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养殖的注意事项?

中国林蛙(俗称哈什蚂)是一种珍贵的两栖动物 。雌性林蛙的输卵管称“田鸡油”,是名贵的滋补强壮品 。中国林蛙肉质细嫩 , 味道鲜美,不仅是人们宴席上的美味佳肴,而且蛙油及林蛙系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更是供不应求,倍受客商青睐 。
几年来的养殖实践证明 , 人工养殖林蛙是致富于山区、半山区的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产业,大有发展前途 。
一、封沟养蛙
中国林蛙是一种两栖类动物,夏季栖息在森林之中 , 营完全陆栖生活 。冬季水下越冬 。因此必须对养蛙场地进行科学的考察和选择 。
(一)地形、地势
养蛙场一般选择两边高山、中间沟谷,即农民所说的“两山夹一沟”为最好 。如果环境宽阔,必须有150—200米以上的宽度 。沟谷内要有面积大而集中的较为平坦地带,以作为修建繁殖场之用 。山岭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上,以缓坡为宜 。
(二)森林
森林是林蛙最主要的生长地区,林蛙每年大约有5个月左右的时间是生活在森林内的 。林蛙栖息的林型主要是大面积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
森林的层次要适宜,即乔木层要密集,达到树冠互相郁闭,林下光线较暗淡,灌木层要繁盛,以利于调节林下的光线与湿度:草本植物层和枯枝落叶层要选择植物茂盛,落叶层较厚的地方,以便为林蛙提供足够的食物和良好的栖息环境 。
(三)水源
水源情况是选择养蛙场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必须在枯水季节有充足的水量即养殖场内有夏季不干涸、冬季长流水的一条或数条山间小河流 , 溪流以砂石或淤泥为底,水量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一般宽1—3米,深0.3—0.5米为宜 。
二、繁殖场的选择与修建
(一)繁殖场的选择
繁殖场是林蛙繁殖的场所,从产卵到变为幼蛙,都要在繁殖场里完成 。繁殖场应设在整个养蛙场的中心地带 。选择地势平坦、面积大、向阳的地方集中修建,繁殖场要求距河流较近,可以引河水自流灌溉 。土质以保水性能好的粘土壤为宜 。繁殖场宜集中不宜分散,为了方便疏散蝌蚪,在沟谷较长的养殖场,也可建立几个繁殖?。?分段饲养,做到就近繁殖,就近放养 。繁殖场距放养场最好在2000米之内,以免远距离运输,造成蝌蚪死亡 。
(二)繁殖场的修建
繁殖场主要是由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变态池四种池子组成 。前三种池子应集中修建,变态池应在养蛙场内合理分布,气温较低的地区还应建有晒水池 。
1、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 。为了能够有效地利用繁殖?。?奖愎芾? ,经过试验,这三种池子可统一按饲养池标准修建 。每个池子为20—40平方米的长方形,深度为0.5米左右,池埂下宽0.4—0.5米,上宽0.3—0.4米左右,整个池埂呈梯形为宜 。池内修建一个上口50厘米、深0.3厘米左右的安全坑防止池内断水,蝌蚪死亡,池子应成排成列修建,两列水池之间要修建主水渠 。每个池子都应具有对角出、入水口和同侧出、入水口 , 以便根据不同生产时期采取不同灌水方法 。修建时要注意防止漏水,可用淤泥灌缝 , 严重的可采取池底覆盖塑料膜的方法保水,然后在池底表层铺垫砂石,防止池底污泥污染卵团 。在一些气温较低的地区,应在繁殖场的上游修建一个或几个晒水池,使河水先经过晒水池提高温度后再注入繁殖池中 。晒水池也根据地势修建,水深度在0.3—0.4米,面积根据条件宜大宜小,以能够充足供应繁殖池用水即可 。
