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物探局的房子怎么买

1、携带身份证、户口簿、婚姻证明、房屋买卖合同、房屋核档证明等材料到房管局提交申请 。
2、办理核税缴税手续,出具税务收据,递交收据、填写申请书领取受理通知单 。
3、交易中心领取房产证、确认信息,最后领取过户回执即可 。
为了做好招标工作,中国政府制定了有关的法律文件,使中外双方在合作中有法可循 。立法起草班子收集了世界上40多个国家的石油法律文本和资料 , 还先后7次邀请联合国开发署跨国中心专家和美国律师事务所等国际权威法律机构前来指导,同时派人到挪威学习 。经过数十次讨论、研究、对照和多次修改,终于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简称《条例》) 。《条例》明确了石油资源所有权,合同区勘探、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专营权,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国家石油公司的地位和职责,外国石油公司的权益和义务 。是即将进行的一轮招标的主要法律依据 。
同时,也收集并参照国际上签订的120多份石油合同样本,结合中国的国情,依照《条例》精神 , 在总结我们谈判经验的基础上 , 起草了对外合作的“标准合同” 。其要点是:外商独承勘探风险、中方参与开发投资、限额回收投资和支付生产作业费、余额双方分成 。它吸取了各国石油合同的精华,并依据我国主权和法规,体现了平等互利原则 , 受到国际石油界的普遍赞同 。由此,大大优化了投资环境,如同在中国辽阔的蓝色国土上,种植了两棵“梧桐”,有了“梧桐树”,就有“凤凰”来 。
依据《条例》的要求 , 1982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同年2月15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北京东长安街31号正式成立 。公司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国家公司,是独立核算、依法纳税、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 。它代表国家统一负责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业务,即以对外合作和自营的方式,从事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利用和产品销售,从事海上石油、天然气作业承包服务以及其他多种经营 。
一、震惊世界的中国海上第一轮对外招标
在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大力协同、积极支持和国际油价持续小波动的情况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于1982年2月17日向12个国家46家有资格招标的石油公司发放了第一轮招标通知书 。
这次招标涉及我国渤海、黄海、南海总共504个基本块 , 面积达15×104km2 , 其规模之大、海域之广、公司之多是世界上少有的 , 是震撼世界石油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兑现我国海洋石油对外合作的信誉、按国际惯例办事的具体体现 。
到1982年8月17日止,有9个国家33家公司对25个区块投标 , 共递交报价书102份 。经过100多名经济技术专家及有关业务人员的详细评价,制定了中标及谈判方案 。经过紧张、激烈的竞争性谈判 , 共有9个国家28家公司在19个区块中标 。
为了保持和扩大海上石油勘探的规模 , 在认真总结第一轮招标经验的基础上,于1984年末和1985年初发布了第二轮招标通知书,在莺歌海东部、珠江口盆地、南黄海南部10× 104km2海区内,采取公开招标形式进行招标 。此时油价在高位波动,投资有利;同时 , 我们灵活地修改了合同:允许非物探参与者也可以投标;在签订的几个区块中,可以调剂工作量,以提高勘探成功率;当无发现但仍有剩余工作量时,可以适当扩大区块面积;复杂的中、小油田可以评价性地试生产,当年产量小于100×104t时,可免征矿区使用费等 。这些修改,有利于争取外商开采各种类型的油气田,特别是中、小油气田 。此轮招标经最后谈判 , 共有4个国家15家石油公司在8个区块中标 。
为使海上石油对外合作勘探工作陆续接替上去,发现更多的油气田,于1989年初发布了第三轮招标通知书 。此次招标涉及珠江口盆地东沙-神狐海区,面积超过3×104km2 。为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 , 进一步放宽了合同条款,主要免除了外国公司在勘探期培训中方人员、技术转让等义务;在完成物探工作量后 , 有权选择钻井或终止合同 。通过谈判签订了3个石油合同 。
