*伤肾,多食又伤脾胃 。
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19、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 。
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 , 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 。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 。
以贪之不得 , 于是乎嗔 。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
20、凡人欲求长寿 , 应先除病 。欲求除病 , 当明用气 。
欲明用气,当先养性 。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
21、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 。气亏则病 , 气滞则病 。
欲治其?。?先治其气 。22、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 。
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 。相火旺,真阳耗,23、治五脏之病 , 莫先于补气 。
肾犹亟焉 。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 , 真水耗损 。
心为扇,主引风 。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
24、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 , 可以统治百?。?无不神效 。25、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 。
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 。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 。
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 。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坏┓⑾志褪谴蟛 。??艺庵秩司?J浅允裁匆┒技???,或根本不起作用 。
26、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 。
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27、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 。
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诀 。心可以主动一切 。
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 。
6.关于道家的句子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 , 有动有静;天清地浊 , 天动地静 。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 , 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 , 而心自静 , 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 , 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 , 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 , 内观其心 , 心无其心;外观其形 , 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 , 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 , 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
老君曰:上士无争 , 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执著之者,不名道德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 。烦恼妄想 , 忧苦身心 。但遭浊辱 。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 , 悟者自得,得悟道者 , 常清静矣 。

诗经里关于健康的诗句三个字1. 《庄子.养生主》的文言文翻译吾生也有涯①,而知也无涯② 。以有涯随无涯③,殆已④;已而为知者⑤,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⑥ , 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⑦,可以保身,可以全生⑧,可以养亲⑨,可以尽年⑩ 。
注释
①涯:边际,极限 。
②知(zhì):知识,才智 。
③随:追随 , 索求 。
④殆:危险,这里指疲困不堪,神伤体乏 。
⑤已:此 , 如此;这里指上句所说的用有限的生命索求无尽的知识的情况 。
⑥近:接近,这里含有追求、贪图的意思 。
⑦缘:顺着,遵循 。督:中,正道 。中医有奇经八脉之说 , 所谓督脉即身背之中脉,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缘督”就是顺从自然之中道的含意 。经:常 。
⑧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 。
⑨养亲:从字面上讲 , 上下文意不能衔接,旧说称不为父母留下忧患,亦觉牵强 。姑备参考 。
⑩尽年:终享天年,不使夭折 。