2、变态池
变态池是蝌蚪变态上岸的场所,亦起到疏散的作用 。因此,变态池应在养蛙场近水处,均匀分布避免幼蛙上山时局部密度过大 。变态池应尽量修建在朝阳山坡下,因为春天气温低、阳坡比较适宜幼蛙生长 。变态池的面积以25—30平方米,池深度在50厘米左右为宜 。整个池形呈锅底形 , 即池梗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幼蛙出水上山,因为变态期蝌蚪呼吸量大 , 需大量灌水,保持含氧量和池水的清洁 。因此,在修建变态池时应选择有水的地方 。
三、繁殖技术
林蛙的繁殖技术是生产中的一个主要环节,繁殖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工养殖林蛙的效益,封沟养蛙的繁殖技术主要包括选种、产卵、孵化及饲养等 。
(一)种卵及种蛙
目前养蛙生产主要是以种卵为主,以种蛙为辅,大都采于野生,一是自捕(采),二是收买 。
1、种卵的采集与运输,春季采集种卵,省时、省力、费用低,是目前农民普遍采取的方法,在天然水泡 , 沼泽性水甸子等静水区用撮网捞取卵团,捞捕时间原则上越早越好 。产出不久的卵团体积小,卵团弹性大,不易散开 , 运输方便,因为林蛙产卵高峰期在早上5—8点,因此捞取蛙卵的最佳时间在早上6—11点 。种卵的运输工具可用水桶,远距离运输或产出时间较长的蛙卵应在桶内撒少量的水 , 避免卵团互相粘连 。
2、种蛙的采集、运输与选择
(1)春季采集 。林蛙一般在每年四月初至四月中旬出河,四月中旬到四月末,水温在10—11℃时便开始产卵,因此春季采集种蛙应抓紧时间 , 到河流、沼泽或野外自然泡子中捕捉 。
(2)秋季采集 。每年九月中旬到十月中旬是林蛙下山入河时间,在此期间可捕到大量的种蛙 。捕捉种蛙应以网捕、手捉和瓮子捕捉的方法,严禁用药捕、电击等方法捕捉 。
(3)收买 。目前许多养蛙户采取收买种卵、种蛙的方法,此法是解诀种源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补充自捕量的不足,但应注意春季收买种蛙时要掌握好时间 , 排卵后的雌蛙,准备翌年产卵,因回捕率低,所以成效不大 。
(4)种蛙的运输 。不论何种方法取得的种蛙,都要避免损伤 , 种蛙必须用麻袋或篓筐装,绝不能用线绳、铁丝等穿眼、鼻孔及上下额,长途运输时要用笼筐盛装,在笼内加盖稻草等覆盖物 , 并经常洒水,保持湿度;中途必须用干净河水冲洗,避免蛙体干燥造成死亡 。在运输种蛙时不需要装水运输 。春季运输时要掌握好运输时间 , 不能长途运输,如果超过5—6天,种蛙就会不经“抱对”而排未受精卵 。
(5)种蛙的挑选 。目前尚无种蛙的选择标准,根据林蛙的生长周期和近几年的实践经验,种蛙应选择3—4龄的 , 体质健壮、体重在50克左右,体色标准即黑褐色比较好 。
(二)产卵方法
人工修建的产卵场与天然产卵场有较大的区别,而且人工繁殖种蛙密度大,林蛙不愿在产卵场内产卵 , 所以必须在人工控制下,强制在产卵场内产卵,产卵的方法可用笼式产卵法和圈式产卵法 。
1、笼式产卵法 。用细铁丝或枝条编成笼子,将好的种蛙按雌雄厚1:1比例放入其中,然后把笼子放到产卵池中,适当调节水的深度使笼内水深保持在15厘米左右 。产卵笼应放在静水区 , 远离出水口和入水口,种蛙配对后,在水温10℃左右时,7—8个小时便可产卵 。要注意准确掌握时间,及时把蛙卵移送到孵化池 , 并把产卵后的种蛙取出送往休眠场 。如果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按统一标准修建,可选择中上游的几个池子做为产卵池 。
