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的意思是怎么写的】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 , 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 , 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 。
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
是这个吗
《送元二使安西》是诗人送友人元二奉命前往安西时作的,是一首很有名的送别诗 。刘微老师的这节课让听众感受到了送别的难舍难离,学生的发言有一定深度,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刘老师按照“古诗四读法”让学生自读自悟,鼓励学生谈自己对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和感受,从诗句中感悟其中的深意 。
曾记得:学古诗,知诗人,抓字眼 , 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这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步骤,也是学生自学古诗词的一般思路 。
将学生的课外积累与课内学习相结合 。精彩的是,刘老师运用填空的形式提取孩子们对于诗人、诗题及有关背景知识信息 。这样做,即帮助孩子们梳理了课外知识,又提高了他们如何加工信息,还为进一步读、悟古诗做了情感铺垫 。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老师让孩子们自选表现送别意思的古诗词 , 运用一定的方法自学 。这个环节是孩子们体验诗意,体验学法的实践过程 , 有教有放 。
思维很重要,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是比较有效的,语文课在帮助孩子们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大有作为 。老师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训练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老师要求孩子们读课文时 , 非常注意图文对应,诗与图对应 , 内容与图对应,说话、表演与图对应;听他人读书,与自己手指到的图上画面内容都是对应的,对应中 , 孩子们读、想、说、做、演融为一体,张开想象的翅膀,悄悄地内化语言文字的内涵,吸收营养 。
人们信奉的“把一切知识教给孩子”,暴露不适应性和局限性 。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了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 。刘老师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发现和感悟,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旨在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 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处理,利用各种信息 。《课标》指出:“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小学生自主探究实施策略的研究,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
语文课要提高效率 , 途径之一就是整合,对三维目标的整合 , 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对教学方式的整合 。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学生能做的 , 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探索的,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的策略 。采用师生对话(引导探究),生生对话(合作探究),生与文本对话(自主探究) , 安排充足对话交流过程,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
如果老师进一步提示,在结尾与《别董大》一诗区别时尽量不要太近,《别董大》描述了诗人鼓舞友人对前途充满信心,表现了诗人乐观开朗的胸怀 。《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点明送行的地点,季节,细雨似乎为友人拂尘 , 嫩绿的柳条正好在送别时折枝相赠,烘托出一种送行的气氛 。后两句直接描写送行的场面,抒发了对老朋友未来担忧之情 , 一种离情笼罩全诗 。在对比朗读时应该先理解诗意然后朗读 。读第二首时也应该从第一首的意境中跳出来在读,体验送别诗的情感,不仅有依依惜别之情,还可以分为豪情、衷情、感情等 , 更妙 。即使时最好的演员也不能同时饰演悲剧和喜剧 。我的评课无异于抛砖引玉,用意在于求教各方 。
- 有什么经典古诗可以翻译成英语啊?
- 背古诗的看写话
- 初一下册古诗文文言文默写填空
- 求讲诉妖怪鬼怪的古代诗词古诗 古风关于妖怪的诗句
- 小学古诗教学五步法是什么?
-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意思
- 关于赞美老师的诗句的古诗四句
- 古诗风的作者
- 七年级下语文课外古诗
- 古诗的写作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