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无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俗称无疣梭子蟹、白蟹,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无疣梭子蟹科,是我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 。其生长迅速,养殖利润丰厚,已经成为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 。无疣梭子蟹一般在3-5米深海底生活及繁殖,冬天移居到10-30米的深海,喜在泥沙底部穴居 。其适应盐度为16‰-35‰,水温在4℃-34℃,PH值在7-9之间,最适盐度为26‰-32‰之间,最适温度在22℃-28℃ 。水质要求清新、高溶氧,当环境不适应或脱壳不遂时有自切步足现象 , 步足切断后能再生 。养殖无疣梭子蟹的管理同养虾基本相似 , 但还要根据无疣梭子蟹的不同习性 , 采取相应的不同管理措施 。1.池塘的选择凡进、排水方便的中高潮区虾池均适于无疣梭子蟹的养殖 , 根据无疣梭子蟹的生理特征,对虾塘的环境可稍加改造:一是池塘水深一般为1.2-1.5米 。池塘水过浅不利于无疣梭子蟹的栖息和生长 。二是池塘面积最好在5-10亩,这样既有利于按无疣梭子蟹的大小规格分塘放养又便于管理 。三是池塘底质为泥沙质,以细沙底为佳 。沙质底的池中其它生物含量较少 , 病毒的寄生宿主少,可减少疾病的发生 。泥底底质必须清池去淤,以保持池中环境良好 。四是池塘底有向排水闸门的降坡度 , 四周堤内有两米宽左右的缓坡,以利无疣梭子蟹活动 。五是为防止和减少无疣梭子蟹互相残杀,应在塘中多开沟渠和设置陶罐、瓦片之类隐蔽物 。无疣梭子蟹无打洞越堤的习性 , 不必设置防逃设施 。2.准备工作冬季出池后,清池,杀死池内的滩蟹和虾类 , 用药5天后进水清池,清除残毒 。每年冬末春初将池内陈淤清除,减轻池内污染 。清淤后顺池塘挖1-2条宽约l米 , 深约0.4米的沟,以利于无疣梭子蟹潜伏 。3月中下旬用60-100目筛绢进水(池塘水深1米以上),封闸肥水 。待水肥后,底播蓝蛤或杂色蛤,作为蟹的中期饵料 。一般每亩播蛤苗 30 kg , 蛤苗不可播太多,以防出现长青苔、清水现象 。3 苗种选择及放养当池水温度稳定在15℃以上时,可放养蟹苗 。蟹苗应先在育苗池中降温3天 , 再放入池塘中,这样可保持较高的成活率 。放养蟹苗之前 , 须彻底消除塘内淤泥,并用生石灰300-500ppm(每亩13-20kg)或漂白粉(有效氯30%-35%)溶液消毒 。同时应检查闸门及闸前的栏网设施,管理好水质 。为了当年养成商品蟹(250g以上),应尽量放养第一批无疣梭子蟹苗 。放养时应注意同一养殖池必须放养同一茬的苗种 。以减少大小不均自相残杀的机会,提高成活率 。放养的苗种要求壳硬、色泽光亮、生命力强、附肢齐全、健康而且规格统一 。放养密度要根据苗体大小、放养季节,饵料情况和池塘水质等条件而定 。一般放养密度为2000-3000尾/亩 。若中秋后小面积蓄养不再蜕壳的成蟹,需经短期育肥后冬季上市,放养密度可在10Kg/m2左右 。4 饲养管理无疣梭子蟹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 , 大面积养殖以投喂低值贝类为好,其次为鲜杂鱼 。体重为0.8g的幼蟹,日摄食量为体重的80-90%,随着体重的增长,摄食量相应的减少 。体重30g的个体日摄食量为体重的20-30%,体重达到 50g以上的个体日摄食量为体重的10%左右 。体重小于20g的个体 , 不分昼夜活泼摄食,超过20g的个体只在夜间摄食,因此,养殖开始的20-30天,应每天投喂2-4次 , 其后每天傍晚投喂一次,无疣梭子蟹摄食时会沿池壁及障碍物活泼游泳,故可沿池壁或障碍物投饵 。池塘内养殖的蟹子分布并不是均匀的,据观察往往集群分布在深水、朝阳避风区 。平时投饵时应细心观察,在蟹子集中区域重点投饵 。总之在养殖过程中应保持饵料充足 , 以尽量减轻同类的自残现象 。投饵量可根据养殖季节、水温、蟹子的发育阶段和摄食状况灵活掌握 。蜕壳是无疣梭子蟹生长过程中的生理现象,三疣无疣梭子蟹整个发育过程要经历17-18次蜕壳 。每完成1次蜕壳,体长和体重都会显著增加 。因此,在饵料中应保证钙质和蜕皮激素的含量,保证蟹子的正常蜕壳 。无疣梭子蟹蜕壳时必须先将脐部磨断,对于蜕皮困难的,除加强喂养外,应在池中投石或插杆 。养殖池塘的水色,透明度也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蟹子养殖过程中要适当肥水 , 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为佳 。养殖者应根据水质情况调节换水量,高温季节尽量每日换水 , 日换水量为池塘水量的1/3-l/5 。进入9月交尾期后,要保持最高水位,并增加换水量 。有利的交尾环境可提高雌蟹价值(雌蟹交尾后,性腺会迅速发育,经育肥阶段后,价值较高) 。另外无疣梭子蟹在蜕皮期间耗氧量比平时要大数倍,如换水不及时,会因缺氧使其蜕皮受阻,导致死亡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水温要求在17℃-3O℃,最高水温不应高于30℃,超过30℃无疣梭子蟹有死亡的危险,当水温低于15℃时会影响无疣梭子蟹摄食 , 甚至停止摄食 。