2、圈式产卵法 。在产卵池四周用塑料膜或铁丝网围住 。塑料膜或铁丝网高1—1.5米,向内倾斜45—60°度角,或在上端向内折成直角,下端用土压实 。按雌雄1:1比例投放种蛙,密度为每平方米10—15对为宜 。为了提高配对速度 , 可再加入10—20%左右的雄蛙 , 产卵后也应及时移送卵团和种蛙,如果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按统一标准修建,可将整个繁殖场围起来,便于管理 , 极其方便可行 。
(三)孵化方法
实践证明,采用自然孵化法比较好 。自然孵化是蛙卵依靠自然水温孵化、与天然野生蛙孵化方法基本相似,即:将卵按每平方米15团的数量放在孵化中,任其自然孵化、生长 。孵化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孵化时,要将卵团放在浅水区,待卵团膨胀后再移到深水区,如果直接放到深水区,由于卵团未膨胀,浮力小易沉底 , 受污染,加上深水区水温低,孵化速度慢,蛙卵易损废 。二是在孵化初期要采取同侧入水,出水和封闭(半封闭)式灌水法,以保持水面的稳定和水的温度 。池内水深在20厘米—30厘米左右 , 夜间因气温较低要覆盖 。三是要注意防止卵团被污泥污染 。以蒿秸、枝条等在池面上搭成小方格,将卵团控制在一定的区域,避免漂浮到池边被污染 。四是要注意防止天敌侵害,要及时驱逐家禽 , 特别是家鸭和青蛙等天敌 。五是孵化期注意保持环境宁静,避免振动池埂,不可搅动孵化池内的蓄水 。六是孵化期水温应控制在10—15℃左右,经专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个水温雌蛙比例可提高20—30% 。
(四)饲养方法
蝌蚪的饲养是直接关系到蝌蚪的生长发育和变态幼蛙的质量 。
(一)铒料的种类及加工 。铒料分精料和粗料 。精料主要是玉米粉、豆饼粉、麦麸等,粗料主要是各种植物的嫩茎叶,如:蒲公英、蒿草等(有毒的除外) 。精料的加工过程主要是把玉米粉、豆饼、麦麸按3:1:1比例 , 适当加工入少量鱼粉 , 均匀混合,加水煮成糊状 , 冷却后饲喂 。粗料加工过程主要是将嫩茎叶加工成2—3厘米的小段,然后煮熟冷却备用 。
(二)饵料的投放 。将煮熟、冷却后的饲料,投放在边缘的浅水区,以便于蝌蚪采食 。投放方法:用一米长左右的蒿杆枝条等,把饵料粘在其上,投放到水中 , 让其漂浮在水面上,或者两头架起固定 , 既有利于蝌蚪均匀采食,又能提高饲料利用率,防止污染水质 。也可用宽2厘米、厚1厘米、长1米左右的窄木条 , 效果更佳 。饵料的投喂量要根据蝌蚪的不同生长时期确定:蝌蚪初期,大约一周左右可以不喂饵料;7—10日龄左右,每天上午投喂一次即可;10—25日龄上、下午各投放一次;25—35天左右 , 食量大 , 到高峰期,每天早晨、中午、下午各投一次 。饵料量目前尚无明确标准 , 可按蝌蚪数量适量投喂,以每次投喂稍有剩余为标准,在35日龄左右,每万只蝌蚪食量可达到2—3公斤 。蝌蚪到40日龄进入变态期,已基本停止进食,因为蝌蚪发育快慢不一 , 所以实际生产过程中要细心观察,灵活运用饲喂方式及饲喂养,以免饵料不足或过剩 。
另外用取油后的林蛙副产品(肢体)磨碎加工是一种极好的饲料 。饲喂方法:将加工好的饲料粉配合少量的玉米粉和青菜按上述方法投喂即可 。
(三)灌水技术
蝌蚪期必须保证池内有充足的水量,因此正确地掌握灌水技术是蝌蚪饲养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 。
蝌蚪初期 , 气温较低,需氧量少 , 因此水流应通过晒水池,主水渠,然后在池子同侧进水、出水保证水的温度和池内水的相对稳定 。在夜间或阴天要加大灌水量 , 使水深达到50厘米左右 , 起到保温、防止结冰的作用 。到蝌蚪生长后期(30日龄以后),气温渐高,蝌蚪耗氧量增加,所以应采取对角线式灌水法,加大灌水量,增加换水速度,既能降低温度 , 又能保持水质清洁,提高含氧量 。
四、放养技术