三轮对外招标共签订石油合同30个,加上以前的合同和协议,总数达到66个,外商投入资金高达31.2亿美元,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开发工作 。
二、大力引进钻井、地震、导航、计算机软硬件技术
中国海油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都来自陆上油田 , 已有多年石油勘探开发经验,但就海上石油勘探开发而言,特别是对国外海上先进技术的了解还是一片空白 。为此,公司一成立就制定了明确的科技发展工作方针,即通过海上石油对外合作,充分利用技术引进、技术转让、技术合同、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等多种渠道,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培训人才,尽快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水平,逐步应用并掌握一大批国际先进而实用的勘探、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发展创新,力争尽快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从而提高我们对外合作的能力 , 促进我国海洋石油科技进步 , 满足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建设的需要 。
自1977年起,我们分别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挪威等十几个国家,引进了一大批钻井、物探、测井、海上工程建设所需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以及配套的先进工具、软件,加速了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的进程,及时满足了当时对外合作工作的需要 , 从而取得了突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使我国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国际信誉,走出了国门,迈入了国际市场 。
a.在钻井和测试方面,先后从新加坡、挪威、日本、加拿大4个国家9家公司,引进具有80年代水平的自升式、半潜式钻井船11条(即南海1、2、3、4、5号,渤海2、4、6、8、10、12号)和90年代先进的顶部驱动钻机、MWD随钻测斜仪、SST有缆随钻测斜仪、ESI电子单点裸眼井轨迹测试仪、单点地面定位陀螺仪、钻杆地层测试器、MDT电缆测试技术、MFE和PCT井下测试工具 , 以及R-622T、CST-2400固井装置、HT400型撬装固井装置和QFT录井仪、DCS-ALFA录井仪、现代防砂技术和钻井模拟装置等 。
b.在地球物理采集方面,从1968年开始,先后引进了CGG59型模拟磁带仪、SN388B和GS2000数字磁带记录地震仪、24道和48道等浮电缆、蒸汽枪和空气枪震源;1977~1978年引进比较先进的DFS-V数字地震仪,48道、96道和120道等浮电缆,高压蒸汽枪和高压空气枪震源,无线电、卫星、多普勒声呐综合导航系统及24、48次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滨海504、511、512地震船 。滨海504地需船1984年改装成浅海地震(13)作业船 。1986年引进了滨海516浅海拖缆地震船 , 并增加了滨海514、515两条极浅海作业船,组建了240、216、232三个海陆两栖地震队 。同时,还引进了无线电导航系统,包括莱迪斯系统、阿戈系统、西勒迪斯系统、微波测距仪,以及导航资料处理中心、导航计算机系统、水下音频定位系统、P-100导航系统等 。
至此,中国海油完全掌握了江、河、湖、海等不同水域的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满足了对外合作和自营勘探的需要 。
c.在地震资料处理方面 , 引进CYBER170-730、RDS-500、CYBER855S、VAX8650地震资料处理机,CS6410、PE3212F地震资料解编和绘图机 , CALCOMP748平板绘图机,GS6410、GS6412地震胶片绘图机,APPLICON4500彩色绘图机及ITA地震处理系统等 。在此基础上 , 引进和开发了面元均化、三维定位导航、处理面元插植、三维一步偏移等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全倾角波动方程偏移、FKDMO-FK叠前偏移等二维叠加和偏移成像技术;速归倾角滤波、中值滤波、概率分析、F-X预测多项式拟合、信号相干等二维去噪技术;最大似然率反褶积、Q反褶积、最大方差模反褶积、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和谱白化反褶积等二维高分辨技术及AVO、SVIM等特殊处理技术 。这些成果的取得,使我们达到了独立进行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二维精细目标处理和储层岩性处理的水平 。
