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

七年级语文古诗看似没有写出道明的东西却能在读者心中激起无数幅心画,从而产生言近旨远、含蓄隽永的审美效果 。为大家整理了言文,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中杂诗
年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体裁:五绝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年代:唐 作者:岑参 体裁:七绝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
年代:唐 作者:韦应物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绝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体裁:五绝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约客
年代:宋 作者:赵师秀 体裁:七绝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年代:清 作者:赵翼 体裁:七绝
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 数百年.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
篇目一《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篇目二《木兰诗》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篇目三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篇目四《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集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 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口中鸣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 默叹,以为妙绝.
末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篇目五《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篇目六《两小儿辩日》——《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远.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概,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进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智乎?”
篇目七《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七年级语文课外表达依依惜别的诗句
1、悲歌可以当泣 , 远望可以当归 。——汉乐府民歌《悲歌》
2、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
3、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曰水犹寒 。
4、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唐 。杜甫《赠卫八处士》
5、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氪蠡牧?。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6、莫愁前路无知己 , 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8、别时容易见时难 , 流水落花春去也 , 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9、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10、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11、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
12、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
13、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4、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
15、悲莫悲兮生别离 。——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曰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
17、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
20、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
21、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渭城曲》
23、海记忆体知己,天涯若比邻 。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
24、眷言一杯酒,凄怆起离忧 。夜花飘露气,暗水急还流 。雁行遥上月,虫声迥映秋 。明曰河梁上,谁与论仙舟 。
25、又送王孙去 , 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故草原送别》
26、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 。
27、山中相送罢,曰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
28、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官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
29、离恨恰如春草 , 更行更远还生 。——南唐·李煜《清平乐》
3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31、忆君遥在潇湘月 , 愁听清猿梦里长 。
32、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萨蛮》
33、孤帆远影碧空?。???そ?旒柿?。——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34、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5、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36、碧草缦如线,去来双飞燕 。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 。梁空绕不息,檐寒窥欲遍 。今至随红萼,昔还悲素扇 。一别与秋鸿,差池讵相见 。
3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3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渭城曲》
3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 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文言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1,《山中杂诗》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5,《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6,《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7,《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9,《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七年级语文课外窗含西岭千秋雪全诗《绝句》
作者:杜甫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
3、泊:停泊 。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
诗意: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 , 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此两句 , 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 , 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以?鸣?发,黄鹂的啼叫 , 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 。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 , 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 , 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这里用一个?上?字很巧妙 。这两句 , 以?黄?衬?翠?,以?白?衬?青? , 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 。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 , 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 。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 , 由下而上,由近而远 , 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 , 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 。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 , 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 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 。而?西岭?,正是诗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以西岭上的千秋积雪代替窗上的残雪,这就使所表达的意境更为广远 。这就是诗人观物寄情时物物相融的手法 。另外,诗人从少年时就怀有报国的志向,在历经数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多年战乱得以平定 , 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 , 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 。但同时,诗人以这种感受,从另一角度来说明一种艰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要融化千年的积雪则更为困难 。于是,诗人在那淡淡的希望之中却有着更深的忧虑 。因此,这句就不仅仅是对窗前雪的描写了,它有着更深的寓意,而这种对景物的体察,其实早在一二句就暗含其中了 。?两个?、?一行?,数目历历分明 , 观察仔细,不是因为内心的轻松愉快,而是诗人要排遣那种长期受到闲置的愁闷意绪和百无聊赖的心情 。这与《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出 , 微风燕子斜?与《曲江》中?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对景物的体察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以清新自由的景象表现心中百无聊赖的心情 。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 。一说船来自?东吴? , 此句表战乱平定 , 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 。泊有?停留不开?的含义 , 杜甫用的正是这个含义 。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 。他应该知道,?致君尧舜上 , 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在当时很难实现,而且在严武向朝廷推荐他之前,他刚刚结束流亡的生活,对朝廷虽有所望,但却又极感希望渺茫 。?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 。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 , 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以表示希望不大 。这是第一层含义 。第二 , 这只停泊在门前的东吴船并非从东吴来,而是到东吴去的 。东吴,正是杜甫心中那点希冀的象征 。不直言长安而说?东吴?,原因是,诗人以成都、东吴间相距之远和路径之难,来暗示他的抱负难以得到施展;另外 , 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借东吴代指孙权,不仅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更是他那?致君尧舜上?的志向的寄寓之所 。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 , 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 。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 。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 。?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 物候 , 柳枝刚抽嫩芽 。?两个黄鹂鸣翠柳? , 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 , 具有喜庆的意味 。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 。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 , 自然 成行 。晴空万里 , 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 。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 , 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 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 。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 。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 。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 可见 。用一?含?字 , 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目前 。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 。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 , 可以见到停泊 在江岸边的船只 。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长 。因为它们来自?东吴? 。当人们想到这些船只行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 , 直达长江下游时 , 就 会觉得很不平常 。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 , 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 。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 , 诗人也可?青春作伴好还乡? 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 , 一言时间之久 。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何等开阔!
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 。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正是诗人的内在情感 。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 , 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 。四句景语就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