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田螺怎样养

【养田螺怎样养】
田螺的养殖方法有很多 , 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田螺的养殖方法吧!
一、养殖场地的选择
农村许多沟渠、水田,池塘都可放养,若是开阔的池塘 , 水面上可放养红萍、水浮萍、水葫芦等遮荫,池中插上竹竿、木条等供田螺栖息 , 既可收水上绿肥做饲料,又可饲养田螺增加收入 。
二、饲养的水温环境
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若低于15℃或高于30℃时田螺便停止摄食,10℃以下便入土冬眠 。
三、喂养的饲料
田螺为杂食性动物,米糠、菜屑、瓜叶、动物尸体及商品饲料均可投喂,一般以水生植物类、土壤腐殖类、蔬菜瓜皮等为主食 。肥沃水田 , 鱼螺混养或水面放养红萍、绿萍、水葫芦等洼地,可少投或不投饲料 。
四、饲养期间的疾病防治
养殖的场地中农药的使用应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即使用也应采用低毒农药,而且应晴天用,宜在稻田一半一半用 。在生长旺季可定期使用有机肥,原则是少量多次,不宜一次施肥过多 。
五、田螺的繁殖与管理
田螺系胎生动物,南方每年4~5月和9~11月是繁殖期,雌螺一般是分批产子,每只田螺每次可产20到30个小田螺,母螺产仔后一般需要14到16个月才能再次繁殖,刚产出的小田螺重量大约在0.5到1.5克左右 。
六、田螺的捕捞与收获
田螺在捕捞的时候要有选择地捞取成螺,多留母螺,可以分批收获,盛夏、初秋水温较高 , 中午田螺多躲在泥土、草丛间,必须于早晨、傍晚去收获 , 也可排水后在进行捕捞 。
以上几点就是我对田螺养殖所叙述的养殖方法 。
田螺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夜市中很受欢迎 。田螺是田螺科可食性水生动物的总称,常见的有中华圆田螺、胀肚圆田螺、乌苏里圆田螺和黄螺、蜗螺等 。目前养殖的主要是中华圆田螺 。作为我国本土品种的田螺因为环境原因和市场需求,自然野生的越来越少,人工养殖渐渐兴起 , 那么,如何人工养殖田螺呢?
1、田螺养殖之螺池建造
田螺养殖中,选择水源充足 , 管理方便,有流水,无污染的地方来建螺池 。池宽1.5米左右,长视其地形而定,一般会在10~15米,深在30~50厘米 。最好几个螺池排成行分级地建造,池的两端对角处设了进出水口 。并安装防逃栅栏 。
两池之间筑建20厘米高的堤埂以便行走,池底铺垫10厘米厚的肥泥 。池中可稀植茭白、芦笋、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给田螺遮阳避暑 , 攀缘栖息和提供饵料,提高螺池利用率 。螺池周围筑高60~80厘米的围墙或网片围栏 。
2、田螺养殖之放螺下池与管理
一般从3月下旬开始可陆续放种螺 。种螺可从集市选购也可自行采捕 。每平方米放种螺100~120个,池中也可搭养4尾夏花鳙 。放种螺前 , 先在池中投施适量的粪肥,培育饵料生物,放螺后投喂菜叶、米糠、豆饼、菜饼及动物内脏等下脚料 。
饼类浸泡变软后投喂,其他饲料切碎拌匀投喂,投饲量一般为田螺总重的1%~3% , 2~3天投喂1次,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 。投饲要多设投饲点 。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时不投饲 。
田螺疾病少,日常管理重点是管水和防止鸭、猫、蛇、鼠和鸟类等入池捕食田螺,并经常巡视检查,防止田螺外逃 。田螺宜浅水,微流水养殖 , 池水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在繁殖季节和高温季节更要保持池水流动 。冬眠时田螺会潜入穴中,只在泥面留个小孔呼吸 , 为保持水中充足的溶氧量,每3~4天换水1次 。
3、田螺养殖之采捕
田螺养殖中,当仔螺长到10克以上时,可分批采捕上市 。采捕时放干池水 , 直接下池采拾即可,注意选留60%左右的大个体螺作种螺 。
4、田螺和泥鳅混养
养殖田螺可单独放养 , 也可套养部分鲢、鳙鱼种或采取田螺、泥鳅混养方式 。
将田螺和泥鳅混养,不用再喂其它饲料,田螺和泥鳅都能正常生长 。因为田螺能丰富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植物 , 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蚬子、丝蚯蚓等 , 还产生幼螺,这些都是泥鳅的天然饲料 , 泥鳅所排泄的粪便又是田螺的好饲料,田螺除了吃泥鳅的粪便外,还捕食水中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和丝状藻、硅藻、裸藻、蓝藻、金藻等水生植物 。田螺和泥鳅混养 , 每亩鱼塘放养田螺100~150公斤,放养泥鳅15000~20000尾 , 养殖8~10个月,可收获田螺3500~4000公斤,泥鳅2000~2500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