d.在地震资料解释方面,引进了区域地震地层学解释技术、油气资源评价技术,以及PE3254SIDIS、VAXII、IMTERPRET、VAX3500、GEOQU、EST、人机交互解释系统和VAX751、DISCOVERRY测井资料处理绘图系统 。在上述技术装备基础上,引进发展了人机交互反演3个主参数(用主频、全振幅反演测试薄层厚度,反演层速度,用层速度换算储层物性参数)、多参数人机交互储层评价和聚频微地震相分析差别、变速时深换算、储层横向预测和描述等技术 。能完成三维地震资料人机交互解释、人机交互绘制含油气储层顶底构造图、厚度图、平均速度图、层速度图、含砂量百分比图、砂层厚度图、孔隙度图、含油气饱和度图、含油气丰度图等的解释和绘制 。
e.在海上工程建设方面 , 先后引进了国际同类工程设计公司所通用的计算机和大型应用软件,配备了各种微机54台,软件92个,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进行海洋石油开发工程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达到了国外设计公司计算应用系统水平,包括进行工艺与公用系统设计、经济评价与经济预测、工程结构计算与辅助设计绘图和数据库等四大部分的软件与配套设备,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软件进行工作 。设计人员和计算机技术人员具备了承担海洋油气田经济预测和经济评价的能力,具备了以油气开发工艺、总图配管、海底管线、消防安全、仪表控制、探测防腐、环保为主要专业进行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系统设计的能力,承担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的机械设备、动力、电气、热工、通讯、暖通系统等设备组块、导管架、海底管线、舾装和土建工程等设计任务的能力 。
总之,我们掌握了国际上惯用的工程评价和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掌握了国际海洋工程界通用的计算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掌握了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
另外,还引进了储层预测新技术(包括模式识别技术、地震模拟CSMOL储层预测新方法)、油藏模拟软件,组分油藏模拟(COMPIV)、多组分模拟软件以及PPI测井解释软件、PCI微机测井软件、TTXO和WELLTEST软件等 。
三、根据各外国公司特长,转让我们需要的十方面专业技术
根据《条例》的有关规定,在签订的第一、二轮石油合同中,经与外国公司反复谈判,确定了外国作业者对中方实行各项技术转让和培训中方技术人员的合同条款 。为此,按每个外国公司的技术专长 , 应义务地向中方转让一项或多项在中国海上作业中适用而先进的技术,并承担对中方一定数量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的任务 。
仅在第二轮石油合同中,根据外国公司的技术特长和我们的需要,瞄准其独特的先进技术,在8个石油合同中进行了36项技术转让,包括地质、钻井、测井、开发、海洋工程、采油采气等10个方面的专业技术 。从1985年10月执行以来,完成了24项,共有77人出国接受技术转让 。在接受转让中,深入实际 , 通过共同工作,在地质方面,学习前Amoco公司在地层对比方面的图解法;开发方面的储集岩测定及研究方法,如核磁共振、图像分析包裹体、同位素等方法;在采油方面学习其改进游梁式有杆泵的运动体系技术、JHN在气田生产自动化方面的Centum系统;在钻井方面学习Chevron、Agip石油公司的钻井软件等专业技术 。这些技术针对性强 , 如Amoco公司转让的定向井钻井技术和公司钻井软件系统,在涠洲10-3-5C定向设计和涠洲11-4油田浅井大斜度井钻井作业中取得成功 。又如Chevron公司转让的海洋油气处理集输设计、施工和维修技术项目,得到设计通用规格书和油田实例共5套45册,有关设计手册12种 。这套资料系统、完整、实用,已作为各专业进行基本设计的基础资料 。美国Esso公司早日的海上安全检验技术 , 对我国海上钻井平台安全检验工作的开展有很大帮助 。
在24项技术中,掌握的技术14项,其中明显收到效果的有:解决地质评价问题的盆地模拟技术;礁油气田的分布规律和有效勘探方法;地震地层学技术和重复测试(RFT)技术;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另外,在地层学和古环境解释、地层饱和度、储层岩性和物理特征、油藏评价研究等方面也学到了新的技术 , 并获得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和软件 。
