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收藏|古之君子必佩玉?佩玉是如何从政治行为变成道德约束的?( 二 )


子贡问“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何也?为玉之寡而珉多欤?”
珉 , 即像玉的石头 。
孔子曰:“非为玉之寡故贵之 , 珉之多故贱之 。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 。温润而泽 , 仁也;缜密以栗 , 智也;廉而不刿 , 义也;垂之如坠 , 礼也;叩之 , 其声清越而长 , 其终则诎然 , 乐矣;瑕不掩瑜 , 瑜不掩瑕 , 忠也;孚尹旁达 , 信也;气如白虹 , 天也;精神见于山川 , 地也;珪璋特达 , 德也;天下莫不贵者 , 道也 。《诗》云:‘言念君子 , 温其如玉 。’故君子贵之也 。”
这两段儿的意思其实很简单 。子贡问孔子:“君子贵玉而轻珉 , 是不是因为玉少而珉多的缘故?”
孔子说:“不是这样的 。”然后解释说君子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 , 这11种高尚的品格与玉的天然品质相似 , 所以才有君子比德于玉 。
我们都知道孔子曾感叹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 , 为此 , 很是惋惜 。春秋战国的“礼崩乐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 参照的就是西周的礼乐制度 。这里的“礼乐”当然指得是方方面面的 , 其中就包括佩玉制度 , 相较于西周 , 春秋战国时佩玉的行为变得更加寻常 。玉器所代表的更多的是道德品格方面的 。并且有“君子无故 , 玉不去身 。”
或许有人会问 , 为何君子无故 , 玉不离身?
《礼记·玉藻》中的一段儿正好能解答这个疑问 。“古之君子必佩玉 , 右征角 , 左宫羽;趋以采齐 , 行之肆夏 , 周还中规 , 折还中矩 , 进则揖之 , 退则扬之 , 然后玉锵鸣也 。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 , 行则鸣佩玉 。”
古人说话有时候比较啰嗦 , 有时会用相似的字眼反复强调同一个意思 。上面这段儿 , 意思其实也很简单 。古人随身佩戴玉佩 , 进退往来必有声响 , 而只有在适宜的步伐下 , 玉佩才能发出悦耳的、和谐的声音 。言外之意是君子必定行为举止得体 , 行动光明磊落 。因此 , 若不是要做什么见不得人不得体的事 , 必定玉不离身 。
其实 , 儒家思想中有关于玉的论述 , 不过是将玉的一些品质与社会上的道德规范捆绑在一起 。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中的“五常” , 即仁、义、礼、智、信 , 正好以玉为载体得到了传播 。并且 , 儒家文化中还包含了中国古代最完整的玉文化理论“三礼玉论” , 即《周礼》、《仪礼》及《礼记》中有关玉文化的论述 。
西周时期是礼乐制的天下 , 随着周天子权利的衰微 , “礼崩乐坏”似乎是一种必然 。尽管孔子极力推崇“礼” , 其中的部分内涵还是变味儿了 。但是 , 玉 , 从史前到西周 , 再到春秋战国 , 以及这之后的千年 , 无论玉器的内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古人尚玉的风尚始终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