译文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 , 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 。遵从自然的中正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 , 这就可以护卫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不给父母留下忧患 , 就可以终享天年 。
2. 养生,古文相关问题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 。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 , 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 。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 。
它汇集了我国历代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 。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 。
合理地安排起居作息,妥善处理生活细节,保持良好习惯,建立符合自身生物节律的活动规律,以保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方法,谓之生活起居养生法,又称起居调摄法 。生活起居养生涉及起居有常、安卧有方、不妄劳作、居处适宜及衣着宜忌等内容 。
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指日常作息时间的规律化 。起居作息要符合自然界阳气消长的规律及人体的生理常规,其中最重要的是昼夜节律,否则,会引起早衰与损寿 。
古代养生家认为,春夏宜养阳,秋冬宜养阴 。因此,春季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季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成秀”;秋季应“早卧早起 , 与鸡俱兴 ,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冬季应“早卧晚起 , 必待日光 ,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有所得” 。
安卧有方 睡眠是人的一种生理需要 。人在睡眠状态下,身体各组织器官大多处于休整状态,气血主要灌注于心、肝、脾、肺、肾五脏,使其得到补充和修复 。
安卧有方就可以保证人的高质量睡眠,从而消除疲劳,恢复精力,有利于人体健康长寿 。若要安卧有方,第一必须保证足够的睡眠 。
一般说来,中老年人每天睡眠时间以8~10小时为宜 。二是要注意卧床宜软硬适宜 , 过硬 , 全身肌肉不能松弛得以休息;过软 , 脊柱周围韧带和椎间关节负荷过重,会引起腰痛 。
三是枕头一般离床面5~9cm为宜,过低,可使头部血管过分充血,醒后出现头面浮肿;过高,可使脑部血流不畅 , 易造成脑血栓而引起缺血性中风 。四是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一般都主张向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自然放松,一手屈肘平放,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
这样,心脏位置较高,有利于心脏排血,并减轻负担,同时,由于肝脏位于右侧较低,右侧卧可使肝脏获得较多供血,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 。在长寿者调查中,许多长寿老人都自述以右侧弓形卧位最多 。
古谚也说:“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 “屈股侧卧益人气力” 。五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晚饭不宜吃得过饱,也不宜吃 *** 性和兴奋性食物,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 。
睡前宜梳头,宜用热水浴足 。谨防劳伤 包括慎房帷及劳作伤 。
慎房帷,这是保肾固精、避免生理功能失调的重要措施 。一方面要顺应天性,不宜禁欲 , 但另一方面也要节制房事,保精养生 。
防劳作伤,这是维护强壮机体、避免形伤的重要措施,在劳作中,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注意适度的劳动,不能逞强斗胜,切忌久视久坐 。居处适宜 人离不开自然环境,中医很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相生相应的“天人相应”学说 。
《内经》在总结环境对人体健康与长寿的影响时指出 , “高者其气寿 , 低者其气夭” 。说明住处地势高的人多长寿,而地势低的人多早夭 。
为何地理环境不同,寿命长短不一呢?因为地区不同,水土不同 , 水土与水质对食物构成成分及其对人体营养的影响很大 。同时,气象条件的差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一样 。
在寒冷的环境中,细胞代谢活动减慢,人类的生长期延长,衰老过程推迟 。我国人口普查表明 , 居住在高寒山区的新疆、西藏、青海,无论是人群中百岁老人的比例还是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都要高于国内其他地区 。
此外,居室的采光、通风、噪音和居室内外的环境美化和净化 , 与人的健康和长寿也密切相关 。衣着宜忌 衣着服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与衣服的宽紧、厚薄、质地、颜色等密切相关 。
古今养生学家认为,服装宜宽不宜紧,并提出:“春穿纱,夏着绸,秋天穿呢绒,冬装是棉毛 。”内衣应是质地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节气变化认真选择 。
同时,要特别强调“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增衣”的春捂秋冻的养生措施 。