有些项目还利用技术转让提供的费用,购买了我们急需的软件,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
四、组成合营公司,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
如何在对外合作工作中,迅速地提升中方的整体技术实力,始终是我们一直考虑的重要问题 , 而与国外专业承包服务公司的合作经营 , 能迅速地把专业技术提高到国际水平,这是一种好的办法 。
【涿州物探局的房子怎么买】
中外合营公司是技术引进的重要窗口 。对外合作以来 , 我们同美、英、法、日等国的公司,在短短不到4年的时间里,组成地质、钻井、物探、测井、定位、钻井液、工程建造等40家中外合营公司,充分利用国际专业公司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来为己所用 。通过合作经营,引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外国承包公司所拥有的海洋勘探、开发、生产的新技术、新设备,在我国海域工作中实现快速技术转让,使各种专业技术能够很快提高到国际水平,拉近了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是专业技术人才快速成长的摇篮 , 是先进技术引进的绿色通道,又是中外双方平等互利双赢理念的充分体现 。
a.通过组成钻井合营公司的合作经营,掌握了优选参数钻井、地层压力预测监视和平衡钻井、地层异常高压的预测与压力平衡钻井、海上丛式井的二维和三维定向井井身轨迹设计和丛式井整体设计 。引进一批先进技术软件 , 吸收使用了先进的测斜仪和钻定向井的专用工具 。还掌握了世界上主要先进固井技术和胶质水钻井液的设计与应用等十多项新技术 。应用麦克巴专利——特殊防塌钻井液处理剂和ETSS新型钻井液程序,为现场钻井液及有关钻井工程计算提供绝大部分计算项目,对钻井液性能、组分能很快做出定量分析判断 。配制和使用优质钻井液,在单独承包外国作业公司的钻井工程中 , 创造了安全、优质、低费用的服务,受到作业者的好评 。南海2号钻井船在合作前自营的3年中 , 仅打井3口,合营后承包BP公司的作业,仅用14个月时间就打井7口,进尺22377m,日操作费用中98%是A级操作费(即操作费最合理、最低) , 生产时效也高达98% 。这些指标在英国北海也是高水平的 。
b.与美国德莱赛公司合资经营的石油测井服务公司,与法国斯仑贝谢公司建立石油测井合作业务,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装备,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测井承包作业 。该公司具有在各种复杂岩性和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测井技术 。在资料处理、解释等重要环节上,掌握了德莱赛公司全套解释程序、一套先进的解释软件和比较先进的测井地质学、高分辨率地层倾角测井程序的编制和用HP9825计算机处理测井资料的先进技术,为海上和陆上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服务 。
c.为尽快掌握定位导航技术,满足海上石油勘探、开发需要,与英国雷卡定位测量公司合资组成了中国南海、渤海雷卡定位测量公司 。先后从美国、英国引进中程和远程海上定位系统 , 仅在南海就建立了14个定位岸台,成立了相应的定位数据处理中心 。1984年3月,我方首批出国培训技术人员回国4个月后 , 全线岸台都由中方人员操作管理,完全掌握了数据中心的硬件维修、软件编程和定位数据管理技术、导航计算和水下定位设计维修技术 。建立起了一支能独立工作、高精度海上无线电定位导航的队伍,承揽了我国南海和渤海海域全部定位作业 。
d.中国奇科地球物理公司是渤海石油公司地球物理公司与挪威奇科物探公司组建的一个合营公司,在合作经营中我们掌握了先进的海上数字地震采集技术,地震资料特殊处理和三维地震处理 , 广泛运用地震地层学解释、人机联作解释和储层评价技术,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技术和装备 。通过对方的技术培训和共同从事实际工作 , 培养了一批懂得现代地球物理技术应用和管理的人才,同时通过合营公司对滨海511地震船更新改造,装备了一套计算机控制的质量控制、三维采集和解释程序 , 使该船地震数据采集能力上了一个台阶,从而在国际招标中占了明显的优势 。
五、多渠道积极开展双边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