蝌蚪变态后要在养殖场内均匀分散,防止幼蛙上岸后局部密度过大,造成幼蛙大量死亡 。因此,在蝌蚪40日龄时要进行人工疏散到变态池中 , 密度为每平方米变态池5000个左右,每公顷养殖场可投放蝌蚪5万只左右 。蝌蚪疏散到变态池后,应注意看管,防止被山洪冲毁,严防天敌危害 , 同时需要继续饲喂少量饵料,保证水量充足,保持水质清洁;气温低的地方可清理周围庶光树枝,增加光照 。或用塑料膜铺底的办法提高水温 。
五、越冬技术
人工养殖的林蛙与天然林蛙一样 , 基本上是水下越冬 。因为人工养蛙数量远远超过了野生林蛙数量,所以河流的自然情况不能完全适应养殖林蛙的需要,需要人工修建林蛙越冬场所 。一是整理天然河道,在自然的河道深水区 , 要适当加深、加宽、扩大,河流分岔多的需要进行修整合并 , 使河流集中 , 水量充足,使林蛙安全越冬 。有的深水区自然隐蔽物较少,需要加放草把、石块等隐蔽物 。二是林蛙集中分布的范围,在河床的一侧修建小型水库,蓄水深度达到1.5米以上 , 同样投放草把,石块等隐蔽物,供林蛙越冬 。人工水库越冬可采取散放法,让林蛙自由寻找越冬地点 。也可用笼装法,在笼内装一些草把之类的作为隐蔽物,然后将林蛙装入,放到越冬池中 。
林蛙在水库中越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检查越冬河流的水量变化,特别是翌年1—2月份 , 水量小,要经常检查避免有冻干断水的河段 , 使林蛙冻死 。二是有些水库属死水区,要经常打通气孔,保证林蛙的需氧量 。三是注意防止黄鼬、鼠类等天敌危害 。
六、捞捕技术
每年秋季林蛙体大肥胖、蛙油质量好、经济价值高,林蛙成集群性下山入河,是回捕林蛙的最佳时期 。
人工养殖林蛙的捕捉方法 , 目前主要用塑料膜拦截法和瓮子捕捉法 。这两种方法,回捕率高,对林蛙的伤害?。?也独碳虻? ,成本低 , 此外还可采用翻石法、网捞法、草把诱捕法等方法进行捕捉 。
(一)塑料膜拦截法是指在林蛙下山的路线上设塑料膜围墙拦截捕捉的方法 。在选好的森林边缘,用塑料膜围高1.5米,向内(林蛙下山一面)倾斜45—60°角的围墙,下端用土压实,在围墙内清理0.5—1米宽的平道上深挖50厘米的沟道,9月中旬到10月初的阴雨天气里,在沟道里便可捕捉到大量林蛙 。
(二)瓮子法就是用柳条、榆树条等编成的鱼坞子形状的笼子 , 要比鱼坞子稍大些,在每年的8月末就应在坡度大,流速快的地方修建倒八字形的瓮子口,9月中旬把瓮子安装好,可捉到大量的林蛙 。
不论采取何种方法,都要尽量避免损伤林蛙 , 并做认真挑选,选留一定量的种蛙单独贮存 。未成龄幼蛙应迅速送到越冬场,成龄商品蛙应尽快出售 。
大棚生态综合孵化半封闭养蛙法
此法适合山区养殖 。选择两山夹一沟,有水源、树木、植被和昆虫多的自然条件为养蛙场所,采用120—16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进行人工孵化和幼蛙饲养,夏季在山林中进行区域放养,秋季收回 , 放入水库中越冬 。由于大棚保温、防雨、人为调水、调温、喂食、无天敌,可使幼蛙孵化成活率高达95%以上,而野生的孵化只有50%左右;幼蛙比野生放散养的提前近两个月上岸 。由于前期用繁殖昆虫人工喂养,幼蛙生长快,进入森林生活时,捕食和跳跃防天敌能力强 。采用半驯化饲养后的林蛙,具有条件反射习性,于秋季气温低时回到驯养地点,回捕率一般高达38%以上,最高达46% , 比野生的提高了30—38%,且生产周期由散养3年缩短到2年出栏 。此法具有投资少(3000元可养10万只以上)、养殖量大(120平方米大棚年繁殖幼蛙30—50万只)、回捕率高、效益好等特点 。
大棚立体综合生态全封闭养殖法
此法适合于庭院、郊区、农田、大棚、果园、荒山等有水源的地方养殖 。采用塑料大棚孵化蝌蚪,小区域夏季圈养幼蛙,秋季捕回,利用温室、大棚打破幼蛙冬眠 , 投放人工繁殖的昆虫,快速育肥饲养的办法 。其特点是集中饲养管理,天敌少、损失回收率高见效快,一所即可出栏 。利用5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进行葡萄、蔬菜、林蛙、昆虫等综合生态立体种养,可养5万只成蛙,年收10万以上 。