3. 养生,古文相关问题养生一词,原出《管子》 , 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 。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 。它汇集了我国历代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 , 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 。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 。
合理地安排起居作息,妥善处理生活细节,保持良好习惯,建立符合自身生物节律的活动规律 , 以保证身心健康 , 延年益寿的方法,谓之生活起居养生法,又称起居调摄法 。
生活起居养生涉及起居有常、安卧有方、不妄劳作、居处适宜及衣着宜忌等内容 。
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指日常作息时间的规律化 。起居作息要符合自然界阳气消长的规律及人体的生理常规,其中最重要的是昼夜节律,否则,会引起早衰与损寿 。古代养生家认为,春夏宜养阳 , 秋冬宜养阴 。因此,春季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 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季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 , 使华成秀”;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冬季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有所得” 。
安卧有方
睡眠是人的一种生理需要 。人在睡眠状态下,身体各组织器官大多处于休整状态,气血主要灌注于心、肝、脾、肺、肾五脏 , 使其得到补充和修复 。安卧有方就可以保证人的高质量睡眠,从而消除疲劳,恢复精力,有利于人体健康长寿 。若要安卧有方,第一必须保证足够的睡眠 。一般说来,中老年人每天睡眠时间以8~10小时为宜 。二是要注意卧床宜软硬适宜 , 过硬,全身肌肉不能松弛得以休息;过软,脊柱周围韧带和椎间关节负荷过重 , 会引起腰痛 。三是枕头一般离床面5~9cm为宜,过低,可使头部血管过分充血,醒后出现头面浮肿;过高,可使脑部血流不畅,易造成脑血栓而引起缺血性中风 。四是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一般都主张向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自然放松 , 一手屈肘平放,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这样,心脏位置较高 , 有利于心脏排血,并减轻负担,同时 , 由于肝脏位于右侧较低,右侧卧可使肝脏获得较多供血,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 。在长寿者调查中 , 许多长寿老人都自述以右侧弓形卧位最多 。古谚也说:“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屈股侧卧益人气力” 。五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晚饭不宜吃得过饱 , 也不宜吃 *** 性和兴奋性食物,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 。睡前宜梳头,宜用热水浴足 。
谨防劳伤
包括慎房帷及劳作伤 。慎房?。?这是保肾固精、避免生理功能失调的重要措施 。一方面要顺应天性,不宜禁欲,但另一方面也要节制房事,保精养生 。防劳作伤,这是维护强壮机体、避免形伤的重要措施,在劳作中,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注意适度的劳动,不能逞强斗胜,切忌久视久坐 。
居处适宜
人离不开自然环境,中医很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相生相应的“天人相应”学说 。《内经》在总结环境对人体健康与长寿的影响时指出,“高者其气寿,低者其气夭” 。说明住处地势高的人多长寿 , 而地势低的人多早夭 。为何地理环境不同 , 寿命长短不一呢?因为地区不同,水土不同,水土与水质对食物构成成分及其对人体营养的影响很大 。同时 , 气象条件的差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一样 。在寒冷的环境中,细胞代谢活动减慢,人类的生长期延长 , 衰老过程推迟 。我国人口普查表明,居住在高寒山区的新疆、西藏、青海 , 无论是人群中百岁老人的比例还是老年人口的长寿水平,都要高于国内其他地区 。此外,居室的采光、通风、噪音和居室内外的环境美化和净化 , 与人的健康和长寿也密切相关 。
衣着宜忌
衣着服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与衣服的宽紧、厚薄、质地、颜色等密切相关 。古今养生学家认为,服装宜宽不宜紧,并提出:“春穿纱,夏着绸,秋天穿呢绒,冬装是棉毛 。”内衣应是质地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 , 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节气变化认真选择 。同时,要特别强调“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增衣”的春捂秋冻的养生措施 。
4. 描写养生的古诗词养生原则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抱朴子》晋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经》
养生以不伤为本 。―――《仙经》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 。―――《养生论》三国 嵇康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善服药者 , 不如善保养 。―――《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 , 伤也 。―――《抱朴子》 晋 葛洪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 。―――《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 。―――《理虚元鉴》明 汪绮石
