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真是晚唐诗坛最后的巅峰,他的诗既有李白的浪漫、又有杜甫的现实、还有李贺的神鬼莫测,还有独特的冷艳迷离,读李商隐诗,你可能会被他的字句所惊艳,但绝开心不起来,因为他一生郁郁不得志,愁苦怅惘伴随在李商隐每一句诗中。
文章插图
端居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端居”就是闲居的意思,应是李商隐客居异乡时怀人之作,因为李商隐一生都在各种节度使幕府工作,跟家人妻子聚少离多,所以他老是盼望来自远方——家庭的书信,但是你知道,古时候车马慢、书信慢,寄一封信不知道要多久,像杜甫就说“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等到书信一来一回,连家还在不在都不知道了,又说“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述怀》),快一年了还没收到回信,自然就不知家人有没有收到信,不仅慢,而且远,所以叫做“远书”。
文章插图
那既然收不到书信,我就回家去睡觉,在梦里回趟家也挺香的不是?结果呢,李煜说义山你想多了:“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清平乐》),别说音信渺茫,那么远的路,又有山川阻隔,即使是在梦中,想回家去也难啊!
但是李商隐毕竟是晚唐人,不可能听到李煜的“劝告”,所以他还是回到住所,躺到床上,愣要去“梦归”,换来的却是“空床敌素秋”,空床与素秋是相对的,正因为空床的寂寞,才更显得素秋之清冷,这个“敌”字用得真是太妙了,那种难以言状的凄怆,只有“敌”字才能体现出来,有一种不得不面对的无奈感,不只是身体上的寒冷,更是心灵上的孤寂,若换成“只有空床对素秋”,一字之差,氛围就淡了。
文章插图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是李商隐一贯的特点,使用对句,青苔与红树,雨中对月中,寄情于景,阶前长满了青苔,只有人迹少至的地方才会长满青苔,而红树是秋天特有的,青苔与红树并举,红色和绿色,本是鲜亮的颜色,可是呢,因为我所处空床和素秋的环境,所以眼中所见的鲜艳,反而凸显了内心的黯淡。
最后“雨中寥落月中愁”,雨和月当然不可能同时出现,这叫互文,就说无论是秋雨绵绵、亦或是月光朗朗,与我而言,都是寥落,都是愁闷。
文章插图
这首诗啊,是李商隐思念妻子所作,虽然全诗没有提到妻子,也没有提到思念,但短短4句诗,就能把那种强烈的情感传递到读者心里,仿佛他的愁,在千年以后的今天,依然是我们每个读者的愁一样。
【李商隐《端居》,把相思之苦写得淋漓尽致,真正让人感同身受】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其实,一流的诗人,真的具有这种魔力。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 单相思有多苦纳兰性德一首别具一格的词,其中8字写尽相思之苦
- 李商隐在深秋的夜里感慨万千,写下的这首凄美之作,无一字不忧愁
- 李商隐长期被忽视的经典,28个字用3个典故,每一句都如神来之笔
- 李商隐超难读懂的一首诗,比《锦瑟》晦涩,不读尾联不知他在说啥
- 杜牧和李商隐同写一题材,千百年来高下难分,你更喜欢哪一首呢?
- 为什么人们总在后悔?看李商隐这首诗,道出哲思,做人当问心无愧
- 李商隐特别孤独一首诗,看似写嫦娥,实则映射自己,读完直戳人心
- 李商隐的忘忧诗,明月高悬,灵感喷发,读完让人感到安静和从容
- 豪放派辛弃疾的婉约词,文笔细腻,把相思之苦写到极致,美到心坎
- 白居易特别出名一首词:短短6句,道尽相思之苦,美得令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