室内高密度快速精养法
此法适合于大部分地区家庭楼内、平房及大规模工厂化养殖 。先在室内小棚或室外塑料大棚进行种蛙配对、产卵、孵化,饲养上岸幼蛙 。再利用仿生学原理,在室内用立体三层笼箱、投放人工繁育昆虫饲料,采用恒温快速育肥、高密度精养的办法,每平方米可养殖幼蛙500只,青年蛙300只,商品蛙150只 。幼蛙饲养4—6个月即可出栏,一年四季均可养殖 , 每年可养三批幼蛙 。立体养殖100平方米,只需1人管理,4—6个月可获纯利1.5—2.2万元 。此法不受条件、气候的局限,投资可多可少,规模不限,易管理,见效快 , 成活率高达85% , 收获率100%,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 。
怎样养殖林蛙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我所经多年的研究与探讨,成功地推出多种生态养殖模式,其中最成功、最有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就是在果园(葡萄、枇杷、香蕉、荔枝等)、茶园及苗圃中养殖中国林蛙 。在果园中养殖,利用果园的天然遮荫效果为林蛙遮荫,果园的四周用防逃网或防逃墙拦好,防止林蛙逃跑及敌害生物的进入,再将变态成的幼蛙放养于果园中 。林蛙可以为果树消灭敌害生物 , 满足生长需要 。
林蛙饵料养殖过程中原料的循环利用:养殖黄粉虫主要是用麦麸 , 黄粉虫所出的粪便的营养价值比原来的麦麸要高几倍,经过简单发酵消毒处理后 , 再与其它饲料进行配比混合后养猪的效果更佳;养猪所产的猪粪用来养殖蝇蛆;经过蝇蛆的分解后的猪粪养殖蚯蚓;蚯蚓排出的粪便用于果树肥料 。在这样的养殖过程中,饲料的原料得到充分循环利用 , 是降低养殖成本的主要途径,是理想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 。
果园进行病虫害防治时最好使用生物农药,这样不会对林蛙造成伤害,并且林蛙以活的昆虫为食,则果园施用农药而杀死害虫不会对林蛙造成影响 。长江以北地区可选择速生林(杨树)里种牧草饲养食草动物(鹅、兔、牛、羊等),林蛙养殖在速生林中这种养殖模式 。长江以南地区可选用常绿果树园里养殖林蛙模式 , 果树品种最好选择有深加工开发前景的品种(如枇杷的叶和核可制成“枇杷止咳露”),华南、西南可利用丘陵和山区的优势,开发油茶(山茶油将是出口创汇的农产品),进行立体种养相结合 。
中国林蛙的养殖管理技术
1、林蛙的越冬管理
当外界气温降至10℃以下时,林蛙的活动减少,不再取食 。随着温度逐渐降低,林蛙开始冬眠 。林蛙的冬眠方式有二种:一种是在陆地上直接冬眠 , 另一种是在水中越冬 。外界陆地直接冬眠时 , 场地中要铺盖枯草、瓦砾等 , 蛙可钻进土缝、枯草和瓦砾底下越冬,蛙场地要经常洒水 , 保持土壤的湿润 。这种越冬方法比较简单 , 在南方地区林蛙可以安全越冬 。水中越冬,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蛙进入冬眠期以后,就不食不动,在水中只要靠皮肤呼吸就能满足自身的耗氧需要 。越冬池中要放置树根、瓦砾等供林蛙躲藏 。池水要保持清新,定期换水、消毒,同时要保持池周围安静,不要惊扰林蛙,影响冬眠 。这种越冬方法比较安全 , 即使特别寒冷的天气林蛙都可安全越冬
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 , 就是根据林蛙的生物学特性,在人工设定的条件下,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条件,从林蛙抱对产卵、孵化、蝌蚪饲养、蝌蝌变态、幼蛙、成蛙的饲养及越冬等完全在人工条件下进行 。围栏养殖中国林蛙投资少,而且林蛙的生态环境条件与山林散养林蛙的林下生态环境比较接近 , 蛙体健壮,回收串也很高 。