邪之所凑 , 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遗篇刺法论》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管子里修身养性的文言文40字带翻译《管子》论修身养性 《管子》认为 , “人者,身之本 。”
那么何以“为身”?《管子》说:“道血气 , 以求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 。”“道血气”就是自我修身养性,这是“为身”的方法 。
而目的却是“长年”,即延年益寿:“长心”即增长智慧;“长德”即提高道德水平 。《管子·权修》还说:“有身不治,奚待于人;有人不治,奚待于家;有家不治 , 奚待于乡;有乡不治,奚待于国;有国不治 , 奚待于天下……身者,治之本也” 。
如果世上的人们都自觉地修身养性,一切行为都顺乎规范,那么,天下大治唾手可得 。君主更应该成为修身的楷模 。
修身养性 , 才能养成良好的品德与风范 。《管子》中有四篇专门讲修身养性,这就是《心术》上下、《白心》和《内业》 。
文章中反复论述“道”、“精”、“气”、“神”、“性”等概念,论述“心”的功能 。“心术” , 意即心的功能;“白心”,即纯洁心灵 。
“内业”与“心术”相通 , “内”即“心”,“业”即“术” 。因此 , 《管子》讲的这些玄妙道理就是“内心修养术” 。
因此,《心术》上开宗明义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空之有职 , 官之分也 。心处其道,九窍循理 。
嗜欲充盈,目不见色,耳不闻声 。故曰:上离其道,不失其事 , 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动,以观其则 。
动则失位,静乃自得 。” 意思是说 , 心在人体,处于君的地位;九窍各有功能,有如百官的各有职责 。
心的活动合于正道,九窍就能按常规工作 。心充满了嗜欲奢望,眼就看不见颜色 , 耳就听不到声音 。
所以说:在上位的脱离了正道,居下位的就荒怠职事 。不要代替马去跑,让它自尽其力;不要代替鸟去飞,让它充分使用其羽翼 。
不要先物而动,以观察事物的运动规律 。动则失掉为君的地位,静就可以自然地掌握事物的运动规律了 。
《管子》认为,通过内心的修养应该达到理想的境界 。善心——“凡道无所,善心安爱 。”
定心——“定心在中 , 耳目聪明,四枝坚固,可以为精舍 。” 治心——“得一之理 , 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人 。
然则天下治矣 。” 全心——“全心在中 , 不可蔽匿,和(知)于形容,见于肤色 。”
“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害 。” 大心——“大心而敢 , 宽气而广,其形安而不移 。
能守一而弃万苛 , 见利不诱,见害不惧 。宽舒而仁,独乐其身 , 是谓云气意行似天 。”
(《管子·内业》) “心”是“精之所舍而知之所生”的器官 。以上是“得道之人”的心理状态,达到以上各种修养标准,就算是做到了“敬除其舍,精将自来”,而不至再发生“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的毛病 。
怎样才能把“心”修养到理想的境界,《管子》提出了四种方法 。一曰正静 。
“正”指“四体”言,“静”指“血气”言 。《管子·内业》说:“四体既正,血气既静,一意专心 。
耳目不肖,虽远若近 。”四体都能端正 , 血气都能平静,一意专心 , 耳目不受外界的迷惑,这样 , 对于遥远事物的了解就像对于近旁的事物一样 。
思索产生智慧,懈怠疏忽产生忧患,残暴骄傲产生怨恨 , 忧郁产生疾病,疾病困迫乃导致死亡 。一个人思虑过度而不休息,就会内生困窘,外受胁迫 , 如不早想办法,生命就离开他的躯体 。
又说:“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 , 心不治 。正形摄德,天仁地义,则*然而自至神明之极,照乎知万物 , 中守不忒,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谓中得 。”
外形不端正的人,是因为德没有养成,内里不虚静的人,是因为心没有治好 。端正外形,修饰内德,如天之仁 , 如地之义,那就将渐渐达到神明的境界,明乇地认识万物 。
内心守静而不生差错,不让外物扰乱五官,不让五官扰乱内心,这就叫做“中有所得” 。《管子》认为,人如果能进到正和静的境界,身体也就盘韧而骨强,进而能顶天立地 , 目视如同清水,观察如同日月 。
只要不失掉这正静,其德行将与日俱新,而且能启蒙知天下事物,以至四方极远的地域 。内里有一个完整周全的心是不可能掩蔽的 , 这将表现在形体容貌上,也能在颜色上看得出来 。
善气迎人,相亲如同兄弟;恶缺陷迎人 , 相害如同刀兵 。这种不用自己说出来的语言,比打雷击鼓还响亮震耳 。
这完整周全的心的形体,比日月还更光亮,体察事情比父母了解子女还更透彻 。达到正与静的境界 , 圣人裁定事物 , 不受事物所支配 。
保持心安,国也安定;保持心治,国也治理 。治理在于内心,安定也在于内心 。
内里有一个治理好的心,口里摩拳擦掌就会是“治言”,加于民众的就会是“治事”,因而事业振兴而人民顺服,百姓就算治理好了 。就能达到“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的境界 。
二曰平正 。平正就是和来中正 。
它的对立而是“喜怒忧患” 。《管子·内业》篇说:“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 。
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 , 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 , 守敬莫若静 。内静外敬,性将大定” 。
意思是说;人的生命 , 一定要依靠平和中正 。生命有失 , 一定是由于喜怒忧患,可以说,罅仇怒,什么都比不上诗歌,消除忧闷 , 什么都比不上音乐,节制享乐 , 什么都比不上守礼 , 遵守礼仪,什么都比不上保持敬慎,保持敬慎,什 。
