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出土一文物,揭开了土木堡之变中的猫腻,清朝篡改历史太狠了( 三 )


只不过瓦剌没有向张郃一样强攻,反而是在切断水源两日后主动议和,并且撤离了水源地,让明军饮水。之后明军开始移动至水源地,但是内奸趁明军扑向河边时发动叛乱,与瓦剌里应外合攻打明军。《明英宗实录》:跛儿干及土木之败,即助虏反攻,射内使黎定。《北使录》记载:也先人马四围,大战,大军倒戈,自相蹂践。这两条记载明确表示了当时的确有人叛乱,前者更是点名跛儿干发动了叛乱。
考古出土一文物,揭开了土木堡之变中的猫腻,清朝篡改历史太狠了
文章插图
跛儿干本身就是御马监的人,他有御马监的腰牌不足为奇,他用腰牌调动部队发动叛乱,然后去也先面前邀功,之后留在了瓦剌,最后在南西伯利亚出土腰牌,这一些都是顺理成章的事。现在问题就十分清晰了,为什么瓦剌每次都能洞悉明军的去向?为什么大军一触即溃?在有内奸的帮助下,这一切非常可能。我们都知道研究历史,考古的可信度要高于史书,出土的腰牌佐证了《明英宗实录》的记载,那么清版《明实录》,《明史》都存在篡改历史的嫌隙,抹黑明朝是必然的。
土木堡之变的影响
对明朝朝廷的影响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中央军第一次败仗,除了军事指挥能力不行以外,北方边防松弛更是一大原因。而且武将集团几乎被一网打尽,军事能力大损而之后的武将不能填上空缺,导致明军的战斗力越来越弱。同时武将集团的衰弱带来的影响就是文官集团的强盛,但是皇帝又不可能全信文官,所以开始扶持宦官来制衡文官集团,这就是为什么明末军队的指挥官往往不是将军而是宦官或者文官的原因。
在军事史上的影响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是军事史上的金句,而这句话在土木堡之变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因为内奸出卖,导致明军撤退路线被瓦剌洞悉,导致瓦剌包围明军并且连夜切断明军的水源。当然明军指挥失误也是有原因的,“街亭之战”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马谡把阵营摆在山上,本意居高临下却不想弄巧成拙,而这一失败的原因在土木堡之变中重演,如果明军没有把阵营摆在高处,那么也许明军还能坚守阵地,以等待明军的救援。
考古出土一文物,揭开了土木堡之变中的猫腻,清朝篡改历史太狠了
文章插图
对历史学家的影响
土木堡之变在没有腰牌出土之前,几乎所有的历史专家都认可清版《明实录》的记载,认为宦官误导了皇帝,导致这一出悲剧发生。但是当腰牌佐证了一些记载的时候,《明实录》的记载越来越不可信。在研究历史的时候考古出土是可信度最高,其次就是史书记载,此处的腰牌佐证了明朝的记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清朝在一些事情上确实是抹黑了明朝。基于史书的记载我们能大致了解历史,但这并不代表就是对的,在没有具体的考古文物出土之前妄下结论是对历史的不负责。希望在考古专家的努力下会有更多的文物出土,也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真实的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