从1983年起 , 我们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联邦德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36家公司,开展了技术交流与合作 , 共开展了36个项目的双边合作研究,得到各国政府和公司提供的无偿研究资金360余万美元,有近60人次出国参加项目研究工作 。这些活动提高了学术和技术水平 , 合作研究的成果也大部分应用到海上石油开发工程上,从而推动了海上石油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海上石油开发的进程 。
在技术合作中 , 与澳大利亚C.S.R技术合作援助项目是收益最大、效果最好的项目之一 。该项目属于政府间无偿援助项目,由澳大利亚政府提供160万澳元 , 用于提高中方海上油气开发技术和经济评价方面的技能 。为此,澳方执行项目公司C.S.R提供PRIME-750计算机系统及配套的IFPS经济评价软件,我方则派出16人到澳大利亚石油天然气公司接受技术培训 。同时 , 澳方还派遣专家来华举办研讨会和多项专业技术指导,受益人员广达100多人 。通过合作,中方人员掌握了PRIME-750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海洋工程评价、经济评价技术,提高了工程设计、经济分析、外语表达能力,培训出一批设计技术骨干,并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渤海海域的海冰对开发渤海油气田来说,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也是一个多年来未彻底解决的问题 。过去因为多种原因,未能进入渤海中部和北部海域进行实测 , 许多资料数据不完全,一些工程上应用的海冰设计参数,也都依靠推算出来的,一般比较保守、安全系数偏高,直接影响开发投资 。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在辽东湾陆续发现一批有商业价值的油气田后 , 要在此建造采油平台,进行石油开发 。所以,冰力大小成为工程设计备受关注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冰力参数涉及到采油平台结构形式、决定投资和建造费用的大小 。
从1987年起 , 我们通过政府间科技合作渠道,与联邦德国海洋工业协会合作,利用其技术和专家 , 开展了《辽东湾海冰调查和冰力研究》项目的联合研究工作,大部分研究经费由联邦德国政府资助 。经过几年研究,已摸清了辽东湾海冰生成、流向规律、物理化学性质、种类、分布状况、与结构物最大作用力、动力反应、振动等一系列问题,合作研究的成果部分已用到该海区工程设计项目上 。
在世界冰区研究中 , 结合我国石油开发进行这样大规模的现场实际测量冰情研究还是首次,填补了我国海况研究史上的空白 。
另外,根据海上勘探开发工作的进展和实际需要,在技术薄弱环节上也聘请了少数外国专家 , 在华做短期顾问和咨询工作 , 这对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水平,锻炼和培养从事勘探、开发、评价、合同条法和工程设计人员,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六、“联管会”“平行研究”“外聘”多类技术培训
据统计,从1982年至1991年 , 派出人员前往美国、英国、日本、挪威、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德国、加拿大、瑞典、巴西、泰国、荷兰、丹麦、比利时、埃及、阿联酋、阿布扎比、希腊、阿尔及利亚、新西兰、哥伦比亚等30个国家和地区,接受地质、物探、钻井、开发、工程建设、工艺措施、环保安全、财会管理、法律法规、采办供销等14类147个专业方面的技术培训 。共选派977批(团组)2308人次,总费用达到2000多万美元 。其中 , 勘探、开发技术人员占581批1549人次 。
(一)“联管会”“平行研究”
通过双边谈判,在一至四轮招标和招商活动中,已与外国公司签订了十个区块合同 。为便于合同区管理,根据作业者的不同 , 成立了“联合管理委员会”(JMC) 。在会内由我方首席代表和外国专家共同管理勘探、开发、生产一切业务,各方代表全部工作程序必须按国际惯例行事 。这是我方代表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这就要求我方技术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当时的国际先进技术,严格按国际标准进行研究,才能在平行研究或双方共同研究中,显示我方的能力和水平 。如埕北油田的开发方案,是中国海油与日本石油公团采用平行作业方式研究的 。我方由于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 , 拿出了具有国际水平、符合渤海实际情况的方案,从而以20万美元的代价转让给日方(作业者) , 在日方提出的埕北油田模拟研究中,都采用了中方的研究成果 。