6. 请问十二时辰养生的原文是什么在中医理论中,不仅四季的变换是一个完整的循环 , 有一套相应的养生理论 , 一天24小时也是如此 。由于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因此这套养生之法又被清代养生家尤乘称为“十二时辰无病法” 。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经气就像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动,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且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 。如果能够顺应这种经脉的变化 , 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
亥时(晚9—11时),为三焦经当令 。“亥”字在古文中是生命重新孕育的意思,所以你要想让身体有一个好的起点,就要从此刻拥有好的睡眠开始 。对老年人而言 , 可能存在睡眠困难问题,但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尽量在晚上11点半前进入睡眠状态 。
子时(子夜11—凌晨1时),胆经当令 。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中特别强调的“子觉”时间 。《黄帝内经》里,“凡是十一藏取决于胆”讲的就是人体内有11个脏器都依赖胆经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够优质的睡眠以保胆经获得充足的能量 。
丑时(凌晨1时—3时)为肝经当令 。静心养气是最好的保肝方法 。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些年轻一族如在这个时间喝酒 , 将会对肝造成极大的损伤 。
寅时(凌晨3时—5时),肺经当令 。按照中医理论,寅时是人体阳气的开始,也是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必须要有深度睡眠 , 最怕有人打扰 。
卯时(早晨5—7时),大肠经当令 。早起不贪睡,晨起首先活动四肢筋骨,打太极拳,叩齿摩面或双手扣后脑,做“鸣天鼓” 。
辰时(上午7—9时),胃经当令 。活动后喝一杯开水,用木梳梳发百遍 , 然后洗漱 。早餐应该清淡,要吃饱 。饭后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强度锻炼 。
巳时(上午9—11时),脾经当令 。开窗通风后,可从事脑力活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让眼睛得到及时的休息 。
午时(上午11时—午后1时) , 心经当令 。这是午餐时间 , 除要营养丰富,荤素搭配外,建议可以喝点汤,菜要少盐 。酒可喝但不能醉 。饭后宜睡半小时 , 不要过多 。
未时(午后1—3时),小肠经当令 。午睡后可做少量和缓的运动,喝一杯茶 。
申时(午后3—5时),膀胱经当令 。这是最好的学习时间,记忆力和判断力都很活跃 。除用脑学习外,要注意多喝水 。
酉时(午后5—7时),肾经当令 。这是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 。晚饭宜吃少、清淡,可以喝点粥 。
戌时(晚7—9时),心包经当令 。准备睡眠 , 睡前要静心养气 , 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睡宜采取右侧卧位 。
总之,这种养生法的核心就是顺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重点睡好子午觉,以此达到养生的目的 。
1. 诗经里关于健康的诗句
诗经里关于健康的诗句1.古诗词中有关健康的诗词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抱朴子》晋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经》
养生以不伤为本 。――《仙经》
养性之道 , 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措身失理 , 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 。――《养生论》三国 嵇康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
《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养老奉亲书》宋 陈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 。――《抱朴子》 晋 葛洪
体欲常劳 , 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虽常服药物 , 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 。――《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备急千金要方》 唐 孙思邈
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 。――《理虚元鉴》明 汪绮石
供参考 。
2.表达平安健康的古诗文,最好是《诗经》或先秦文章,望大家不吝赐教
《诗经》中寓意平安的句子:
1、《诗经·周颂·维天之命》:维天之命,於穆不已 。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 。骏惠我文王 , 曾孙笃之 。
释义:那上天天命所归 , 多么庄严啊没有止息 。多么庄严啊光辉显耀,文王的品德纯正无比 。美好的东西让我安宁 , 我接受恩惠自当牢记 。顺着我文王路线方针,后代执行一心一意 。
2、《诗经·周颂·清庙》:於穆清庙,肃雝显相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 , 骏奔走在庙 。不显不承,无射於人斯 。
释义:庄严而清静的宗庙 , 助祭的公卿多么庄重显耀! 济济一堂的众多官吏,都秉承着文王的德操; 为颂扬文王的在天之灵 , 敏捷地在庙中奔跑操劳 。文王的盛德实在显赫美好 , 他永远不被人们忘掉!
