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手表厂的发展史

1955年7月9日,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与上海钟表工业同业公会组织13家钟厂和建国仪表厂、华康钟表材料行、慎昌钟表店、以及艺星、和成、华成、中苏等4家工业社,加上6名从事钟表修理的个体技工共58人参加手表试制小组,第一批试制的长三针(17钻)细马手表150只零件均由参加试制单位和人员分头制造 。到9月26日 , 试装成首批18只长三针(17钻)细马手表 。翌年5月 , 试制工作集中到江阴路(原齐心发条厂仓库)进行 , 试制队伍扩大到150多人,采用简陋设备试制出第二批手表100只 。1957年4月,试制小组抽调原搞火车头设计工程师奚国桢、原制造医疗针头技术人员童勤奋等参照《苏联工艺学》教科书,结合试制实践,用了4个多月时间,画出了150多张零件图纸 , 订出1070道工序的生产加工工艺,成为我国自己制订的第一套手表生产的工艺文件 。
1958年后 , 上海手表工业逐渐开始形成,但关键元件器件仍依赖进口,为填补我国钟表工业空白,支持手表元器件、材料基地的形成和发展,上海市政府又从文教、冶金、仪表、日用化学、日用五金、科研、财贸等15个系统选择一批企业转产,还抽调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大力发展宝石钻眼、防震器、游丝、发条等元器件加工,以及铜材、不锈钢材、易切削钢材、镍基合金材料、钟表仪器、模具、专用机床生产的专业工厂,使上海钟表工业很快形成协作配套较为完整的手表生产基地 。
1968年 , 上海手表厂第一次突破年产手表100万只大关,1970年又提高到228万只,两年翻了一番 。从此 , 我国的手表消费开始摆脱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 。
为了进一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上海钟表行业又进行大规模调整 。上海秒表厂(原金声钟厂)更名为上海手表四厂(今为上海钻石手表厂),上海第五钟厂(原昌明钟厂)更名为上海第二手表厂 。1970年,上海的小五金工业腾出人力用于发展手表工业 。1973年,求精锁厂等18家厂组建上海手表三厂 。在这段期间 , 为了追求速度,不少企业把办公用房、生活用房、生产辅助用房统统改为生产场地,还搭起了万余平方米的简易厂房,甚至在走廊、扶梯房、车间人行道等处堆放原材料、半制品,千方百计挖掘生产潜力 。1968年,上海手表厂依靠3万平方米厂房生产100万只手表,以后产量连年上升,一直到年产突破500万只,仍然保持原来的厂房面积,所不同的只是搭建了大大小小的54只搁楼,这种竭泽而渔式的短期行为,使上海手表行业盛期不到10年就呈现出市场疲软态势,以致酿成80年代时的全行业性衰退 。
进入80年代以后,上海钟表行业面临着计划和市场的双重选择 。长期来,上海钟表行业基本采取“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原则,根据政府经济部门下达的生产计划组织生产 。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上海钟表行业面对新的形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营体制改革 。撤销了沿袭30多年的行政性公司,成立上海钟表联合公司,1989年又改为上海钟表公司,由公司对国家一个头承包,一个头结算,统一承担经济责任 , 形成由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共同组成的多层次集团型企业 。
上海手表价格从三十几元的老年表到二十多万的18K金陀飞轮都有 。
上海手表厂建立于一九五五年,是我国最大的手表制造工厂,已有58年的历史 。1955年,中国第一批细马机械表在上海试制成功,开创了中国人造手表的新纪元 。从此 , 上海表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一代人的三大件之一 。
上海牌手表20世纪50-70年代基本都为老式的机械手表 , 上海牌手表成为了当时的标准配置 。因此当时也流传着“男人有一块上海牌手表,就不愁找不到老婆”的说法 。
【上海手表厂的发展史】
1970年 , 国家轻工业部为了更好地发挥资源,在当年钟表工作生产工作会上提出了手表生产的统一规划 , 并组织了机械手表统一机芯设计工作,此后国产表有了统一标准,1970年后生产出的国产表被称为同机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