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名士修炼手册:成为一个名士,需要哪些素质?

大家好,我们的晓正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在东汉末年时期,名士这支力量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名士不能以职业或者阶层论之,上到朝堂重臣下到野见布衣,上到高门贵胄下到寒门子弟都可以成为一个名士。名士在东汉末年有着非常大的话语权,即便没有走入仕途参与政治,却仍然可以发挥他们本身具有的影响力,从而干涉政治。那么东汉末年的名士身上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东汉末年名士修炼手册:成为一个名士,需要哪些素质?
文章插图
具有一定文化素质,是名士的先提条件名士简单拆开的话一个是"名",一个是"士"。在东汉末年获得名气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徐庶、典韦等人以任侠尚气得名;比如张邈、鲁肃等人以轻财好义得名;比如公孙瓒、孔融等人以忠孝的道德标准得名;比如曹操以及受"党锢之祸"波及的各个名士反对宦官的政治立场而得名。这些人当中,有些可以视为名士,有些比如典韦、公孙瓒或者早期的徐庶甚至鲁肃都不能算作名士,因为他们更偏向于豪侠、英雄的性质,缺乏一定的文化素质。这些人物不但不被视为名士,还有可能受到名士的鄙视。
东汉末年名士修炼手册:成为一个名士,需要哪些素质?
文章插图
比如徐庶就有明确记载,徐庶弃武从文进入精舍读书学习,其他学生听说徐庶的经历,大多不肯与他共处;另外刘巴不肯与张飞对话,袁绍、崔钧以儒将风范自居,都可以看出东汉末年的士人对武人的鄙视,以及对名士风流的向往。
东汉末年名士修炼手册:成为一个名士,需要哪些素质?
文章插图
东汉末年名士可能有很多种独特的个性,比如祢衡击鼓骂曹,轻视天下英雄的矫激狂傲;比如管宁好学不辍,坚持不入仕的淡泊高洁。这些表现被骆玉明先生视为"刻情"的表现,刻意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思想境界,换一个比较通俗的词语就是"矫情"。这种现象在魏晋时期可以说是非常盛行的,在汉末时期也存在,但是与魏晋时期相比应该是没有那么强烈。汉末名士最普遍的素质,或者说是成为名士的先提条件,小编认为应该是文学、道艺。
东汉末年名士修炼手册:成为一个名士,需要哪些素质?
文章插图
汉末名士中相当一部分是出身名门,拥有渊源的家学和广泛的人脉,但是还有非常多的名士出身并不太高。相对于魏晋时期来说,东汉末年的上下阶层对流无疑是更加激烈和活跃,士人通过经学或者谶纬之学上的研究造诣可以获取名望和政治资本。管宁、阚泽、郭泰等人都是出身贫困,以文化事业闻名。除正统的经学章句之外,还有相当多的人钻研谶纬、望气、星象、灾异等具有预言性质的技艺,周群、杜琼、谯周等人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总而言之在东汉末年文学、道艺是成为名士的途径,当然这并非是唯一途径,比如上面所说的以道德或者政治立场得名,但作为名士拥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这一点应该是东汉末年名士的一个前提条件。
东汉末年名士修炼手册:成为一个名士,需要哪些素质?
文章插图
有相当的影响力,无论官身还是布衣名士这个群体涵盖的范围非常大,有官职在身的人可以是名士,比如与宦官集团对抗的一批人。他们处于政治权力中枢或者作为地方州郡的长官,影响力当然是非常大的,但这种影响力并非来源于他们名士的身份,而是他们所有的职权直接作用的。抛开这些职权之外,名士仍然具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力,即便是一个布衣的身份。抨击时政、臧否人物、肃清风气是汉末名士一种特有的发挥社会影响力的手段。
东汉末年名士修炼手册:成为一个名士,需要哪些素质?
文章插图
名士中有高官也有白身,事实上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名望就意味着拥有了一条入仕的途径。所以没有官职的名士大多是主动避仕,但并非是避世。他们追求名望,无论是政治上还是一种地方的话语权,都能够发挥出自己的影响力。东汉末年的名士较魏晋时期相比,他们的思想状态大概要更加积极一些,他们的名望也更多地作用在匡时济世,而非清谈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