围栏全人工养殖林蛙比自然散养 , 体重增加10.2%,体长增加5.1%,鲜油重增加9.6%,怀卵数增加8.1% 。卵的孵化率为98%,变态率为85% , 回收串为51.2% , 而自然散养林蛙回收串在10%以下,回收率提高5倍以上 。
(一)养蛙场的建设
1、养蛙场位置的选择
围栏养殖林蛙.养蛙场可设在林间,亦可建在庭院或田间开阔地,从林蛙的生态习性和生产成本考虑,养蛙场如果设在林间时,宜设在背风向阳的山坡地或开阔地 。养蛙场内必须有充足的水源,水质良好 , 保证林蛙繁殖期和蝌蚪期生活用水 , 水也是林蛙冬眠时最好的场所;养蛙场土质良好,保水保肥,不漏水,通气性又好 。土质肥庆有利于养蛙场内植物生长 , 也有利于天然昆虫的繁殖 。
2、养殖场的修建
围栏养殖中国林蛙的养殖场主要设施有繁殖场、养蛙场,亦称养蛙圈,冬眠场所和饲料生产间 。繁殖插是专供林蛙抱对产卵、卵的孵化、蝌蚪饲养、蝌蚪变态的场所 。养蛙圈是饲养幼蛙、成蛙的场所 。
(1)繁殖场
可建在养蛙圈内 , 亦可建在养蛙圃外靠近养蛙圃的地方 。蝌蚪饲养池应建在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质不谓水,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 。东西走向 , 池长10米、宽2米、深60厘米 , 池壁成坡形,水深20-30厘米 。如果漏水,可铺上塑料布,再放水 。要设进排水口 。兼作产卵池、孵化池
为了在一年中延长蛙生长时间,缩短林蛙生产周期,早出商品蛙,可将繁殖场地建在塑料大棚内 。为降低生产成本,也可以在各种繁殖池上覆盖塑料薄膜,像水稻育秧那样,搭成拱形 。这样可使林蛙及早抱对产卵,孵卵时间、蝌蚪饲育时间都缩短了,变态的幼蛙能够及早进入养蛙圃中,从而增加林蛙生长发育时间 。
(2)养蛙圈
就是用魍料薄膜、砖、镀锌板、石棉瓦把饲养幼蛙、成蛙的场地田起来,防止林蛙逃跑,即修建防逃墙 。有的地方修1个大蛙圈 , 中间分成几个隔,分区养蛙;有的地方用砖修成互不相连的许多小池子,饲:I:成蛙、幼蛙,各地做法不同,因地制宜 。
圈栏 , 即防逃设施 。根据:炸蛙者经济条件,可修建永久性或简易性的围栏 。永久性的围栏可用砖或石头砌墙,也可以用玻璃钢、水泥预制板、蚊锌板等坚固的建筑材料做成防逃围栏 。墙高'米 , 墙的上边向内修成12—15厘米的飞槽 , 墙的内壁用水泥抹光滑 。中间用简易材料隔成几个小蛙田 。每圈面积30平方米,可养幼蛙删只 , 成蛙2000只左右 。
简易的围栏可用塑料薄膜将养蛙场围起来 。造价较低,但不经久耐用 。其做法是:在地面每隔2米立一个木桩,木桩地上部分高1米,并向内倾斜250角,木桩地下部分埋人土层15厘米,踏实.木桩之间用横杆连起来 。塑料薄膜固定在木桩上,塑料薄膜下边用土压实 。上边做成内向'1厘米长的悄檐 。塑料薄膜接缝处用塑料胶条贴牢 。
【林蛙养殖的注意事项?】
围栏养殖林蛙,陆地面积与水池面积比例,幼蛙期为10:1,成蛙期为(15-20L1 。,
在养蛙圈四周栽植阔叶林水或种植高棵大叶植物 , 爬蔓植物 。蛙圃内要杂草丛生,或堆置一些高梁秆、玉米秆,既遮荫防晒,又有利于林蛙栖息、活动 。也可以用作物秸秆、草莲子、树枝等搭成低矮的遮荫棚;防止日光直接照射蛙体 , 保持环境潮湿,总之蛙圈要尽量模拟林蛙在林下生活的生态环境条件 。
(3)用水设施的修建
自来水、井水或无污染的河水等均可利用,水源充足、注徘水方便,能随时满足林蛙繁殖阶段用水的需要 。幼蛀成蛙虽然不在水中生活,但必须生活的潮湿的陆地上 。当湿度不足时,就要及时补湿,使湿度始终保持在70%以上保证林牡能够进行正常的皮肤呼吸 。为此,可·在蛙田内912喷灌设施,天旱干燥时刻进行喷灌或人工降雨 , 也可以用喷壶喷水 。
(4)饲料生产场的修建
是专门用来养殖黄粉虫、蝇蛆或蚯蚓的插所,可利用闲置的房间,苹照饲料生产的要求,稍加改修就可以利用,请参阅饲料生产一章 。
