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之母鲁瑞:年少读书放足,中年亡夫育子,一人撑起没落家庭( 二 )


所以鲁瑞在对待这件事的时候,选择了先斩后奏。
她的家人看到她决心如此,便决定一切都由着她的性子来,毕竟在大城市中,虽然缠足依旧占大多数,但"天足会"的兴起却是有原由的。
可即便如此,她还是遭到了家族中的人的嘲笑:某人放了大脚,要去嫁外国人喽!
鲁瑞对那人的挖苦毫不在意,甚至还回敬说道:可不是吗?那倒是很难说啊!
一句话说的那人哑口无言,遂以后家族中再也不提起鲁瑞部缠足一事。
后来鲁瑞到了结婚的年纪,经人介绍,他认识了绍兴城中周家的大公子,周伯宜。
当时的周家,自前几代的积累沉淀,到鲁迅祖父这一辈,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族。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进士出身,后来更是凭借着自身功绩与家族实力,被任命为绍兴城的内阁中书。
而后不久,鲁迅的父亲周伯宜又取中为秀才,倘若不出意外的话,那么他也会与自己的父亲一样,被点中进士,走上仕途。
所以当周伯宜出现在鲁瑞面前的时候,她对眼前这个人心动了。
很快,他们也迈入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以后,周家的生活很幸福,鲁瑞也为周伯宜生了四男一女,一切都在平稳地发展着。
但有一件事,却是一直周福清心中的痛。
早在结婚以前,周伯宜就已经是秀才了,但现在多年过去了,周伯宜也仅仅还是一名秀才。
而自己,却是因为年老力衰,再也无法承担起家中的大旗了,况且眼见自己孙子越来越大,周家不可以在这么没落下去了。
所以在鲁迅入读三味书屋后不久,周福清决定铤而走险,帮自己儿子作弊,谋取功名。
虽然周福清本意是好的,但他做的毕竟是违法乱纪的事,而周家仿佛又没有很好的运气。
最终,这件事失败,周福清害怕官府追查,选择畏罪潜逃。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前脚刚走,后面官兵就到家中将周伯宜带走了。
因为忧心孩子,周福清决定前往官府自首,来换回儿子的自由之身,当然,想要让朝廷释放犯人,其中自然少不了金钱的打点。
于是,这件事情最后的结果便是,周福清锒铛入狱,而周家却是在这一段时间,资产最少缩水一半。
虽然如此,但鲁瑞依旧选择对周伯宜不离不弃,相反还想着安慰他,希望他可以快速从阴影中走出来。
但没想到,自周伯宜从监狱走出来后,便开始变得喜怒无常。
有的时候,鲁瑞亲手端过去做好的饭菜,周伯宜会隔着窗户将其扔出去;有的时候,明明已经深更半夜,周伯宜却吵着肚子饿,让鲁瑞前去做饭。
这一时期正是鲁迅需要与父母亲密的时期,但却因为家中遭此变故,让鲁迅开始慢慢地远离了自己的父亲。
以至于周伯宜生病之时,鲁迅做得最多的,只是给父亲抓药、请医生,而在床帏之侧照顾周伯宜的人,一般都是鲁瑞。
但即便如此,周伯宜最终还是没有熬过病痛的折磨,最终在1896年的时候,离开了人世。
周伯宜的离开,让他们这个小小的周家瞬间丧失了顶梁柱。
而这对于鲁瑞而言,又是自己痛苦的开始。
丈夫逝世后不久,周家唯一的女儿也因为离开了母亲的怀抱,前往了父亲的身边。
两年后,鲁迅的四弟,鲁瑞的四儿子也在6岁的年纪夭亡于世。
因此,鲁瑞专门做了一幅小儿子的画像,只要她抵达哪里,画像就一定会被带到哪里。
这幅画像,从此以后,陪伴了鲁瑞近45个春秋。
也是在这个时期,周家内部举行了一次家庭会议,会议的内容是要分家。
他们看到周伯宜去世后,周福清又在监牢里关着,所以就有人提出了再也不想继续照顾鲁迅一家的提议,而这一提议又很快收到了众人的赞同。
最终,家族决定各家分而治之,之间也互不干扰。
从此以后,鲁迅失去了家族的支撑,也失去了在私塾上学的机会。
鲁瑞不舍得就这样让自己孩子失去外出求学的机会,毕竟周家算是名门望族,而自己家又是书香门第,总不能培养出一名目不识丁的孩子吧。