除平行研究外 , 更多的是通过共同工作,逐步学会外方的一套先进而适用的勘探、开发、生产管理经验和技术 , 更新了我们的观念,提高了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如法国TOTAL公司在北部湾勘探,发现和试生产的涠洲10-3油田 , 由于中方火员刻苦努力,很快掌握了该油田全部管理技术,提前实现了作业者地位转移 。经过近一年中方的管理和操作 , 不仅大大地降低了操作成本,而且各项工作都做得很好,得到了合作者法国方面的赞扬 。
(二)聘专家
从1984~1987年3月,我们先后聘请美国鲁玛斯公司的辛余克斯先生任设计公司顾问、麦可里先生任乌石16-1项目经理;聘请美国布朗·路特公司孙曾成先生任涠洲11-4混凝土平台基本设计外方经理、镉木孝治先生任结构工程师;聘请英国泰勒·百德罗公司卡鲁特斯先生任西江24-3、惠州21-1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经理、怀特先生任高级成本估算专家、奥斯丁斯先生任莺歌海气田上游工艺模块模拟详细设计项目顾问 。
在外聘专家指导下,按照国际标准、规范、惯例和要求,共同完成了10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概念设计或基本设计,培训出一批掌握国外现代海洋石油开发工程设计技术的各种专业骨干 。他们经过具体项目的实践,积累了各阶段设计的经验,完成了一批设计项目,学会了目前国际上在海洋石油开发工程设计方面采用可行性研究、概念设计、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各阶段的设计方法、设计深度、工作程序、信息处理、对外咨询以及设计文件的编制等 。
通过与专家一起完成设计项目 , 19个主要专业公司的200多名技术人员,在设计技术和专业知识等方面 , 得到配套的培训和提高:学会了专家基本工作方法;学会了应用国际标准规范来进行设计;学会了自编各种计算小程序 。同时,也学习了现代化管理设计项目的方法,培训了一些项目经理人员 。在专家指导设计工作中,也了解到国外设计项目的管理主要是项目管理方法,是通过项目经理来组织和实现目标管理的方法,其核心是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费用控制 。
(三)技术合作
为尽快学习和掌握国外海洋石油开发工程设计先进技术和经验,我们先后同4个国家5个公司的36名专家 , 以项目合作方式共同进行设计 。如琼-深天然气管道工程,首先与英国环球公司(GLDBAL)、日本日晖株式会社(JGC)进行了《海南岛海上气田开发可行性研究》、着重下游利用方案采用液化天然气(LNG)的可行性研究,各自承担有关费用;其次,与加拿大努发公司(Nova.Corp)合作,并聘请四川设计院、管道设计院参加,进行管道工作详细可行性研究及概念设计;与联邦德国PLE公司,并以石油管道设计院为主,合作进行管道基本设计;与英国KPKENNY公司合作 , 进行琼-深海峡管道穿越的基本设计;还与英国环球公司和美国哈德森公司合作,完成了涠洲11-4和锦州20-2凝析气田上、下游的基本设计 。
七、有重点地开展广泛的国内技术合作
在引进、消化、吸收、技术转让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并发挥国内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和人才优势 , 结合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实际需要,积极进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开发研制创新,以满足对外合作和自营勘探、开发的急需 。据不完全统计,与中国科学院系统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20多个研究所,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大学等几十所高等院校进行了多项合作,总共合作研究77个科研课题,开发研制成功31项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大都应用于生产实际,推动了海洋石油科技的发展 。
本阶段(“六五”至“七五”)共引进国外海洋石油先进技术303项,接受国外石油公司技术培训230项 , 总公司派团组到国外进行技术交流1394个,送到国外培训的技术人员3222人次,派遣136人出国留学攻读学位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出来的各种技术人员 , 后来都成为各个岗位的技术骨干和各级管理的中坚,并且,还有相当数量的技术人员顶替了外方人员的工作,担负起了合作油田的重要技术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