(5)越冬场所的修建
林蛙越冬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水下冬眠另千种是窖内冬眠 。不论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冬眠,一定要使林蛙安全越冬 , 不食不动,眠深眠透 。否则,林蛙冬眠不好,林蛙体质消耗很大,身体瘦弱,生命力降低,性腺发育孑苎,第二年春季雌蛙产下的卵团松散,受精率低,孵化率也降低 。在冬眠期要防止越冬林蛙大量死亡 。
在林蛙休眠期一定要确保皮肤的正常呼吸 , 保持蛙伟匝润 。越冬土窖可建在室外 , 亦可建在室内 。土窖宽2米、深2米,长度根据林蛙数量而定 。永久性土窖四壁用砖、石砌岩二吉恶需款:严昙二笔嚣调节窖内温度 。窖底放些石头、瓦头、树枝、秸秆,作为林蛙冬眠时的隐蔽物 。窖口要安装防鼠设备,防止老鼠加害越冬的林蛙 。土窖内放人1 。尺厚的河砂、喷湿 。林蛙越冬期间一定要注意补湿,使蛙体皮肤湿润,呼吸正常,防止体内二氧化碳中毒 。
室内或在温室大棚内修建冬眠池 。池宽2米 , 池深1米 , 水深70厘米左右 。水池用砖砌成,水泥抹面,设进出水口,池底放秸杆,树枝等隐蔽物 。池水温度保持4t以下,不能结冰,池水要适时换水,缓慢流水更好 。
 中国林蛙俗称哈士?。?主广东北,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是我国著名药用经济蛙种,那么林蛙要怎么饲养呢?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
林蛙养殖技术概要一、蛙场选址:
可在房前屋后,院子选择平整的地面做养蛙?。?浇?械叵滤?⒑铀?⒊厮??林屎谕痢⒒仆辆??。
二、蝌蚪池的修建:
在蛙场中选择一处地势平整,容易排水的地方建蝌蚪池 。首先将要建蝌蚪池地方的地面用土垫高15-20厘米,以便抬高地面利于排水 , 然后将池的四周用土堆成土坝,土坝高度在30厘米左右,再将池中及土坝上的小石子等杂物拣干净,以防弄坏塑料布,将两层或三层比较结实的塑料布铺到蝌蚪池上,将塑料布的四边用土压实 , 在塑料布上面放水,水深20-30厘米,这样蝌蚪池就建成了 。当然,蝌蚪池的宽度最好不要超过2米 。这样利于将池中脏水换掉 。面积的大小要根据引进种蛙的数量而定 。一般100对种蛙有10-15平方的蝌蚪池即可 。
三、蝌蚪期的喂养:
蝌蚪孵出后,首先吃包卵的卵膜 , 卵膜吃7-10天,吃完后再开始吃饵料,一般将7份玉米面和3份豆粉混合加入适量的水,煮熟后呈稍干状喂蝌蚪即可 。喂的时候将饵料直接投放到水中即可 。
四、幼蛙及成蛙的喂养:
蝌蚪经过50天左右的喂养就变成幼蛙,登陆上岸,变成幼蛙以后就要吃小虫 , 蚊蝇、黄粉虫、蝇蛆等 。只要温度适宜,小蛙就开始活动捕虫,每天用小黄粉虫或蛆虫饲喂,喂时将虫直接撒在蛙场四周的地面上 。实际养殖中,一般采用繁育黄粉虫或蝇蛆来喂养幼蛙及成蛙,黄粉虫用麦麸子繁养(饲养方法极简便,详见技术资料),蝇蛆可用1份猪、牛、羊血(任意一种)兑40-50份水加入少量麦麸子或玉米面放到室外的缸、盆、水泥池、土池中 , 3-5天自然产出大量的蛆 , 这种方法简便快捷,来得快,数量大 。
五、幼蛙及成蛙养殖圈的搭建:
养殖蝌蚪时期可以让蝌蚪在太阳光下直接饲养,当蝌蚪变态成幼蛙以后就要让幼蛙在遮阳保湿的环境下生长,这样就必须为其搭建养殖圈,首先可以用竹杆或竹片,铁筋搭建高度1.8米的拱棚 , 拱棚上面用遮阳网罩住,遮阳网四周底边用土埋压,在拱棚下修建幼蛙及成蛙养殖圈,修建蛙圈可以修一个大的养殖圈也可以修建数个养殖圈,在规划好养殖圈的大小后,沿每个养殖圈的四周每隔1米-2米埋一根木桩,木桩高出地面1米,埋入地下20-30厘米 , 然后用塑料布将所有木桩围成一个圈形,塑料布底边埋入土中,上边用1米-2米长的木板卷起用钉子钉到木桩的顶端 , 使塑料布垂直于地面,塑料布的上边沿在木板的作用下与地面保持平行,与木桩成直角以防蛙逃跑 。蝌蚪池可以建在幼蛙及成蛙养殖圈中,这样,蝌蚪变成幼蛙上岸后直接可以投喂而不需再换地方,省时省力,只是养殖蝌蚪时不要在拱棚上罩遮阳网,等到蝌蚪变成幼蛙时再罩上遮阳网 。保湿就是在晴天每天往养殖场内的地面上喷一到二次水 。