海水盐度要求在20‰以上,低于20‰容易导致蟹子死亡 。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日常观测,定期进行测量 。测其壳长、壳宽和体重等,检查其增长情况以衡量养殖效果 。对水温、盐度、pH值、溶氧等水化指标也要定期测量,做好记录 。5 收获收获时间应在秋末,当水温降到15℃以下,无疣梭子蟹不再继续增重时应及时收获 。适时起捕无疣梭子蟹,是优质、高效、高产的关键 。应根据无疣梭子蟹是否进入膏蟹期,销售价格和天气条件来决定起捕时间 。一般起捕时间安排在12月份为佳 , 下雨天不应起捕 。蟹子少量出池时可在夜间用蟹笼或抄网捞取 。大量出池时应在闸门固定网笼袋,利用退潮放水 , 使无疣梭子蟹随流进入笼袋中,当塘内水排到最低时,可用铁耙顺着塘底慢慢耙动 。遇到蟹体时小心挑起,用小抄网捞入箩筐或水桶 。起捕的无疣梭子蟹要用橡皮筋缚住两只鳌足,以防在箩筐或桶中相互扯咬或外逃 。6 病害防治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无疣梭子蟹病害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主要有以下几种:6.1 病毒病病原主要有疽疹病毒及小核糖核酸病毒 。多发生在5-10月份,病蟹行动迟钝,呈昏睡状,蟹爪无力,血淋巴变白,肝胰腺脓肿变白,腐烂发臭,死亡较快 。此种病主要是以预防为主,①适量换水,用机械增氧 。②饵料中加入免疫多糖连续投喂一周 。6.2 细菌病三疣无疣梭子蟹被细菌感染后,常表现两种症状:(l)甲壳和附肢等部位凹陷溃烂,如甲壳?。唬?)引起局部组织器宫感染或转为全身性败血症,在整个生活史中都可能受细菌感染而发病 , 主要有弧菌病及细菌性甲壳病 。对细菌性疾病,日常应加强养殖管理 , 避免机械性损伤,发现病蟹害要及时清除 , 以防疾病蔓延 。养成期要降低养殖密度,提高饵料质量和换水率 。对于患病的蟹可全池泼1-2ppm的土霉素治疗,也可在饵料中加入1‰的恩诺沙星连续投喂 。6.3 真菌病常引起无疣梭子蟹真菌病的病原一般有水霉菌、毛霉菌或链壶菌等 。此病多由菌种侵入受伤的无疣梭子蟹身体表面所致,病蟹行动迟缓 , 摄食减少,伤口不愈合 , 伤口部位组织溃烂并蔓延,最后死亡 。对于真菌性疾病,日常管理时应彻底消灭敌害生物,减少河蟹在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的机械损伤 。病蟹可用5%食盐水溶液浸洗5-10min,并用5%碘酒涂抹患处 。6.4 寄生虫病多由固着类纤毛虫如聚缩虫、杯体虫或钟形虫等引起 。病蟹体表长满许多棕色或黄绿色绒毛,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最终因无力蜕壳而导致死亡 。患病期间可用①15-20pp生石灰全池泼洒并更换l-3次病蟹池水 。②0.5-1ppm的新洁尔灭与5-10ppm的高锰酸钾混合液浸洗病蟹 。其它还有才女虫、阿脑虫及蟹奴等寄生虫病,一般从蟹体表或内脏都能看到虫体,流行季节一般为7-10月份或开春 。无疣梭子蟹活动少时易得此类病 , 一般可用0.5ppm高锰酸钾或0.7ppm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杀灭 。6.5 环境引起的疾病池塘底部有毒气体硫化氢、氨及生物毒素和高浓度用药引起的急性中毒 。病蟹背甲后缘胀裂出现假性“脱壳”或三角膜出现红黑泥性异色或腹脐张开下垂四肢僵硬而死亡 。一般要加强水体管理,定期用沸石粉或“氨净”处理底质 。发生中毒症状要立即更换池水,换水量为池水的30%-50% 。营养性脱壳不遂、肝肿大或其他内脏疾病,一般为缺少钙磷或脂肪摄入过多引起,也有因缺乏维生素等引起 。因此,平时饲料中应适当添加脱壳素、磷酸二氢钙及各种维生素,可减少此类病害的发生 。
家里养螃蟹可以喂专用饲料,也可以喂面包虫、鱼虾、红虫、蚯蚓、瘦肉、白菜、豆干、苦草、伊乐藻等食物 。饲养温度不能低于10度 , 20-28度最适宜它们的生长 。偶尔在鱼缸中撒些盐,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 。刚到家的螃蟹若是不吃食 , 可以适当饿几天再喂 。
螃蟹喜食新鲜的食材 。为此,日常的喂料管理,禁用那些存放时间长而变质的饲料 。在喂养的时候要以投放肉类饲料为主,适量搭配用一些营养素食,尤其多用些植物性饲料 。
这样能确保池塘好的水质 。用料的次数,应根据气候温度的变化而定 。炎热的夏季,喂食在~2次即可 。
【浅海螃蟹的养殖技术】
具体的数量,根据螃蟹的体重情况而定 。如果有未吃完的残渣 , 应立即打捞干净,避免变质景影响水质 。
- 求从黄山到杭州的最佳路线
- 问道是怎么从体宠变成攻宠的?
- 远处的山峰上一声声野花香的歌名是什么?
- 2013年重庆市小升初重点中学的分数线
- 被誉为蔬菜王的秋葵,农民们为什么都不愿意种?
- 帕萨特免费保养的机油行不行
- 武关段湾有啥好玩的景点吗
- 悍威200摩托下挡显是什么样的
- 夏新g5蓝牙音响怎么拆开
- 国内什么可以挂靠的证含金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