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的诗句其二

悯农二首其二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注释
悯: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
餐:一作“飧” 。熟食的通称 。
第一句“锄禾日当午”,概括的写出农民从事的活动、时间和天气情况 。日当午,是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着,是一天最热的时候 , 诗人没有一般地写农民锄禾如何劳累,而是集中写他与第一句“日当午”紧相呼应 。这两句的意思是:夏天的中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 , 在田里给禾苗锄草松土 。由于天气炎热,劳动紧张,次民累得满头大汗 , 汗水一滴滴落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
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是诗人在抒发感慨 。盘,盘子,这里指碗 。餐,指饭食 。皆,都 。意思说:有谁知道碗里的饭 , 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言外之意 , 世上的人们,难道不应该珍借每一粒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吗?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浅显易懂 , 但却十分感人,主要原因是借助形象的描述、形象的议论,来揭示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描述 , 细致写烈日下农民田中锄禾;议论,紧紧围绕人人必需的“盘中餐” 。而且,诗的前后联系很紧 , 顺理成章 。没有前面两句的描述,后面两句议论就显得空泛,没有根基,没有力量 。反之,没有后面的议论,前面的描述也就还停留在表面,意义也就没有这样深刻了 。
悯农是哪两首古诗的第二句悯农二首
李绅 〔唐代〕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 , 粒粒皆辛苦?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
盛夏中午 , 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 , 汗珠滴入泥土 。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 , 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悯农的诗句其二】
注释:
悯:怜悯 。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诗一作《古风二首》 。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
粟:泛指谷类 。
秋收:一作“秋成” 。子:指粮食颗粒 。
四海:指全国 。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
犹:仍然 。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
餐:一作“飧” 。熟食的通称
悯农(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 , 粒粒皆辛苦 。
悯[mǐn]农:同情、怜悯生活艰辛的农民 。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
当午:正午、中午 。
餐[cān]:食物,这里指米饭 。
皆:都 。
译文: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依旧锄地,汗珠一颗一颗地掉落在土地上 。
又有谁知道这盘中的米饭,每一粒都都饱含着农民伯伯的辛勤劳作?
悯农(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 , 农夫犹饿死 。
粟[sù]:泛指谷类,这里指粮食作物的种子 。
秋收:一作“秋成” 。
万颗子:子,指粮食颗粒 。万颗 , 形容收获的粮食很多 。
四海:全国,普天之下 。
闲田:荒芜废弃的土地 。
犹:还 。
译文:
春天的时候播种下一粒种子,到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
天下没有一块荒芜废弃的土地,可依旧有种田的农夫被饿死 。
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字公垂,无锡(今江苏)人 。他的诗注意社会时弊,关心民间疾苦,其中以《悯农》最广为人知 。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