六、延长生长时间:
早春利用塑料提高水温,提早孵化蝌蚪,促进早变态进入陆地生活 , 早春气温低也可先将网棚盖上塑料布,促使蛙提前捕食,晚秋盖塑料布延长幼蛙捕食时间 。这样可使林蛙提前达到商品蛙规格 。
七、越冬管理:
林蛙在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就开始冬眠,不吃东西,减少活动 。
1、南方地区养殖可以采用地面上盖上一尺到二尺厚的杂草、稻草,让林蛙在杂草、稻草下面直接越冬的方法 。
2、窖内越冬:窖宽2米,深2米 , 四壁用砖石水泥等砌成,窖底为土层,窖盖覆土保温,留有通气孔道,地面放入石块落叶等隐避物 。每平方米大约贮小蛙3000只,大蛙700只 。要经常喷水 。
3、室内越冬池越冬:在室内修建水泥池,面积因地制宜,池深1米,水深70-80厘米 。需经常换水,防止缺氧,水池上边盖上窗纱等防逃网 。
4、焊接镀锌板水池越冬:有移动方便 , 控制温度方便 , 换水方便的特点,可放置在空房的炕上,天冷时烧一下炕 , 或在池下方放一电暖器控制温度,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便,且安全可靠 。
八、林蛙油的提取
在每年的十月末到十一月末开始捕捉个大的雌蛙,这个季节林蛙肥胖 , 油多质量好,经济价值高 。林蛙油就是雌蛙的卵巢,将林蛙雌蛙干制后取油 。将捕捉的活雌蛙用细铁丝或线绳从蛙嘴处的鼻孔串起来晾晒7-10天成林蛙干 。取油方法:林蛙油取出后是固体的干块,容易存放 。林蛙油的提取方法较多,一般是采用将林蛙干首先放于60-70摄氏度的热水里,浸泡5-10分钟左右,然后从水里取出放在盆或其它容器里,用湿润的麻袋等物覆盖,放在温暖室内进行闷润,大约10-15小时左右 , 可把整个林蛙闷软,皮肤和肌肉变软,即可取油 。取油时一只手托住闷软的林蛙,腹面向上,大拇指紧紧地顶住林蛙的两条腿 , 另一只手掐住林蛙的头部两只手同时用力下折 , 这时将靠近两腿的皮撕破,露出片状油来 , 用手或刀片轻轻撬起一端 , 将两大片油撕下,并同时取出零星小块油,放于盘内晾干即可 。
九、药用
林蛙油是一种滋养强壮补益食疗性药品 。对年老体弱、产后体虚乳汁不足,神经衰弱 , 肺结核、肝炎等多种疾病,少量服 , 久服必有益 。
1、林蛙油的服用方法:一般是加水浸泡,达到膨胀松软后便可服用 。
浸泡方法:首先用凉水将林蛙油冲洗干净,然后放入碗里加适量的凉水或温水(试验证明1克油加水15毫升),浸泡8-12小时 , 林蛙油便充分吸水,体积膨大松软,颜色雪白有弹性,没有硬心,即可服用 。
服用方法:生服法,就是将浸泡好的油不经蒸煮而生服,其优点某些成份不会因高温而破坏,保持林蛙油完整的营养价值 。另一种是熟服法 , 将浸泡好的林蛙油经过蒸煮后再服用,此法缺点是失去某些成份 。
林蛙蝌蚪怎样喂养早期蝌蚪主要吃包卵的卵膜 , 稍大后就补充粉状颗粒饲料,如玉米粉,黄豆粉,小麦粉或煮熟的鸡蛋黄,一万尾只需1?2个,3?5天喂一个 。
成蛙期吃些什么饲料如在养蛙场(池)内设置几盏灯,夜间开灯后,就可将远处的蚊蝇等昆虫引过来 。这几乎就不需人工喂多少饲料,也可人工繁殖蛆虫或黄粉虫喂养 。
蛙长大后怎样销售雌蛙长大后,秋冬季就可以取油 , 取油时用细铁丝将头部串起来(上吊),自然下坠 , 成小块即可取下(成白色固体易保存) 。
蛙种怎样放置由于林蛙有冬眠习性,10月初到次年4月末不吃任何饵料,所以将购回的林蛙种放入有净水的缸中或盆中用纱网罩住缸口及盆口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