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之母鲁瑞:年少读书放足,中年亡夫育子,一人撑起没落家庭

1906年7月,鲁迅在半年前看完日俄战争教育片后,毅然放弃了原来修习的医学专业,转而开始进军文学方面。
在其将学籍转入德语学校后不久,他正欲展翅高飞,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国内的信件。
信是鲁迅的母亲鲁瑞寄给他的,至于信件的内容,鲁迅倒是没有看出什么所以然,只是从中看出了母亲对自己迫切的要求:快回。
他不知出了什么急事,能让母亲竟然舍得宁愿耽搁他的学业,也让他回家。
在鲁迅的记忆里,自从父亲去世以后,周家开始变得一日不如一日。
以至于当鲁迅提出想要外出求学的想法时,等待他的却是母亲的沉默,与第二天母亲亲手交给他的8块大洋。
后来鲁迅才知道,这些大洋,是母亲忍痛变卖了自己的首饰,才勉强凑够的。
鲁迅更知道,自他记事开始,母亲的首饰就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
纵使后来父亲生病,需要钱去购买药材时,母亲也是选择去家族内部借钱,而非打自己首饰的主意。
至此鲁迅才明白,为什么在母亲交给自己大洋之后,一直别在母亲头上的簪子不见了,一直戴在手上的镯子消失了,甚至连母亲耳朵上的耳环,也失去了往日的绚丽多姿,而且还换了个模样。
原来它们并没有消失,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出现在母亲身边。
取代它们的,是8块银灿灿的大洋,虽然它们中的大半,早被鲁迅交给了自己的学校。
鲁迅还记得,当初母亲装首饰的盒子,那个曾经他最喜欢,但母亲总是不让他碰的盒子,也从那以后,彻底消失在了他的世界中。
在他的记忆里,每次当他拿起那个盒子的时候,除却母亲的管教,在母亲看不见的地方,父亲的呵斥也会随之而来。
所以鲁迅一直觉得,是不是木盒子里藏了什么好吃的,家里人不让他吃。
后来他经过数次侧面打探,终于从母亲口中得出情报:这是在的新婚之夜,鲁迅父亲送给他的。
随之,母亲抱着木盒子向鲁迅讲起了自己年少的故事。
在母亲的讲述中,她有一个举人父亲,也有两个秀才哥哥。
她从小便出生在书香门第,但是因为封建思想的迫害,让她失去了可以和男子一样外出求学的机会。
可即便如此,她也总有办法,趁着哥哥在家中上学的时间,她总会寻找机会,离开一直"囚禁"自己的女红室,转而前往家中的书房。
可以前往书房的原因无他,皆是因为哥哥们正在里面修习功课,而自己却是可以站在一旁偷偷学习。
就这样一来二去,她也慢慢学会了基本的咬文嚼字,甚至在有的时候,她完全可以独自看完一本书,不需要任何外力支持。
虽说看的仍有些吃力,但这毕竟也算是一次努力,鲁瑞也相信,只要自己一直坚持下去,就早晚会有超过哥哥的那一天。
可惜好景不长,一次上课途中,父亲想要过来看看两个儿子的学习情况如何,却抓到了在书房旁边"偷听"的鲁瑞。
从那以后,鲁瑞就丧失了可以在家中学习的资格,因为她的两个哥哥,在父亲的严厉教育下,开始每天步行至先生的家中学习。
而鲁瑞,则是在哥哥学习期间,被勒令半步不得迈出家门。
可即便如此,也不能扼杀她对于知识的渴望。
缺少人教导后,鲁瑞就开始自己学习。每每遇到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她便选择去找自己的两个哥哥请教。
哥哥们看到鲁瑞认真的求学态度,也很乐意给她讲功课。
也就是因为这样,鲁瑞在那一段时期中,读了很多书。
她认字能力很强,所以当她读起书来,总会先从简单的诗歌看起,尔后慢慢观看小说、杂文。
在这一时期,她看完了诸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文章,甚至有的桥段她还观看了数遍,以至于后来,她能完全将书中的剧情给一字不差地讲述出来。
而这,也为鲁瑞奠定了牢固的知识根基。
除却读书以外,她还做了另外一件特别出人意料的事:释放缠足。
虽然鲁瑞诞生的时间已经将近清朝末年,但像释放缠足这种事,却是少之又少。
就更别说在绍兴的一个小村落中,鲁瑞选择这样做,无疑是对世俗环境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