3、《诗经·周颂·维清》:维清缉熙,文王之典 。肇禋,迄用有成 。维周之祯 。
释义:分辨清明争取光明 , 文王的政策 。明察秋毫 , 努力会成功,维护周的兴盛 。
4、元代·顾德润《醉高歌带摊破喜春来·旅中》:归去难,修一缄回两字报平安 。
释义:回家困难,写一封书信回家报我的平安 。
5、清·黄遵宪《今别离》: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 。
释义:早上寄出平安的话语,到了晚上又寄出相思的字词 。
扩展资料
表达希望家人平安健康的古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释义: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 , 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 。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 , 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
3.关于健康的古诗句
1、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
——白居易《自觉》 释义:有了不畏老的思想 , 不担心“死之将至”,这样就可以延缓生理和心理上的老化 , 从而收到延缓衰老、益寿延年的功效 。2、我得宛丘平易法 ,  只将食粥致神仙 。
——陆游《食粥》 释义:学道成仙之法是简单易行的 , 平时只要多多食粥便可以成仙了 。3、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
——罗天益《卫生宝鉴》 释义:如果心神过于躁动,乱而不定 , 必然扰乱脏腑,耗气伤精,容易招致疾病,甚至促人衰老、减短寿命 。心静则安神,神安则五脏六腑的气机协调,精气日渐充实 , 自可祛病强身,延年益寿 。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释义: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 , 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 , 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
5、身瘦带频减 , 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 , 多炙为随年 。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释义: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 。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 。
4.诗经里代表健康的字有哪些
施俊丽:秀丽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苏轼《荐宗室令畤状》:“吏事通敏,文采俊丽,志节端亮,议论英发 。”
施万里:形容高远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温馨提示:取名时不宜用读起来“绕口”的字;取名有时可以得用叠音的方法 。例如:丁丁、方芳、辛欣等 。如果不是叠音的姓名,名和姓的发音方法就要拉开一定的距离,否则,读起来不顺口,达不到的效果 。有些名字读起来费劲、吃力,弄不好就会读错、听错,原因在于取名用字拗口 。
5.形容健康的古诗句有哪些
1.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罗天益《卫生宝鉴》
释义:如果心神过于躁动,乱而不定 , 必然扰乱脏腑,耗气伤精,容易招致疾病,甚至促人衰老、减短寿命 。心静则安神,神安则五脏六腑的气机协调,精气日渐充实 , 自可祛病强身,延年益寿 。
2. 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 。—— 葛洪《抱朴子》
3.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 , 可以延年 。——龚廷贤《寿世保元》
4. 措身失理 , 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 。——嵇康《养生论》
5.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龚廷贤《寿世保元》
6.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白居易《自觉》
释义:有了不畏老的思想,不担心“死之将至” , 这样就可以延缓生理和心理上的老化,从而收到延缓衰老、益寿延年的功效 。
7.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陆游《食粥》
释义:学道成仙之法是简单易行的,平时只要多多食粥便可以成仙了 。
8. 从今把定春风笑 , 且作人间长寿仙 。——李鼐《鹧鸪天》
9.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
10.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释义: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 , 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
11.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6.诗经养生诗句 哪些古代诗词中藏有精神养生之道
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 。───《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 。───《养生要集》唐 张湛
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苏沈良方》宋苏轼、沈括
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 。───《抱朴子》 晋 葛洪
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 。───《尊生八笺》明 高濂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 。───《医先》明 王文禄
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 , 少一少 。───《养心要语》明 胡文焕
7.古人关于健康快乐的诗句
1、只有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工作好,才能均衡地发展 。——周恩来
2、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明智 。——富兰克林
3、预防胜于治疗 。——狄更斯
4、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巴尔扎克
5、忧伤足以致命 。——莎士比亚
6、一个人需要有一个目标来达到真正健康 。——安德森
7、健康不是身体状况的问题,而是精神状况的问题 。——(美)艾迪夫人
8、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 , 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 。——培根
9、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爱默生
10、健康是这样一个东西,它使你感到现在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 。——亚当斯
8.诗经里代表健康的字有哪些
施俊丽:秀丽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苏轼《荐宗室令畤状》:“吏事通敏,文采俊丽,志节端亮,议论英发 。”
施万里:形容高远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 ,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关于道家养生的诗句】
温馨提示:取名时不宜用读起来“绕口”的字;取名有时可以得用叠音的方法 。例如:丁丁、方芳、辛欣等 。如果不是叠音的姓名,名和姓的发音方法就要拉开一定的距离 , 否则,读起来不顺口,达不到的效果 。有些名字读起来费劲、吃力,弄不好就会读错、听错,原因在于取名用字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